高彩亚
摘要:现如今,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朝着完善化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教师不光要给学生讲解基础的英语知识,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育核心素养。为了将英语课程打造得更加完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灵活应用这一模式有助于优化学生们的学习体验,本文将围绕此话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前言:
所谓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将全班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几名同学为一组共同探究英语知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高中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迸发英语光彩。
一、科学分组,注意扬长避短
小组合作教学方法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进行科学分组,每个班级中都有英语成绩较好,擅长学习英语知识的学生;自然也有不太擅长英语学习,对英语科目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分配小组的时候,教师最好将所有的同学打断,尽可能保证每个小组的英语综合实力处于平均水平,这样才有助于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如果一个英语学习小组之中,所有的学生英语成绩都比较好,在这样一个小组里面,大家就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反之,如果一个英语学习小组里所有同学都不擅长学习英语,那么,他们对英语问题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浅层,无论怎么交流讨论也很难得出一个高级的结果。所以分配小组的时候,笔者会把这两类同学交叉打乱,尽量保证每一组英语综合实力的平均性。一个小组里应该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应该有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当这些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可以贡献自己的思维,英语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发挥自己专业化的水平,提醒同组同学,注意个别专业性问题。而英语程度相对较差的同学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化思维,一边吸收英语知识,一边将小组的作业打造得更具趣味性,这也是丰富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扬长避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鼓励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高中阶段的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很多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就不会在课堂上反复讲解了。比如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的区别两种语法知识,早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教学过,无奈个别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始终难以理解,面对着这种情况,教师不可能给学生反反复复的讲解。这种时候,小组合作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比如在一篇文章之中,同时出现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两种时态,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在小组讨论的时候重点分析一下两种时态的区别。看看这种基础性的知识大家是否真正搞明白了,在交流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没有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彻底弄懂。既保证了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又节省了课堂的时间。讨论这种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势必还会沟通文章中出现的其他难点,相比教师逐个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够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现高质量的分层教学。
三、提倡竞争,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学生的好胜心理是比较强的,但是在教学英语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明确,如果总是英语课堂上构建竞争意识,可能会打击到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场小组内部的竞争。
例如:教学“Back to school”这一单元知识的时候,本单元的英语单词比较多,学生背诵起来也会感觉到压力,为了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教师可以提倡小组内部的竞争。比如在早读课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单词的背诵学习。学生背诵到一半的时候,教师先叫停,统计一下学生的背诵情况,这样教师会初步了解学生们的背诵情况,而其他同学看着自己小组内部已经有学生背完了,自然会产生焦急的情绪。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大家:“大家不要着急,虽然有些同学已经背完了,但也不能保证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待会儿老师会挨个检查,希望大家保证质量,不要一味追求速度。”一边安抚学生们的情绪,一边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做比较,虽然看似教师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竞争行为,但是按照高中生的思维方式,他们自己也会在内心衡量一把标尺,从而与其他同学展开无声的竞争。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反而可以让个别学习不够积极的学生产生一种紧迫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隐性的竞争之中激发学生的英语潜能。
总结:
學生们在小组里分工合作,团结协作,彼此指导。英语词性、句型、语法等千变万化而难以区分掌握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尤其能够起到群策群力、集中精力、互相提示、互相纠正、互相检验等的教学效果,其非常契合高中英语知识结构分散但标准性强、规范性高、开放性高、沟通性强等的学科特点。
参考文献:
[1]王亚东.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实际运用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39.
[2]石慧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助力高中英语学习[J].校园英语,2021(3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