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翔
摘要:从当前小学德育工作情况来看,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班主任缺少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他们的思想还是以教书为主,并未引导学生正确辨别舆论信息。因此,小学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培养教师德育工作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可以和班主任共同提升德育意识。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分析,并从中提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路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
新课改的出现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德育工作开展方式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从而导致学生虽然能够记忆很多德育知识,却无法在行动中贯彻德育理念。同时,在德育教育内容方面也十分局限,教师只是根据工作需求开展教学,从而需要班主任结合学生情况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体系,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德育教育方式。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观念问题
新课改的提出让小学德育教育发生巨大变化,但很多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仍然缺乏正确观念,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并未针对学生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进一步优化德育工作内容,只是沿用以往工作模式进行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现在的小学生已经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了解到更多的社会新闻、生活新闻,如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只是考虑到学生学习和生活问题,并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批评,那么将会导致德育工作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创新自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性、针对性。
(二)德育工作形式单一
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思想过于狭隘,他们所采用的德育教育方式十分单一,并未从学生道德思考方面进行切入,从而导致小学生丧失了对道德的看法,只是根据教师的指导去行动。同时,很多班主任过于注重教授学生德育只是,并未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德育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德育知识理论和实际行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互联网环境下,一些小学生常常活跃在网络中,但互联网中的信息十分斑驳,其中对于道德评判的对错也不尽相同,如若学生不具备正确的评判能力,那么将会受到错误思想的引导,从而需要小学生班主任对现有工作内容进行延伸,让德育工作对小学生的生活切实发挥有效作用。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路径
(一)更新班主任德育工作觀念
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应结合社会背景进行创新优化,在新课改的提出后,很多小学班主任逐渐更新自身工作观念,转变传统德育工作中的错误思想,如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否定,以教师为主体命令学生接受德育知识等,从而导致小学生心理逐渐抵触德育教育。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在德育工作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地位,让学生可以积极与教师沟通有关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学生德育理念,为学生分享和带领学生分析一些当下出现的德育案例,促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
在培训方面,小学学校需要从班主任道德思想角度出发,如开展德育工作培训活动,从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让教师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为人师表的道德意识,从而规范自身行为举止,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参与活动中反思自身行为,总结和归纳德育工作。同时,班主任还应对德育工作的本质进行渗透分析,了解到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提升学生德育意识,也是加强自身道德水平的一种机会,只有教师对德育工作内心上认可,才能够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断进步,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德育能力。
(三)合理制定德育工作目标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工作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积极教育方面,教师可以采取激励策略开展德育工作,并制定工作目标、工作内容,立足于差异化角度下进行教育,重点关注学生教育接受情况。同时,教师还应为不同的学生制定教育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学习德育知识,并适度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鼓励,采取奖罚措施来鼓励学生继续进步。例如,当一名学生无法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时,教师可以提出惩罚要求,让学生知道自己犯错的后果和重要性,从而纠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一些德育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奖励,让学生对学习德育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和自信,从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中,很多班主任因受应试教育影响,对德育工作没有产生足够重视,在日常管理班级时也没有更新自身工作观念,从而导致德育工作开展效果不佳。因此,小学学校应积极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并合理制定德育工作目标,丰富德育工作形式,进而加强学生德育能力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李姗华.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华夏教师,2020(21):89-90.
[2]何君霞.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 文学教育(下),2020(0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