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22-02-23 13:34张晓宇
学习与科普 2022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

张晓宇

摘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进行课程分析,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升课堂效率,才能体现现代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意义,要分析有效性的具体含义,从不同角度进行实际探析,目的是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从不同角度体现教学发展的重要性,学生是否进步主要体现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行教学实际问题的有效核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积极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完善知识技能体系促进各方面教学的有效进行,既要实现对学生的合理引导,也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正确认识,逐步构建全面而正确的教学发展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也展现现代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发展意义。

一、教师要有强化学习的意识,强化自我学习和自我培养

在目前阶段的发展背景下,要实现素质教育改革,便要抓住教育重点。教育主要在学校内部开展,教师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主体对象,要实现新课程便要促进教师的有效变革,引导教师提升整体素质,积极实现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既要抓住学生发展与进步的时机,也要学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和引导学生,最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先学习生物课程的学科标准做好学科定位并且突破传统意识形态下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做好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的教学设计选取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材内容的深入探究和良好把握。抓住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讲解模式,才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教师也要把握好生物学科的教学发展方向,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力,真正实现自身教学素质的提升,为教学发展提供人力支持[1]。

二、渲染有趣而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发展进步与自身主动意识有直接联系,如果能逐步培养学习热情,便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发展意愿。要强化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要在探索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良好时机,是促进学生形成浓厚学习兴趣的重点。教师在进行班级氛围和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深刻思考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可以采用问题引入的方式,让学生提起探索欲望,实现学生与教师的融合交流。要在重点之处设计问题,采用科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想,抓住学生思考的重心,对学生进行一针见血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学会在问题情境中探索与检测真实答案,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把握好教学节奏,若能提出非常值得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各方面的学习价值。将所学内容与生物学科衔接,感知大自然和整体世界的有趣之处,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生物学科有许多学习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只要善于探索,就能将所学内容与现实中的日常生活紧密衔接。要将生活中的学习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生活素材与课堂教材联系,充分引导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现实意义。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科的必要性,感受到生物学习带来的有利之处,便会更加投入的学习过程中。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时,要引导学生在吃饭时慢慢咀嚼,感受食物在口中的变化,再将食物消化的过程利用视频展现出来,展现动态变化的消化过程。这一系列的教学安排显得非常紧凑,学生在持续进行高密度思考,思考效率较高,也会更加形成自主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安排合理的课堂实验,让学生在共同参与中产生认识

要在合适的教学时机,安排学生学习,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其中,进行未知内容的探索。要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引导,不但要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也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展开有效的教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者自我观察的方式,深切感知生物教学的现实意义。学生有了充分的亲身体验,也会更加有信心和耐心。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意识,也要引导学生和老师共同交流[2]。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水中的动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场实验,让学生通过养金鱼的方式,记录金鱼的呼吸和水温变化的关系。这是一场非常有趣的实验,既需要学生付出精力和时间,也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首先,进行实验的假设:金鱼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呼吸次数可能会随水温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让学生在课后分成实验小组,一条小组养一只金鱼,并且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记录金鱼的呼吸频率(金鱼鳃盖每一开一合视为一次呼吸)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选择合适的表格来记录金鱼,在多次实验后得出自己的推断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思考与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学生需要帮助的地方进行适当引导,采用创新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但要注意的是,在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主学习并非整体地“随意学习”,还是要遵循教学的实际主题。也就是说并非随意学生进行实验安排,应当根据教学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有目的的探究,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学生若遇到问题之处,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与思考,既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培养学生的独立实操能力。只有实现学生多方面的教学引导,才能展现实验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學过程中,要抓住合适的教学时机,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演变。既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也要根据教师的变化需求进行更深入的教学探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自主独立意识,并且学会利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整体发展,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把握好教学发展的主要性,在课外时间也要培养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采用课外引导方式,让学生深入其中思考内容,将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衔接起来,进行广泛的教学理解,扩充自身的知识视野,并且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内容,真正促进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麒.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1(30):55-56.

[2]王玉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21(30):147-148.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