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摘要:提升小学阶段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基于“双减”政策下必须进行的教学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现代化的、新型的、科学的、灵活的、全面的教学手段使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习质量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基于此,本文通过多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利于小学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双减”政策已经实施了一个阶段,其效果显著,在减轻中小学生课后作业压力和课外培训压力的同时学习效率成为关注的重点。众所周知,“双减”政策减的是负担而不是质量,需要在确保中小学生的各学科类成绩稳步提升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压力。基于此,有效教学理念应运而生,而“效”从何来也成为了老师们关注的重点。因此,文章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几点意见。
一、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科目作为每个学生进入校园就开始学习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分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刻,从而忽略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反应能力、思维判断能力、思维想象能力以及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全程式的灌输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多讲”来达到学生“多听”、“多学”、“多会”的目的。然而实际则不然,过多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丧失了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判断、自我完成的能力,长此以往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了被动地学习状态、缺少学习主动性、无法建立自主学习状态。另外,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缺乏有趣的教学方式和缺乏互动的教学方式都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状况。基于上述问题而言,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完善,从而实现“双减”政策下高效教学的目标。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施策略
(一)强化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聯系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和数学学科接触的时间进行判断其数学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很多数学问题还在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和解决,根据这种情况而言,教师应强化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领域知识的兴趣外建立数学学习思维。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整数加减法环节教学过程中,面对数字进行简单计算时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对题目进行解答,但是会有一定的错误率,并且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解答出问题,因为数字对于他们而言过于抽象化。这种情况下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解决加减法就显得容易得多,比如教师可以把数字比作家庭人员,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寻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问:“爸爸妈妈和你正在家里吃饭,现在家里有几个人?”,“后来爷爷奶奶来了,现在家里有几个人?”。以此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了更具体化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同时将教学的有效性凸显出来。
(二)强化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发挥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定力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只有自身感兴趣的人或物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基于此,强化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发挥的作用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更是深度学习、加强理解的重要教学手段。例如在小学数学乘法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日常交易的情景模式,教师应在课前制作数字卡片作为现金的替代,再准备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品并给物品进行标价,在课堂中安排学生进行物品买卖的生活情境。通过类似的教学手段能够很大程度地实现全员参与式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的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并且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全面的、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发挥学生所长
由于小学数学是学生全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其特点是内容广泛、基础性强,因此每个单元的学习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某一环节学习中成绩突出。基于此,教师应通过观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建立互动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都需要安排某个学习章节成绩较高的学生,以此使教学效率提升。比如速度方面学习较好的学生应分散在各个组中,再将面积方面学习较好的学生分散在各个组中,以此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又能吸取别人的学习经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提升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在激发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趣化、丰富化,从而将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天瑜.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J].学周刊,2020(28):39-40.
[2]王霞.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