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兴隆
摘要:在小學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是对听、说、读的拓展与升华,直接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由此可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非常重要。针对这一点,本文从引导学生观察人生、加强各类习作训练、注重写作评改、激发写作兴趣四个维度入手,分析优化和完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初级中学是学生习作学习的起点,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在进行大量的应试写作训练时,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情感的优化和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作文中空洞、无意义、无新意。因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入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与特点,促进其习作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实现小学语文高效习作教学。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教材是一部优秀作品的“血肉”,学生只有积累和掌握大量的习作素材,才能保证内容的充实。要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有计划地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人、事、景在生活中,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并以日记、笔记、书写等形式实际观察记录下来,成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有效率地丰富和充实了整个写作的内容。
比如,三年级下一单元作文:《我的植物朋友》时,笔者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长期任务,让学生们养一株自己喜欢的植物,在长时间的照料后观察其特性。在此基础上,笔者会让学生细心照料,观察植物日复一日的变化,学生渐渐对植物有了浓厚的感情,这时,笔者再让学生把这种感受写成作文,详细说明植物的变化及照顾植物的心情。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二、加强各类习作训练,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定期的写作训练,加强了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写作也是一样,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各种习作训练的组织与实施,通过强化仿写训练,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一些优美句子,模仿课文,进行仿写,从而克服学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使学生掌握各种习作的技巧与方法。另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进行扩写、改写和续写,以激发想象,锻炼学生用词和造句的准确性,使学生的语言更丰富,更有意义。
举个例子,在三年级的第二单元里:“看图 写一写”,对于这样一种形式对学生来说,这种写作形式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根据目前小学阶段的情况,笔者加强了各种写作练习,强化了学生薄弱的环节,如笔者要让学生多读几本课外书,在阅读中勾画,摘抄优美段落,阅读结束后,笔者再模仿摘抄内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仿写完成后,笔者会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围绕题目内容写,巩固学生的写作技能。为此,教师应加强各类习作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注重写作评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在写作教学中,批改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替代环节和过程,能让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学生写作结束后进行科学评价,直截了当地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问题,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改进和改正。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写作,互相评价,充分调动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从而达到整体的反思,优化整体,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举例来说,许多教师在学生完成写作后,只是简单地批改作业,其实,写完作文后,批改的环节尤其重要。因此,笔者设置了教师评语、学生自评环节,首先由笔者对学生作品进行评述,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记录在学生身上,再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批改。根据这一点,教师要做好批改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创作
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充满智慧的模式去驱动学生的习作,让学生能用充满活力的方法,去思考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试着处理更多的写作任务后,建立起善于个人的写作模式,这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突破有着更大的意义。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相关的课程,也能在开启语文课程后,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本质层面的突破。例如,在教授记人类的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将人物呈现于笔端时的那种乐趣和行味。当学生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当学生能彻底克服浮躁的情绪去试着完成相关的著述,自然让本人的能力实现相应的发展和突破,在学习写作后,将写人物的正确模式能贯彻下去,还能让学生的人文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都实现相应的提高。
总之,开发与优化写作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从实际学习中不断创新,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力,促进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优化写作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样,就能使整个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更科学、更高效、更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吴淑莹.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写作教学的改进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0(20):25-26.
[2]李大庆.关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冶金管理,2020(17):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