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2-02-22 23:53林艳君
考试周刊 2022年50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教师绘本

林艳君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处处都有规则,我们也需要时时遵守规则,幼儿时期是幼儿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开展规则教育、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黄金时期”。所以,幼儿教师在创设具体的情境互动和游戏实践中,关注点不能只放在对教育任务的完成方面,而是要立足幼儿的成长特点、尊重幼儿的成长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则意识指导。而区域活动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途径,理应“承担”起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职责,从而引导幼儿在自选的、自主的、自由的活动参与过程中,既收获游戏带来的快乐情绪体验,又收获规则意识、自我约束行为的发展;并在保证活动秩序的同时,让区域活动的开展更加高效率、高质量,让幼儿的身心成长更加全方位。基于此,笔者便从自身幼儿教育经验出发,以小班幼儿为例,就区域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培养展开具体的论述,以供各位幼教同仁参考。

一、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规则意识的培养价值

(一)有利于建构有序的活动过程

幼儿园的幼儿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其身心发育还不够完善,自觉性和自制力都相对比较差,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既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还会不加选择地模仿身边成人和小伙伴的行为。而现阶段幼儿园对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培养,则能够引导幼儿明白在学习活动和生活行为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行为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哪些行为是需要规避和改正的……从而引导幼儿在纠正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的同时,知道自己在区域活动的参与中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使其能够在遵循区域活动开展规则的同时,切实推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序、顺利开展。

(二)有利于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

规则意识培养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育中的引入,不仅仅是对区域活动教育内容与教育内涵的丰富,还饱含了幼儿教育对幼儿成长的期待,饱含了幼儿教师在活动建构中的智慧,其可以在有效规范幼儿行为、有效提升幼儿规则认知的过程中,持续性地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使小朋友们能够在具体的区域活动参与中,自觉地对活动中提供的材料轻拿轻放,学会与小伙伴们合作并轻声交流,能够自觉地在游戏结束之后整理好活动材料、让活动材料物归原处……从而在保证区域活动秩序的同时,有利于整齐、整洁区域活动空间的有效建构,也能够利用环境所给予幼儿的潜移默化的行为引领,来推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使其可以自觉遵守规则、自觉保护自己所建构的区域活动环境,切实养成良好的活动与学习习惯。

(三)有利于幼儿身心持续性成长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建构,有效丰富了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与活动内容,可以在为幼儿提供探索与学习机会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幼儿自主意识与自主行为能力的养成。而幼儿的这一成长前提必须要求幼儿具有很强的规则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从幼儿园小班开始,从小班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第一天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使其可以在自主参与区域活动、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选择游戏伙伴的过程中,自觉遵守相应的活动规则,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应的区域内容,并且在遇到困难之后会自己想办法、会主动寻求伙伴和老师的帮助,从而能够从区域活动的参与和探究中有所收获,长此以往,能够切实推进幼儿的身心持续性成长。

二、 幼儿园区域活动建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尊重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园小班的幼儿虽然年龄比较小,看似什么都不懂,对任何事物都不是特别关心,但是在区域活动的建构中,我们幼儿教师还是要注意尊重小班幼儿的自主性,能够根据小班幼儿的喜好,以及他们的成长需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建构。比如,小女孩们喜欢“娃娃屋”,喜欢美丽的头饰,小男孩们喜欢玩汽车,喜欢玩拼插游戏……那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区域主题建构中,就可以立足实际情况有意识地为孩子们增加这一部分内容,从而让小朋友们一走进区域活动空间,就能够被吸引,就可以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在保证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收获更高质量的教育价值,也切实推进规则教育的顺利引入、高效建构。

(二)注意活动材料的适宜性

活动材料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元素。所以,不管是活动材料的选择,还是活动材料的投放,都需要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需求以及区域活动的主题等,进行科学甄别、有针对性的选择,在遵循适宜性原则的同时,使区域活动材料不仅能够支撑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还能让幼儿在自主选择和支配活动材料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活动材料的更多可能性,从而有效延续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三)注意介入方式的适度性

幼儿园小班幼儿对自己的活动目的并不是特别明确,即使是在区域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在选择这个游戏主题之后,要干什么?要完成什么?只是觉得好玩,只是在漫无目的地参与。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前提下,在观察幼儿活动需求的基础上,给予幼儿适时、适度的区域活动指导、介入,用恰当的语言、合适的行为,纠正幼儿的不良活动行为,并保护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可以在不被打扰、不被打断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对区域内容的参与热情,也使幼儿可以在实际的活动参与和活动体验中,收获知识的积累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规则意识的建构策略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学习榜样

幼儿时期的幼儿不光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还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很喜欢观察周边成人的言语和行为,也很喜欢模仿他们的行为举止。进而,在以幼儿园区域活动为依托的幼儿规则意识培养过程中,幼儿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给予幼儿正确的规则示范,并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当好幼儿学习与模仿的榜样,用以身作则的幼儿教育引领幼儿主动遵守规则,切实推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

在以身作则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规则意识培养过程中,幼儿教师除了开展系统性的规则教育指导之外,还要从细处着手,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例如,在进入区域活动场地时,要求小朋友们要脱鞋,穿袜子进入,那幼儿教师进入区域活动空间时,也要脱鞋,穿袜子进入;要求幼儿在结束区域活动时,要整理好活动材料,要让活动材料“回家”,那幼儿教师看到地上散落的玩具、没有按规则摆放的绘本,就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主动捡起玩具,主动按顺序做好绘本的整理;要求幼儿在区域的角色扮演空间,要按照自己所选的角色来选择相应的道具,那幼儿教师在参与活动时,也要遵循规则,选择与自己角色相符的道具,不能因为不好意思、不合适等原因不遵守规则……除了幼儿教师自身的行为约束与榜样引领之外,教师还可以发掘班级中的榜样,及时给予表现突出的幼儿以表扬与肯定:“看乐乐小朋友把绘本区整理得真好!”“我们一起给这名遵守游戏秩序的小朋友鼓掌吧!”……在引领大家向伙伴学习的同时,有效激发幼儿心中的好胜心,使其可以在主动地学习、自觉地改正中遵守规则,切实增强规则意识。

(二)事先约定,帮助幼儿明确规则

规则建立的目的是约束幼儿的某些行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障幼儿的活动安全,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活动规则的开展是强制性的,是幼儿在活动中必须要遵守的。对这一类型的规则内容,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小班幼儿投入区域活动之前给幼儿讲明、让幼儿遵守,使其在明确规则的同时,知道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做的,有效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保证区域活动的开展质量。

幼儿园小班幼儿刚升入幼儿园,刚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还有很多的不适应,再加上家人的过分宠爱,使得很多幼儿不懂得分享,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经常会因为玩具的选择、场地的“占领”而产生矛盾与纠纷。所以,在实际的区域活动建构中,幼儿教师可以提前与小朋友做好游戏规则的约定。例如,很多小班幼儿都比较喜欢“娃娃家”这一活动主题,但是“娃娃家”的主题区域空间有限,避免因为空间狭小、幼儿的你争我抢行为而出现混乱的活动场面,幼儿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之前与幼儿做好约定,要求每次只有一组幼儿可以进入“娃娃家”参与活动,并且以提前划分好的小组(1组、2组、3组、4组……)为依据轮流依次进行。而在户外“沙水区”的主题活动开始之前,幼儿教师不仅要辅助小朋友们穿好雨鞋、防水背带裤,还要与小朋友们做好约定,就是在活动中不可以将沙子或者水撒向自己的小伙伴,不可以拿塑料铲子铲沙水区之外的区域,更不能以铲子、水桶等工具为“武器”进行对抗游戏。从而在保证“沙水区”活动秩序的同时,保证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安全性,切实促成幼儿规则意识的内化。

(三)游戏养成,引导幼儿遵守规则

游戏被称为是幼儿的生命,同样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改革中,游戏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还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始终,可以引导幼儿在感知幼儿园生活乐趣的同时,探究未知的世界。所以,幼儿教师在将规则教育引入幼儿园区域活动建构的过程中,便可以尝试着增加趣味性的游戏元素,以在吸引幼儿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幼儿在遵守游戏规则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良好的规则意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

例如,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发育还不够完善,对在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中的粗大型彩带编织区,经常会出现有幼儿半途而废的情况,从而感知不到游戏的乐趣,更难以体现出该活动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此,幼儿教师便可以尝试引导小朋友们两两为一组进行合作编织,要求其中一人拉好彩带的一头,另一人进行编织,从而在提升编织速度的同时,引导小朋友们在自然而然的活动交流中,增进友谊,感知合作的乐趣。也使小朋友们在互相的协作与配合中,明白集体游戏的开展是需要遵守规则的,明白集体游戏的高效率是由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创造的。而规则意识的培养,并不只是让小朋友们遵守幼儿园的活动规则、游戏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养成将来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意识。所以,在区域活动的角色扮演区,幼儿教师便可以为小班幼儿建构设计“斑马线”“红绿灯”等交通道具,用纸箱子为幼儿制作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小汽车”,让小朋友们可以在你追我赶的“赛车”游戏中,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遵守“礼让斑马线上行人”的交通规则,从而使幼儿可以在快乐的情绪引领下,主动学习交通规则,并养成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共同商定,带领幼儿维护规则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幼儿教师所组织设计的,但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所以在制定区域活动规则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依照自己的个人意愿、个人经验去设计规则,而是要和小朋友们共同商定完成,从而在增加幼儿活动参与主动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意识可以在制定规则的同时,主动维护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切实推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

以笔者的教育实际为例,笔者发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阅读小屋”经常会因为小朋友们对绘本资料的随意翻看、随意摆放,而影响“阅读小屋”的环境秩序,不仅让“阅读小屋”看上去凌乱不堪,影响大家的阅读心情,还会给幼儿教师们增加活动整理的工作量,而往往教师的口头说教对孩子们并不起什么效果,他们还是会在阅读完成之后将绘本放在自己想放的任何位置。对此,便可以尝试和幼儿一起制定活动规则,以“示弱”的方式向幼儿征询快速整理绘本的方法:“小朋友们,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可以帮帮我吗?你们看,每次活动结束之后绘本阅读区都这么乱,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整理好绘本呢?怎样才能准确地让绘本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呢?”问题一出,小朋友们都主动帮忙排忧解难,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和交流之后,有的幼儿认为可以将整理好的绘本拍个照片贴在书架上,可以根据照片找到绘本的位置;有的幼儿认为可以根据绘本的大小摆放,大的和大的在一起,小的和小的在一起;有的幼儿认为可以根据绘本的材质软硬进行区分,硬皮绘本摆在一起,软皮绘本摆在一起;还有的幼儿认为可以在绘本上做标记,让标记一样的绘本在同一层书架上……我们最终以投票的方式确定了以做标记的方式整理绘本。自此之后,笔者发现“阅读小屋”的绘本再也没有乱过,有时候个别幼儿忘了把绘本放回原位,其他幼儿还会提醒他,还会帮他一起把绘本归位,切实推进了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与深化。

(五)多元暗示,提升规则教育成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3~4岁幼儿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所以,在幼儿园小班规则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指南》中所给到的提示,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环境中,为幼儿建构多元化的规则暗示,用图片、语言、表情、动作等提醒幼儿要遵守规则、要如何遵守规则,从而在保护幼儿自尊心的同时,用他们可以更好接受的规则教育方式来推进规则教育成效的深化。

例如,为了保证最佳的活动效果,很多区域活动主题是限制参与人数的,一般幼儿教师都会在活动开始之前告诉孩子们这一区域会限制人数,最多只能几个人进入。但是小朋友们可能一玩起来就忘记这个规定了,就此教师便可以尝试在相应主题的进入区,采用挂牌提醒的方式(在木牌上画上人物卡通形象,画几个就代表几个幼儿可以进入)告诉孩子们这一区域适合几个人玩,并在满员的同时拉上“隔离线”,提醒小朋友们这一区域的活动成员满了,不能再进入,需要去参与其他的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的“美工角”,为了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教师会给孩子们投放剪刀、刻刀等比较锋利的工具,这虽然是必须的但操作不当也很容易让幼儿受伤。所以,幼儿教师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规范工具使用方法的同时,可以在“美工角”的墙上粘贴活动材料的具体使用方法,粘贴“小心扎伤/划伤”的指示标志,让小朋友们可以在环境暗示中,自主规范自己的活动行为。而在区域活动“角色扮演区”的一些“餐厅”“理发店”等活动空间,需要幼儿根据实际生活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但是小班幼儿很多都没有这个意识,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参与的同时,用语言提醒的方式带领幼儿说“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再来”“你好”等礼貌用语,从而能够在自然的语言提醒与引导中,使幼儿可以在自觉模仿中收获规则意识的自然形成。

(六)灵活评价,实现规则意识培养

区域活动的建构开展,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让幼儿在自主选择与自主参与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但整个活动开展过程,并不是说幼儿教师就可以放任自流,尤其在面对小班幼儿时,更需要幼儿教师的悉心观察、适时指导。所以,定期、灵活的区域活动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其既可以帮助幼儿不断认知自己的行为,又能促成幼儿被动意识向主动行为的转变,更进一步实现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目标。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幼儿教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状态,并根据他们的活动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比如,在他们主动将散落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放回相应的位置之后,幼儿教师可以摸一摸他们的头,向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以示对他们行为的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而对一些平时不遵守游戏规则,不按常理“出牌”的幼儿,如果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提升了自己,有意识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行为,能够主动遵守活动规则(学会等待,可以和伙伴友好相处,可以按照规则选择活动材料……),那么幼儿教师也要及时发现,可以默默地给他们竖一个大拇指,也可以在他们的额头上贴一个小贴画奖励,让大家都看到他的进步。抑或者,在区域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用访谈交流的形式,问一问小朋友们今天玩得开不开心,了解一下幼儿在区域活动的参与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发现了哪些不遵守活动规则的行为,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是怎样与小伙伴合作的,是怎样解决和处理这些区域活动问题的……从而在灵活完善的区域活动评价中,加深幼儿对活动规则的认知,对遵守活动规则行为的认可,以引导幼儿自觉改正不良行为,切实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区域活动的有序和顺利开展,也可以切实保障幼儿在活动中的基本权利,有效制约小班幼儿中一些不遵守秩序、不符合要求的不良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区域活动中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班幼儿调控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能够自由且有序地参与幼儿园的一切游戏和教育活动,能够跟随经验的不断积累、能力的不断提升,来持续性强化自己的规则意识与规则认知,从而能够进一步推进幼儿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教师绘本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