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颖
教育写作始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硬骨头”。怎么啃下“硬骨头”,突围教师的写作困境,给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提供可感、可视、可得的实操指南呢?我有幸读到《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颜莹的专著《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一书,写人所未写,言人所未言。
这本书,对教师专业写作有了更为完备的“锻铸”系统。教育写作的真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如何提升自身的学术规范?读完颜莹老师的专著后,这一系列问题得到解答。全书按照重识教育写作、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论文、文献综述、调查报告、学术规范的逻辑脉络展开,共分为七章。其中,理论的“注入”、方法的“培训”、案例的“具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步步深入。此书形成了更为完备的专业表达“锻铸”系统,精准导航了教师的专业表达的学习路径。
这本书,对教师专业写作有了更为精辟的“文体”透析。出版界教育写作书籍中,更多见的是论文撰写。而对于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其他文体较少触及,但这些恰恰又是一线教师更为鲜活的方式,教师往往“有货倒不出”“有理说不清”。颜莹老师将自己多年教育、教学、改稿、编稿的经验进行集群归纳,用流畅亲切的文字与读者对话,清晰科学地透析不同文体。例如,教育叙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是感性和理性的交织;教学案例要理论与实践双重创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教育论文要实现思维、逻辑、语言的三重转向,是问题解决与理性思辨等。每一章节除了介绍文体特征、写作方法,还有具象的例文赏析和评析,掰开揉碎、融会贯通,真正实现了“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的高品质。
这本书,对教师专业写作有了更为体贴的“产程”观照。一篇好文章,从选题到架构、从提炼到论述、从行文到修改,犹如一位孕妇的产程,艰辛且不易。教师在日常写作中,常常处于散乱、无序的状态,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助产”。这本书尝试运用思维工具进行写作研究,找寻到了撬动理性和感性边界的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或是富有场景感的描述,或是一语中的的评析,惬意流转。
如果说,教育写作是对教师教育生活的温暖观照,那么这本书就是对教师个体、群体写作的体贴观照,让思想慢慢站立起来,让文字自由舒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