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混合计算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2022-02-22 08:03王琼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王琼

摘要:小学教育强调了教学活动的提质增效,也就是要提升教學质量,加强教学效率,让教学活动得以高质高效开展,这样教师可以轻松教学,学生也能轻松学习。混合计算作为小学数学中的一个知识难点,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对混合计算的掌握不到位,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作为数学教师,就需要理解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然后对教学活动实现优化改进,从而推动混合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混合计算

引言:

混合计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从目前教学来讲,混合计算的效率不高,学生计算出错的情况较多。对此,本文就分析了学生在混合计算中出错的具体表现,然后反思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有效展开混合计算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些参考。

一、小学生在混合计算中表现出的错误现象分析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在混合计算中,不少小学生都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的问题。而且在不同的学生中,计算错误的具体表现还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简单来说,学生的混合计算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计算顺序错误。混合计算,包含了加减法与乘除法,但加减法与乘除法一起出现的时候,计算过程就不能从头到尾以此计算了,需要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按照这样的一个顺序计算。比如对于8-2×3,就需要先计算2×3=6,然后再计算8-6=2。有的学生在实践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直接按顺序计算,得出结果等于18,那就是计算错误了。第二,单纯的计算错误。除了在混合计算中搞错顺序之外,还有一类错误,就相对比较单纯,那就是单纯的计算出错了,因为计算不熟练,或者是不专心不认真导致的计算出错。比如3×4-8,这个式子的结果应该等于4。有的学生不专心,算成了等于6或是其他答案。第三,书写错误。在计算过程中,还有一些学生出错的原因,和计算无关,而是在书写上出现错误,从而造成了计算的错误。比如题目为8×3-4,有的学生在抄写题目的时候,就抄成了8×4-3,和原本的式子不一样,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自然就不是原式子的答案,从而表现为计算出错的现象。

二、小学数学混合计算的有效教学措施手段

(一)创设趣味实践强化学生锻炼

在混合计算教学中,不能困于理论知识讲解之中,需要结合课堂实践,构建起趣味化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一,可以创设趣味计算游戏,组织学生实践。具体来讲,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算24点”游戏,对其适当的创新,设置一个“混合大运算”的课堂游戏,设计一些(数字为2-20)的数字卡片,每个人4张,让班上的学生随机去拿。在教师的随机点名下,让一个学生说出一个30内的数字,其他学生则利用手里的数字,通过混合计算,得出那名学生说出的数字。如有个孩子抓到了8,12,4,5这几个数字,而被抽到的学生说出了24这个数字,那么可以计算得到4×5+12-8=24,也可以计算为5×8-12-4=24。第二,可以创设场景模拟活动。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数学场景,构建模拟活动,比如菜市场卖菜小贩与买菜的顾客,超市里的收银员与消费者等。通过模拟这些场景,设计混合计算问题,让学生在模拟表演中实现混合计算的实践练习,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教授正确的读题方法,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

理解运算对象是计算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决定运算结果是否正确的原因之一。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运算的对象都非直接表明的,而是蕴含在情景条件中的。在过去,很多学生都免不了“粗心大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在读题过程,这对于学生运算的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算的准确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教授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为学生正确地计算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勾画这一读题方法,如在“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明白了鸡兔同笼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读题时将兔子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鸡的脚数划出来。当然,在相关的拓展题目中,教师还需要领导学生做额外的标注。如停车场三轮车和小汽车的计算,教师可以领导学生在“三”处标记“鸡的脚数”,在小汽车处标注“四”和“兔的脚数”。而这样,通过勾画的读题方法,教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为后续正确的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立体化可视化的数学课堂

对于混合计算的教学,要让学生对混合计算的相关知识形成有效掌握,尤其是对于计算顺序,更需要清楚了解。因此,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构建起立体化可视化的数学课堂,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立体化的环境中学习混合计算。首先,可以基于多媒体构建课堂教学,将混合计算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比如对于14-8÷4×3这样一个式子,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然后分步进行计算,突出计算的先后顺序,先计算8÷4×3,再计算剩余的减法。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尽可能牢固掌握计算顺序。其次,可以给予生活案例,构建一个有关混合计算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探究其中包含的混合计算问题,对相应的计算规则和方法形成掌握。最后,还可以基于微课,来构建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通过微课,将混合计算的相关知识设计成一个教学素材,在课堂上引入微课,组织学生观看微课展开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加深理解认识。

结论: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小学生在混合计算的学习中容易出现一些错误问题。对此,数学教师要形成有效理解,把握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对混合计算教学予以优化改善,促进学生的混合计算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伍淑英.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5):231-232.

[2]贾鑫.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85-287.

[3]周玲.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8):95-96.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