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残疾率和死亡率,患者在确诊后往往需要长期用药,若不规范治疗容易引起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胸闷胸痛等症状,病情迁延可进展为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2]。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氯吡格雷联合硝酸甘油是目前冠心病心绞痛常用的治疗方案,但是目前临床对于硝酸甘油用药剂量尚未形成统一标准[3]。为了比较不同剂量硝酸甘油的临床疗效,文章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200 例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200 例 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硝酸甘油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观察组中男54 例,女46 例;年龄45~77 岁,平均年龄(56.2±7.3)岁;心功能分级:Ⅰ级 38 例,Ⅱ级45 例,Ⅲ级 17 例。对照组中男55 例,女45 例;年龄46~75 岁,平均年龄(55.1±6.8)岁;心功能分级:Ⅰ级40 例,Ⅱ级45 例,Ⅲ级 1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冠心病且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4];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器质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患者;③近期内服用免疫抑制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对本次研究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次、1 次/d,氯吡格雷75 mg、2 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入小剂量硝酸甘油治疗,口服硝酸甘油0.2 mg/次、3 次/d,连续用药1 个月。观察组加入大剂量硝酸甘油治疗,口服硝酸甘油0.5 mg/次、3 次/d,连续用药1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且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80%;有效:心电图大致恢复正常或治疗后ST 段回升>0.05 mV,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50%~8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本组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ng/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s,n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高发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诱发的一种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若不尽早干预可引起严重并发症[6-8]。目前临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其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临床中的应用频率较高。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氯吡格雷则能够有效预防血小板聚集,是多种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常用药物[9,10]。
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主要治疗药物,具有见效速度快且缓解效果好的优势,用药后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胸痛症状[11,12]。目前硝酸甘油临床用药多为舌下含服,能够提高药物吸收率,也能够减轻肝脏负担,对于快速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3]。硝酸甘油用药之后能够有效扩张动静脉,降低机体外周血管阻力,稳定血压,降低心脏负荷,从而进一步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胸痛症状,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但是临床研究指出硝酸甘油用药量过大很可能导致低血压事件,引起冠状动脉灌注压明显下降以及心肌收缩力增强的改变,促使心率加速,增加心肌耗氧量,甚至加剧心绞痛症状,因此临床认为硝酸甘油用药需要从小剂量开始[14,15]。但是考虑到药物代谢因素,小剂量硝酸甘油见效速度慢且疼痛缓解程度低,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体验。
本次研究中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剂量硝酸甘油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本组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剂量硝酸甘油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保护患者的心功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大剂量硝酸甘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大剂量硝酸甘油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大剂量硝酸甘油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