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2022-02-21 10:08:52陶珊沈磊刘玮玮郑亦农王家玉魏伟杜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轻症抗炎炎性

陶珊 沈磊 刘玮玮 郑亦农 王家玉 魏伟 杜勇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炎症反应,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出血及坏死为其主要特征[1]。临床资料显示,AP 以病情严重性划分为轻症、中症及重症AP,其中轻症AP 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良好,经治疗后机体可恢复;而重症AP 多表现为机体继发性的炎症、感染及器官衰竭,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3]。故提高AP 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体内炎性与抗炎反应的紊乱可造成AP 患者全身炎性反应,且淋巴细胞为重要的免疫应答细胞,其水平高低可能影响AP 患者的病情发展[4]。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为抗炎细胞因子,可抑制淋巴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因此可能在AP 病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5]。现临床关于血清IL⁃10 与AP 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病情严重的关系,而对于血清IL⁃10 对AP 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血清IL⁃10 水平在AP 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AP 患者101 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6]诊断标准;②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发病至入院时间≥48 h 者。入选患者均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轻症AP 组(45例)、中症AP(33 例)及重症AP 组(23 例)。其中轻症AP 组中,男、女各为26、19 例;年龄平均(52.56±7.82)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23.62±3.28)kg/m2。中症AP 组中,男、女各为18、15例;年龄平均(53.42±7.28)岁;BMI 平均(23.42±3.09)kg/m2。重症AP组中,男、女各为13、10例;年龄平均(52.68±7.02)岁;BMI 平均(23.08±3.12)kg/m2。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2 例为对照组,男、女各为25、17例;年龄平均(51.32±7.56)岁,BMI 平均(22.89±2.95)kg/m2。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研究方法

AP 患者入院后经行常规治疗,并抽取AP 患者肘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分离血清,取上层-80℃保存备测。AP 患者血清IL⁃10 水平采用ELISA 分析法测定(上海博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述操作均遵循试剂说明严格进行。

AP 患者入院24 h 均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7],入院48 h 内进行Ranson评分。其中APACHEⅡ评分包括生理、年龄及慢性健康评分,总分为0~60 分;Ranson 评分≥3 分提示AP 患者重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8]。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组间用F 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血清IL⁃10 与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及炎性指标的相关性采用Person 相关性分析;预测价值评估采用ROC 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0.9 则预测准确性较好,>0.9时预测准确性高。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IL⁃10 水平比较

四组血清IL⁃10 水平比较:对照组<重症AP 组<中症AP 组<轻症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IL⁃10 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IL⁃10 levels in each group(±s)

表1 各组血清IL⁃10 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IL⁃10 levels in each group(±s)

组别对照组轻症AP 组中症AP 组重症AP 组F 值P 值n 42 45 33 23 IL⁃10 水平(pg/mL)3.12±0.89 21.84±5.21 15.84±4.28 10.24±3.02 141.550<0.001

2.2 AP 患者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及炎性指标比较

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血清IL⁃6 及TNF⁃α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症AP 组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血清IL⁃6 及TNF⁃α 水均小于中症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症AP 组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血清IL⁃6 及TNF⁃α 水又小于重症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AP 患者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及炎性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APACHEⅡscore,Ranson score and inflammatory indexes in AP patients(±s)

表2 AP 患者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及炎性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APACHEⅡscore,Ranson score and inflammatory indexes in AP patients(±s)

组别轻症AP 组中症AP 组重症AP 组F 值P 值例数45 33 23 IL⁃6(pg/mL)61.62±7.41 75.81±8.25a 94.58±11.53ab 109.101<0.001 TNF⁃α(pg/mL)18.41±5.51 62.89±10.82a 152.68±20.58ab 933.802<0.001 APACHEⅡ评分4.25±0.81 6.18±1.11a 9.30±1.51ab 161.016<0.001 Ranson评分2.40±0.30 3.12±0.27a 4.17±0.26ab 302.387<0.001

2.3 血清IL⁃10 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及炎性指标的相关性

注:与轻症AP 组比较,aP<0.05;与中症AP 组比较,bP<0.05。

Person 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IL⁃10 与IL⁃6、TNF⁃α、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4、-0.624、-0.462、-0.533,P<0.05)。

2.4 血清IL⁃10 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ROC 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10 预测轻症AP、中症AP、重症AP 的AUC 分别为0.766、0.795、0.946,均具有一定准确性;以ROC 曲线靠左上方约登指数的最大切点作为最佳临界值,该点预测敏感度、特异度:轻症AP 为100%、46.7%,中症AP为100%、51.5%,重症AP 为87%、92.9%,预测价值较好。见表3、图1。

图1 血清IL⁃10 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Figure 2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IL⁃10 levels in acute pancreatitis

2.5 治疗后AP 患者血清IL⁃10 水平变化

结果显示,入院时及治疗3 d,轻症AP 患者的血清IL⁃10 均显著高于中症及重症AP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5 d 及7 d,三组患者的血清IL⁃1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后AP 患者血清IL⁃10 水平变化(±s)Table 3 Changes of serum IL⁃10 levels in AP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s)

表4 治疗后AP 患者血清IL⁃10 水平变化(±s)Table 3 Changes of serum IL⁃10 levels in AP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s)

注:与轻症AP 组比较,aP<0.05;与中症AP 组比较,bP<0.05。

组别轻症AP 组中症AP 组重症AP 组F 值P 值例数45 33 23入院时21.84±5.21 15.84±4.28a 10.24±3.02ab 53.024<0.001治疗3 d 14.52±3.12 12.56±3.25a 10.12±3.09ab 15.036<0.001治疗5 d 11.18±2.89 10.43±2.56 9.85±2.64 1.940 0.149治疗7 d 8.21±2.24 8.15±2.18 8.06±2.36 0.034 0.967

3 讨论

胰腺炎临床可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但多以急性为主,发生后可并发器官功能紊乱及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资料显示,AP 以严重程度可分为轻症、中症及重症,其中轻症AP 临床症状轻微,多表现为间断或持续性的上腹痛,并可放射至腰背,经禁水、抑酸抑酶等治疗后临床症状可逐步改善;而重症AP 胰腺多大面积坏死,可继发感染,进一步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另文献报道,AP 病死率约为10%左右,而重症AP 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早期治疗后可降至20%左右[9]。故提高AP 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

已有研究指出,AP 主要为机体中促炎与抗炎因子的失衡造成的炎性反应引起,随病情的进展可发展为多组织器官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0]。IL⁃10 为常见的抗炎与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细胞产生,可对单核细胞及T 淋巴细胞产生抑制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及炎症细胞因子IL⁃6、IL⁃8 及TNF⁃α 的表达,故其主要生物活性为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IL⁃10 可降低抗原递呈细胞MHCII 类抗原表达,或诱导抗原递呈细胞产生另一细胞因子,促使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发生改变,进一步对某些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进行抑制,与T 细胞产生的IL⁃4、IL⁃5 等产生协同作用[11]。因此血清IL⁃10 可维持细胞因子网络平衡,且血清IL⁃10 也能抑制NK细胞产生INF⁃γ,进一步抑制巨噬细胞产生IL⁃12,并可作为成熟及不成熟T 细胞及胸腺中T 细胞发育的辅助生长因子。本研究中,AP 患者血清IL⁃10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症AP 的IL⁃10 水平低于中症,而中症AP 患者血清IL⁃10 水平又低于轻症患者;相关性结果中,IL⁃6 及TNF⁃α 水平随AP 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与血清IL⁃10 呈负相关。此结果提示,AP 早期机体即存在炎症反应,随病情的进展后,大量炎症介质被激活,促炎因子被大量释放,机体炎症反应加重,胰腺损伤程度加深,在此阶段机体抗炎与促炎因子仍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抗炎因子IL⁃10 作为保护性机制随之升高。当进展为重症AP时,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抗炎因子IL⁃10 水平释放不足且消耗过度,机体抗炎与促炎反应失衡,因此IL⁃10 水平降低,病情加重。

IL⁃10 可抑制IL⁃6、TNF⁃α 等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及释放,阻抑炎性细胞在胰腺中的聚集;且其可对IL⁃1ra 及可溶性TNF⁃α 受体功能进行上调,在阻止浸润性炎症细胞释放促炎介质的同时,进一步达到治疗的目的[12⁃13]。有研究者对AP 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健康人群中血清IL⁃10 水平较低,而AP 患者血清IL⁃10 在发病当日显著升高,之后呈下降趋势;且发病第1d,轻症AP 患者的IL⁃10 明显高于重症AP,而经治疗后,两组血清IL⁃10 趋于一致[14]。另有文献对19 例重症AP 患者进行研究发现,重症AP 患者在入院时其血清IL⁃10 显著升高,治疗1、2 天后呈直线下降[15]。以上结果均提示炎症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关系在AP 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提示血清IL⁃10 在AP 病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分别为AP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标。而本研究中,随AP 病情的进展,患者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均不断升高,且与血清IL⁃10 呈负相关。另ROC 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10 预测轻症AP、中症AP、重症AP的AUC 分别为0.766、0.795、0.946,血清IL⁃10 作为AP 的预测指标有较好的准确性。以上结果提示AP 患者血清IL⁃10 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AP 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综上所述,随AP 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IL⁃10水平降低,且对于AP早期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等方面的评估均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不足之处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较小。因此,仍有待进一步行多中心、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验证。

猜你喜欢
轻症抗炎炎性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4期)2022-07-22 07:53:02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中国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建设研究
海南金融(2021年12期)2021-01-06 12:27:02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0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09
轻症小儿肺炎门诊雾化吸入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2017年5期)2017-03-18 23:29:2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4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大柴胡汤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轻症胰腺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