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梦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生态,它联结着两个基本概念,即艺术与生态。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包括有机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于是我们可将艺术生态定义为一定时代背景下,艺术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建的动态的整体性系统,是艺术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发展状态,大庆城市艺术生态则是指艺术在大庆这座城市的发展存在状态。
大庆作为新兴工业城市,艺术发展起步较晚,但不影响大庆艺术的繁荣。从石油大会战时期的文艺汇演、音乐传播、电影创作,到改革开放时期工业题材的艺术创作、充满工业气息的艺术景观,再到新时期大庆艺术生活的开拓等等,在大庆城市建设发展的每个阶段,艺术都得到相应发展并有所成就,音乐、舞蹈、版画、动漫等。除此之外,还有大庆歌剧院、百湖艺术群落、大庆黑鱼湖国际艺术坉等艺术场所,“社区音乐会”“大庆女子书画展”以及广场舞团体比赛等艺术活动,这些都是大庆城市艺术生态中的一部分,影响着大庆这座城市的生态文明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
图2 现场乐理知识互动环节
我做这个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借“社区音乐会”之眼,以小见大,从“社区音乐会”看大庆艺术生态,借用美育的视角来分析“社区音乐会”与大庆艺术生态的内在联系,以期社会美育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根据大庆网专题——社区音乐会的相关报道和描述,从2014 年至2018 年仅仅五年的时间,举行了240 余场“社区音乐会”。在2014 年5 月24 日,社区音乐会首场演出在东风新村中央商城广场举行,由于这是举办的第一场“社区音乐会”,所以盛况非常,居民得知了此次活动的举办,纷纷搬着小板凳走出家门前来观看,在欣赏过程中,大家都聚精会神,在精彩处也会不自觉地鼓掌。由此可见,人们对艺术的喜欢以及“社区音乐会”的肯定。
随后,仅在2014 年,这场“浩浩荡荡”的“社区音乐会之旅”共举办了21 场,走进30 个社区,让18000 多名社区居民享受了这场视听盛宴。在演出现场,演职人员会以辅导乐理知识、线上点单预约文艺演出节目或者让观众歌曲接龙等方式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这种新颖的方式,不仅满足了广大居民的业余文化需求,而且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
通过笔者调查的资料显示,2014 年至2018 年大庆市开展“社区音乐会”的这五年,观看人数与参与人数达到20 余万人次,这是多么庞大的受众群体。除此之外,大庆市在开展“社区音乐会”活动时,秉着“流动式”“开放式”的选择标准挑选演出地点,不仅视野辽阔,便于人们观看,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每次演出也都有登记表进行备案。
“社区音乐会”不似歌剧或舞剧,歌剧或舞剧作为高雅艺术,它的受众大多数是专业人士前去观看,而“社区音乐会”的受众大多是居民,其中老人和小孩居多。这不是因为年轻人不喜欢艺术,而是他们大多在工作,可能没有空闲去观赏,所以选择的演出场地是开放性的,这样方便老人和孩童观赏,为他们送去欢乐。
由此见得,“社区音乐会”不只是让居民简单地观看一场或几场音乐会,而是将艺术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演员与居民、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它是以艺术为媒介,探讨社会美育创新和艺术参与,通过审美教育中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居民参与其中,拓展了居民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的活力,让整个社区或者整座城市焕发出新的可能性,打造大庆专属的艺术生态。
这也是笔者选择以“社区音乐会”作为此次论文主题的原因,如前所述,大庆艺术生态是多元的,艺术发展是欣欣向荣的,但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和大庆相关的美育或者“社区音乐会”的文章和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和大庆精神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值得欣喜的是,笔者发现大庆精神和“社区音乐会”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它影响着“社区音乐会”中的艺术呈现。
大庆精神,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举世闻名的石油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总书记在大庆油田发现60 周年之际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大庆精神生于大庆,发展于大庆,必然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小小的“社区音乐会”也不例外。大庆精神在“社区音乐会”中的艺术呈现,我将从三个方面叙述。
第一、“社区音乐会”举办的五年来,大庆市文艺团体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立足历史文化、湿地文化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文化资源,排演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大庆幸福谣》等文艺作品26 个,用文艺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打造艺术精品,这是大庆精神在“社区音乐会”中的艺术支撑。
第二、除了艺术支撑,还有艺术导向。大庆精神在“社区音乐会”的艺术导向是指大庆精神能够在欣赏、创作艺术作品等方面发挥着法律之外的引导作用,对人们的审美起着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五年,正是我国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飞速发展的时期,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上双重拔高,人们见得听得多了,对艺术作品的质量有了高要求,高标准,于是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发展,艺术创作的发展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艺术爱好者,艺术家主动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涉及到服装艺术,舞台装置艺术等。随着社区音乐会的举办,每个演出团体选择的表演服装变得越来越符合大众审美,和节目的主题很契合,舞台的设置以及演出的场地越来越审美化。这些都属于大庆精神在“社区音乐会”中艺术导向作用,它引导着人们的生活向着艺术化、审美化发展。
第三、在我看来,大庆精神中很可贵的一个词是坚持,石油会战时期正是铁人王进喜等人不畏艰苦的韧劲,才让祖国的石油事业发展起来,正是这样,才造就了大庆精神。笔者为什么要说坚持呢?如果你在网站查询“社区音乐会”相关资料的时候,会发现其实每个地方都有社区音乐会,但大多是一场两场或者时间线上很疏散。而大庆举办的“社区音乐会”是有组织,讲质量,且时间上是相对集中和连贯的。这是大庆精神对“社区音乐会”的艺术激励作用。
“社区音乐会”对人们的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属于社会美育的范畴,而我接下来要论述的是“社区音乐会”的美育价值。
“社区音乐会”从教育性上来说,它是一种群众性的审美教育。人们可以通过观看“社区音乐会”提高审美水平,而且随着“社区音乐会”走进不同的社区,可以让更多的人们看到并受到艺术的感染,从而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把它的美育价值归结为两点:
前文中提到,社区音乐会”不仅仅是艺术活动,而是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这个忙碌的时代,人们工作之余会选择在家休息,而很少去关注艺术,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也许本就不注意培养审美意识,也不会主动的去接触。在社区里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艺术文化活动,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在自己的家门口便可以感受到艺术的氛围,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居民对艺术欣赏认知的同时,还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居民观看“社区音乐会”的过程中,给予了演职人员很大肯定,例如萨尔图区登峰社区负责人王励法说:“登峰社区音乐会演出,历时一个半小时,完全由社区居民自由点单,让老百姓自主选择喜爱的文艺节目,还能上台与演员零距离接触,同唱一首歌,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普及了乐理知识。”
“社区音乐会”作为艺术活动为当地社区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人们的鉴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社区音乐会”活动以艺术为媒,连接和重塑了整个社群,甚至是整座城市,使之成为一个共同体,加强了社区之间的团结。通过艺术活动和节目排演的方式突出当地的红色文化和人文精神——大庆精神,打造独特的大庆地域文化和艺术特色。人们也在艺术的熏陶中会自觉自愿地维护自己生活的环境,采用这种方式搭建的桥梁使得居民之间更加团结,这也是“社区音乐会”的美育价值。
当然,举办这种活动的主要意义并不是让每位居民都成为艺术家、美学家,而是让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在愉快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艺术就应该在演播厅表演,不需要迎合大众,但其实艺术应该贴近大众,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走进大众才能更好地发展艺术,才能更好地实施美育。就如社区音乐会一样。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简要的对“社区音乐会”做了综述,然后叙述了大庆精神在“社区音乐会”活动中的艺术呈现,最后总结了“社区音乐会”的美育价值。我希望这次研究能够起到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加快社区艺术活动的规范化健康发展和开展“全民美育”有所贡献。但笔者对“社区音乐会”的研究不会止步于此,以上内容将成为我进一步研究大庆艺术生态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