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研究

2022-02-21 02:32钟丽华
大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外向学生党员支部

钟丽华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学生党支部是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高校的一道战斗堡垒,是广大青年人员和大学生重要的桥梁与纽带,关系着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与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是相适应的,但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因此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内涵界定

国内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的研究较多,有学者从组织建设角度出发,如学者周知民(2019)指出了基层政府和党组织的组织能力是一种泛指政治组织在整体上所展示的生命力,是政党和组织生命力的总和;学者徐丙祥(2018)提出的基层党组织中的一种组织能力,是由于组织内部各个要素的调配、统一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整体集中合力,即“内凝能力”;学者刘红凛(2018)总结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党组织组织能力的总称,是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是对内组织力与对外组织力的统一,是个人与组织的统一;亦有一些学者突破了前述的“将政党组织力等同于其组织能力”。学者齐卫平(2019)认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除了保持了其组织力的政治性质和内涵,更需要“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即组织能力与其治理能力的相互统一。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内涵界定为:高校学生党支部为严格履行党章职责而蕴含的生命力,对内从严治党的能力,对外加强青年大学生联系的能力。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文献研究

在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做出了设想。学者王同昌(2018)指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要从加强理想信念、党的纪律,提高党员质量,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等方面入手;学者江家诚(2019)认为主要从增强政治功能、创新活动方式、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党内关怀、严格执行制度等方面研究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实践路径;学者赵大朋(2019)认为基层党组织要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自身对外部环境的有效嵌入,还要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内部治理,提升基层党组织内在的组织力;学者高洁(2019)引用“柔性领导理论”嵌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研究,侧重采用非强制化方式,激发、依赖个体的内在驱动力,把组织意志化为个体自觉意识。经文献梳理发现,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实践路径的探讨。如学者黄武南(2018)认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要加强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级协同,切实发挥党建带团建、党建促班建的重要作用;学者刘亚川琦(2019)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出党建与学科并轨推进支部建设,因地制宜,构建不同学科有不同特色的基层组织来提升组织力;学者谢春琼(2019)提出建立自省型学生党支部,主要是指团队内部成员公开反思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来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学者刘志丽(2020)基于心理契约理论从三方面构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有效模式,即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管理经验为指导,以大学生党员主体实践为中心,以党支部文化塑造为依托,将大学生党员与学生党支部的力量整合到同一方向上。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机制研究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外向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基层组织者能力的外在形成指向和发展方向明确了基本方向,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由此可见,组织力的外向力包括以上五种基本构成。对于党的建设而言,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伟大事业是根本目的,基层党组织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推动改革发展能力,正是党的组织力的重要范畴。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外向力可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宣传学校各级党组织主张的动员力;贯彻学校各级党组织决定的执行力;领导高等院校大学生党支部队伍建设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能力;团结动员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号召力;推动高校党委中心工作落实和发展的战斗力。进一步细化说明高校学生党支部外向力的根本目的在于必须立足于坚持高校党委中心工作,充分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增强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号召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和发展夯实基础。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内向力

图1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

党的组织力的内在指向一般是指党内的自身建设,这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等纲领性的“隐性”建设,还有完善组织建设、严明组织纪律等严肃性的“显性”建设研究,这也是把握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内向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可从以下五方面展开研究。

1.内容

开展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首先必须突出政治功能。保证支部党建活动的政治性,决定着支部党员的政治信仰力;支部党员的政治信仰力,决定着支部组织力提升的方向。首先,准确定位支部职责,避免出现学生党员发展重成绩、轻政治现象,学生党建活动泛娱化、政治理论学习“走过场”等情况,必须保持党建活动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确保支部建设始终保持政治性和先进性;其次,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提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三会一课”,紧扣时事政治热点,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由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尤其对最新的政治理论要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党员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明确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2.模式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自由、开放等特点使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挑战。在学生党建中引入了互联网平台,实行“互联网+党建”的模式,如以“学习强国”作为重要的学习平台,构建新媒体平台,建立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体系,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是提升支部组织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3.形式

根据外向力要素的团结动员和广大青年学生的号召力要求,学生党支部要对广大青年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因此,支部学生党员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分段培养”的形式。学生党支部主要负责自身规范化队伍的建设,以学生党员的思想和政治建设工作为组织统领,建立行之有效的党员管理教育制度,加强学生党员的党内监督和考察工作,而党员先锋队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动员、具体落实支部各项党建活动等,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将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发展党员考核环节的重要参考要素。发展党员工作是学生党支部的重点工作之一,组织力提升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党员发挥的效能性。对入党积极分子不仅仅是考察功能,还要充分发挥培养教育功能。通过建立党员先锋队,从支部层面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生党建活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真正从质量上考察入党积极分子,从源头上保证学生党员的政治性和先进性,真正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

4.载体

载体是组织力内向力的主体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以学生党员为组建基础,其内向力的输出以党支部运行为载体。载体运行的原则主要有四个基本方面:一是“政治首位原则”。党支部的运行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突出党的政治职能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具有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党支部;二是“知行合一原则”。依托主题党日活动等平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调研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创新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方式,力争将党建活动做到深入人心,真正起到提升党性觉悟的作用;三是“价值共创原则”。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在有效互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支部资源,让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共同创造的教育价值。四是“学科共建原则”。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引导学生将党建活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载体是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内向力提升的灵魂所在,学生党支部可通过基层党组织品牌示范点建设平台,确定支部的党建品牌特色,根据以上载体运行的原则构建支部特色的学生党建活动,盘活支部活动,增强学生党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让学生党员在党建活动中提高党性觉悟。

5.评价机制

切实做好党支部及其他党员的规范化管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要有评价机制,便于及时把握和调整组织运行的情况。对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而言,支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切实做好发展党员体系和支部制度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在外向力的价值引导下落实党的各项大政方针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对于在校大学生党员的党内考察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与发展的考查,支部要充分开展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运用党员民主评议机制,通过类似引入“党分”的形式,规定一学期必须修完规定的“党分”,引导学生党员线上线下学习理论知识、完成研究成果、参加志愿服务或党建活动积累“党分”。从质量上保证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建活动的顺利进行,从数量上要求学生党员要达到规定的“分数”。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内外向力的内在逻辑

1.内向力是外向力的力量源泉

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的先锋,坚定地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就要求学生党员“打铁还须自身硬”。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大学生党员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单位,学生党员通过党支部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党性修养,学生党支部的内向力必须在外向力的指引下不断摸索支部建设的创新路径,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开展“隐性”与“显性”建设相结合的学生党建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党员组织起来,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服务能力,迸发党支部强大的组织力量。

2.外向力是内向力的价值依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从高校学生党支部外向力的内容来看,外向力的最终目的从大的方面来看是坚持高校党委中心工作,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发展;从小的方面来看学生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树立榜样意识、服务意识。学生党员将为人民服务、为师生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党员职责,在服务过程中增强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为党和国家做贡献的内在决心。

3.学生党支部的内向力和外向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对全党而言,加强组织力建设必须着眼于更好地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激发全党与各级党组织的奋斗精神与创新发展,提升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更有效的方式、更高的能力与水平来有效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充分激发学生党员的奋斗和创新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先锋力量,练就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的本领。

猜你喜欢
外向学生党员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瑶山党支部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众人拾柴火焰高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