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娟
【摘 要】如今,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也需要不断改进,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新的教学要求,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为此,本文一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观点是“以人为本”,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此要求之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对原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进行积极的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有效教学原则分析
所谓“有效教学”,指的是在所有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且能达到预期教学成果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需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兴奋,从而促进对其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关注学生发展
首先,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主动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始终保持关爱与尊重的态度,并多从学生身上发掘新的优点,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公平、善意、多元化的原则,以此帮助学生们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累积信心,并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最后,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教师还需要摒弃功利心,并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始终保持耐心,使学生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
(二)强调教师成长
想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除了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还需要重视自身的成长与学习。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同时,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不是教学结果,教师要及时发现与诊断学生在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此加速教师的个人成长,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重视以学论教
所谓“以学论教”,就是指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根据,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就是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参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依然陈旧
虽然新课程改革使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出现了一些新的改变,但是在生物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依旧未能及时转变观念,也未能真正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意义,因此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以过去“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依旧没能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将提高学生的分数作为重点,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不重视。所以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依然将自己作为中心,只重视教学任务是否能按时完成,而不去考虑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来进行学习,很难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这种单方面的教学也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资源相对有限
虽然如今大多数的高中学校基本上都普及了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室,但是仍然缺乏一些实验器材,甚至一些学校即便设有实验室,却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只有需要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或者是临近考试时才会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除此之外,挂图、模型、动画等教学资源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今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了探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如果缺少必要的实验资源,或者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还是将理论教学、功利教学奉为宗旨,那么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否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是否真的会有效,都会是大大的疑问。但无论怎样,教学资源齐全应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原有的资源配置难以满足新教材的教学需求这种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教材中的“探究模型的构建”这一内容,这种现象同样可能影响到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主要是依赖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而如今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想要使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施,高中生物教师就不得不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需要专注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确保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
三、教学策略研究
由于在步入高中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接受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提前了解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只有以此為基础才能开展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之下,高中生物课程的开展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生物技能,还应当使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意义得到启发,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白生物学知识的意识,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研究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务必要满足知识与技能的提高、生物实践与方法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三大要求,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生本理念
想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确保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传统的师本教学理念逐渐改变为生本理念,从而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摒弃过去“唯成绩论”的功利教学观念,将生物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从过去的课堂主导者逐渐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及辅助者。基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与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为新时代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往往是被忽略的,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培养学生的兴趣则变得尤为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足够的兴趣与欲望投入到学习中,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探讨生物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并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比如,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故事和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故事作为情境创设的元素,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故事的相似点,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通过这种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习中,进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维
想要使学生更好地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就应当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专门设置一些精心巧妙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提高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更加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紧紧联系教学内容,不能因为追求有趣与巧妙而脱离生物课本知识,教师还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具体学习情况来设计,这样才能设计出集趣味性、启发性、知识性为一体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课本内容得到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以此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比如,教学“植物的激素调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来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与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并借此提出問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同时,也能使他们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可提升学生学习的体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加强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因此教学可以专门开展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探究式课堂学习,从而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来促进思维的成长、对知识的理解,并认识到一些基本的生物学科的研究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此举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比如,教学“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生物实验,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与研究来完成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借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除了能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还能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对生物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确保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在合作过程中,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等都有诸多裨益,能使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满足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五)复杂知识简单化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促进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已成为当前众多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众多的观点中,将生物课本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被认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通常在讲解一些复杂的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仅从其定义着手进行讲解,许多学生往往很难听懂,也难以正确理解,也就导致学生在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出现困难。而想要将复杂的生物知识简单化,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教师在生物学方面具备非常高的素养,这也对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极为发达的情况之下,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资料查找能力以及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将一些晦涩难懂的问题通过多媒体的展现形式更为通俗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做到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新课程背景之下达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落实生本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曲慧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读书文摘,2019(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