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方葳
摘 要:随着高校青年学子的思想观念和视野思路的愈发开阔活跃,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如人文素养欠缺、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修养缺乏、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在价值观形成发展初期的高校学生中表现得愈发显著,这说明当前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缺陷和漏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急需创造性地运用更具感染力的技能和载体来发挥实效,而艺术教育在挖掘思想政治理论内涵、拓展学生艺术视野、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提升审美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环境封闭、理论知识教条、思维模式固化的教学现状[1],也可弥补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化和娱乐化的倾向问题。
关键词:艺术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2-00-03
现如今社会多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青年学子的思想观念和视野思路也随之愈发开阔活跃,与此同时产生的诸多负面效应在价值观形成发展初期的高校学生中表现得也愈发明显,高校有些学生出现了盲目崇拜、美丑不分、价值观扭曲等现象,追根究底与当前高校青年学子的审美和艺术素养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说明当前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现了缺陷和漏洞,传统单向以“说教”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模式,已不符合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急需创造性地运用更具感染力的技能和载体来发挥实效,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对高校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开发、人格品质的建立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背景
教育部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2],且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3]。党和中央将美育和艺术教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为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夯实政策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和改进指明了新的教学思路。
当代高校学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前进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不单是要为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社会理想,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对于高校非艺术类学生来说,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其灵活多变的“启发式”教育模式对高校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师从理论的单一“传播”转变为多方“引导”[4],学生从知识的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参与”,从而逐渐消除师生间的界限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目标和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二、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艺术教育是传承宣扬民族文化、培养审美素养、提高创新精神、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形式上以“动”态灵活实践感受为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涉及内容和层面也随之不断丰富和拓展,囊括了道德、政治、思想、心理、法制等社会意识形态各个方面,在教学形式上以“静”态的传统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虽各有侧重,但在立德树人目标方面殊途同归,且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能够“动”“静”结合,互相借鉴、相互互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任务要随着社会发展形势不断迈上新台阶,教育教学手段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学科内容更要紧跟国内外政策形势,符合高校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并积极运用更易于学生接纳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良性互动,保证教学质量,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美感的浸润、情感的交融、心灵的撞击、激情的传递,是走心与暖心的教育[5]。”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环境封闭、理论知识教条、思维模式固化的教学现状,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导向渗透也可弥补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化和娱乐化的倾向问题,其丰富多样、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情景结合的艺术形式,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涵、路径及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形象生动“以情育人”的艺术教育元素的融入,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坚定高校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養成高尚的情操,传递优良品质,培养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以及帮助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三、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问题
(一)艺术教育育人功能发挥不到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培养学生智育方面下足了功夫,往往忽视了学生品德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由于艺术教育学科在非艺术类高校课程占比相对较少,多数艺术类课程仅为选修课,不是必修课,因此也很少被教师和学生所重视。而高校虽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列为必修科目,但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并未将其作为主课进行教学投入,实则沦为副课,专业课程才是主课的地位不可撼动,因此在教学倾向、教育经费、工作精力、师资配比、科研任务则更加倾向于专业科目,很大程度上抑制艺术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
(二)艺术素养较为薄弱
科班出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功底,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较与其他学科内容复杂空泛,涉及其他科目的知识理论较少,多数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缺乏创新精神,较少主动接触学科之外与艺术教育相关的内容,自身艺术素养本就有所欠缺,加之艺术教育学科在非艺术类高校不被重视,大多数高校也存在忽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艺术修养方面的培养问题,致使课堂内容仅停留于课本本身,在协调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很难将艺术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抽象无趣、形式陈旧单一、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久而久之高校学生便会对教师和学科产生“厌烦”“排斥”“抵触”心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自然而然也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还处于摸索阶段,学科本身缺乏系统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和学生暂时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来考核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实践成果。艺术教育的融入,除了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加入乐曲、书画、影视、戏剧等艺术元素外,还需结合一定的课外实践内容,如组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观看经典剧目演出、开展主题演讲、组织主题征文等活动,这就需要高校给予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而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采用传统单一的课内教学,教学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得到的实践经费支持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效果。
四、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策略
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二者课程内容的随意叠加,融入之后会产生哪些教学效果,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不懈的研究追问和敲打才能发掘其中的实践规律。高校应充分认识并积极探索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如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丰富校园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式教学模式、加强政策和经费保障[6],以及提升思政教师队伍艺术素养等方面为出发点做出有效提升。
(一)着眼艺术教育理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一是高校管理者需要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理念,紧扣时代高速发展需求,引导高校学生在时代发展进步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探索,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优秀综合型人才。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合习近平“情理兼修”观的人才要求[6],其运用以情感人、以美化人的“隐性”教学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授过于刻板僵化、抽象空泛的固有问题,同时采取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并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潜能,其多元化教育形式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二是高校应坚持人本思想,从教育理念、课程安排等方面细化艺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并将其列入学科教学目标评价体系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艺术活动开展参与、美感体验、知识获取、艺术表现、动态教学等情况进行多层次综合考评,同时协调好各行政部门、院系及学科间的关系,推进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确保艺术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过程中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依托艺术教育元素,丰富校园思想政治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坚持以艺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实践为核心,将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拓宽高校学生接触美、发掘美、体验美的视野与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找准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引导高校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一是在課堂上,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优秀电影电视、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作品进行鉴赏,运用“隐性”教育方式激发高校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人物事件、家国情怀和智慧哲理。二是在实践中,开展富有传统民族文化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美术摄影展、志愿者服务等校园主题艺术活动,为高校学生搭建自我展现和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平台,在师生互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体会其中的爱国精神、理想信念、人文情怀等知识底蕴,增强高校学生爱国热情、民族责任感、审美情操,激发其自强自立的精神,无形之中能够提高自身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责任担当等能力素质,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荣誉感。三是在校园内,可以在学校各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公共建筑区域,将励志人物、名人语录、校园文化、警示标语等结合艺术色彩和表现元素,以更加吸引学生眼球的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融入高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高校学生自我提升意识,让其在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熏陶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挥出入脑入心的效果,进而真正发挥艺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育人功效。
(三)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式教学模式
高校应重视网络教学的运用和管理力度,挖掘艺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协同育人机制[6],推进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容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衔接,利用校园官方网页、微信公众平台等推出艺术教育专栏,在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推送校园最新信息的同时,推荐富有正能量、高品质的影视作品或书刊音频,同时定期收集学生的观后心得,作为课外实践作业计入总成绩,以此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主题短视频作品创作征集评比活动,设立一定的激励奖励措施,用外在驱动力激发高校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打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教学管理方式的限制,拓宽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渠道多领域教学模式。
(四)加强政策和经费保障,提升思政教师队伍艺术素养
高校的政策保证和经费支持是确保艺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高校应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间融合营造良好的内在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团队间课程互动和研究合作,设立专项活动资金,助推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和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同时引进和吸纳高学历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优化和完善的思政教师队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作为高校学生艺术教育的主要力量和组织实施者,必须要提升个人艺术教育意识,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进别人前进的人。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师作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路明灯,应身体力行才能更好地言传身教,坚持终身学习思想理念,按照时代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知识框架结构,不断加强自身艺术素养和教学水平,运用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知识理论、优秀的审美修养、健康的品行人格来潜移默化影响和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和典范,并引导高校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地看问题,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品格、社会责任心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五、结语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着力点在于激发、唤醒和发掘学生成长成才的各方面优势和潜力,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当前教育创新发展理念,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的知识原理运用直观生动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1],引导学生在通俗易懂的艺术手段和丰富的艺术案例里进行思考,答疑解惑中感悟吸纳知识理论,促使学生在掌握相应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良好的艺术审美品味、正确的是非观念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原理落地生根,植入高校学生内心。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教育教学需求的必然趋势,高校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丹.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J].现代交际,2020(24):120-1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9-04-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刘延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推动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EB/OL].[2015-4-20].http://cpc.people.com.cn/n/2015/0420/c64094-26869888.html.
[4]雷文静.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育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9.
[5]郭声健,邓茜.让艺术教育回归“以美育人”本位[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90-97.
[6]陈梦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9.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