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腾超
【摘要】唢呐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它的音色高亢明亮,富有强烈的号召性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唢呐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是唢呐演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两部分对唢呐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进行分析阐述,进一步说明唢呐吹奏方法与技巧训练的重要性,让演奏者在演奏训练过程中正确掌握其基本的吹奏方法和演奏技巧。
【关键词】唢呐;吹奏方法;演奏;技巧;训练
在唢呐演奏中,如何更好地掌握其吹奏方法与演奏技巧,首先要正确地掌握唢呐吹奏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气息、手指、嘴和舌头的相互协调及运用,这两者缺一不可,是唢呐吹奏方法与演奏技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根据上述问题,下面主要论述唢呐吹奏方法与演奏技巧的训练方法。
一、唢呐吹奏的基本方法
吹奏唢呐有各种方法,比如,吐音、滑音、颤音、花舌音、循环换气(鼓腮换气法)等。学习唢呐首先应从持法、吹奏姿势等基本方法入手,才能发挥演奏者的技能,具体如下:
(一)唢呐的持法与吹奏姿势
1.唢呐的持法
唢呐发音孔共有八个,每个音孔都有特定的音高。吹奏唢呐时一定要用手指把音孔按满,如果音孔按不满,就会出现漏气、发音不准等情况。可见,这八个发音孔是相当重要的。唢呐发音孔分为上下两把,每把四个音孔。上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是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下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是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手指按孔时,不要按得太重,更不要按得太死板,一定要放松、自然,否则用力过度手指会感到僵硬,演奏久了上肢也会觉得酸累。手指也不能抬得太高,以免影响吹奏速度。
2.唢呐的吹奏姿势
唢呐的吹奏姿势有三种,即坐吹姿势、站吹姿势、走吹姿势。
(1)坐吹姿势
一般来说,在参加合奏或伴奏时,都要坐着吹,唢呐应与人体成80-85度角最为合适,太低了,喇叭口朝地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2)站吹姿势
唢呐独奏的时候一般都要站着吹,因为站着有利于演奏,表情可随乐曲的需要而变化,风度大方而自然,切不可做作。
(3)走吹姿势
在参加节日秧歌的伴奏时,唢呐就要行走着吹奏。这种姿势和上面区别不大,只是要注意保护好乐器,为防止别人碰坏乐器和要求吹奏出宏大的音量來,这就应将唢呐抬得稍高一点。
(二)呼吸、口型、手指与舌头的运用
对于唢呐的初学者,应先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例如,呼吸、口型、手指、舌头等方面的运用。初学者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通过无数次反复地实践,才能吹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
1.呼吸
唢呐演奏起来较为费气,音越高耗气量越大,一般不宜长时间无间歇地吹奏。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更好地为以后唢呐演奏技巧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唢呐的呼吸方法主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能使整个呼吸系统都积极参与活动,使得各自承担的负荷相应减少,疲乏度相应减轻,从而能获得相对较大的肺活量。因此,唢呐吹奏中采用这种呼吸方法是最合适的。
2.口型
唇部肌肉和面部肌肉是控制口型的两大主要力量。正确的口型应该是:双唇和口角自然后收,并略包牙尖(一般是下唇多包于上唇),含住哨片,成微笑状态。
3.手指
训练手指时,要让每个手指都能独立地活动,又能相互配合,能够准确、灵活地发挥手指的作用。吹奏时要保持手指的自然弯曲,使手腕、臂部及与之有关的肌肉组织处于松弛的状态。
开放音孔时,手指不能抬得过高。如果抬得太高,则会影响吹奏的速度;相反也不能抬得过低,过低则会影响发音的准确性。一般演奏速度较快、音符较短的乐曲时,手指应稍低;而演奏速度较慢、音符较长的乐曲,手指则可适当抬高。
手指按发音孔时要按满,不能出现有漏气的想象。否则,会导致发音不准,但也不要按得太死。手指抬起时,须迅速放松。
4.舌头
唢呐发音的产生源于舌头在口腔内不同的运动方式。发音的高低与舌在口腔内的位置有着直接的联系。如,吹奏低音时,舌头应适当地往下往后;吹奏高音时,舌头应适当地往上往前。
舌在口腔内的运动,是依靠舌体肌肉的收缩来进行的。当横肌收缩时,舌尖就会自然地往下并后移,舌体也会自动变厚缩小,从而口腔内的容积就会相应地增大;纵肌则具有与横肌相反的作用,它的收缩能使舌尖上提并前移,舌体会变得扁平而松软,从而口腔会变得相对较为收拢,因此,气息也会变得相对较为集中。
(三)唢呐的连奏与断奏
连奏与断奏是唢呐演奏中最基本的两种演奏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很难掌握的。因此,要想掌握好这两种演奏方法,必须下定功夫,勤学苦练。
连奏就是连音线内之间的音不能断开,要求一口气吹奏完,达到流畅的效果。连奏一般可分为三种:
1.二连音
即连音线内有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如:
2.三连音
即连音线内有三个不同音高的音。如:
3.多连音
即连音线内有四个以上不同音高的音。如:
所谓的断奏,就是音与音之间要断开演奏,不粘连。如果出现有连音线内的跳音断奏,则将这些音在跳音的基础上断得稍微连贯些。
二、唢呐技巧的训练方法
(一)手指技巧练习
吹唢呐在民间称为“手上功夫”,这说明手指的运用是决定唢呐吹奏水平及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
1.倚音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个小音符叫做倚音。如,吹奏音时,就吹成了。
2.指颤音
运用指颤音时,手指不可抬得太高,要自然放松,否则会影响手指颤动的速度。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指颤音:
(1)二度指颤音
在吹奏本音时,与上方相邻的音之间来回不断的反复。如,吹奏音时,就吹成了。
(2)三度指颤音
一般在吹奏本音时候,与上方相隔一孔的音之间来回不断反复。一般是上方小三度音孔上的颤动。如,吹奏时,就吹成了。其中的“1”和“2”音,就需要用打音来演奏。
3.指滑音
(1)上滑音
由低音滑向高音,符号为“”,其演奏方法是手指由低音按顺序向上方音依次抬起。如:
(2)下滑音
由高音滑向低音,符号为“”,其演奏方法是手指由高音按顺序地向下方音依次按下。如:
(二)气息技巧练习
唢呐是双簧管乐器,它是用嘴巴包住扁圆形的哨子,然后运用气息使哨子振动发音。气息有很多技巧,都是靠气息的运用来完成的。下面介绍唢呐中常见的气息技巧,具体如下:
1.循环换气——鼓腮换气法
要使乐音连绵不断地持续下去,吹奏者必须把气流源源不断地吹到哨口内,但由于人的肺活量是有限的,要用这少量的气使乐音持续很长的时间,一定要在吹奏的同时把气吸入肺内,在人的生理习惯上呼与吸是对立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口腔中想办法。而运用鼓腮换气法能使口腔内储存大量的气息。正因为唢呐是靠气息使哨子振动发音的,也就是说,只要有气基本上就可以吹响。所以,当你鼓腮之后口型外表虽已变化,但并不影响嘴里(口腔內)的吹奏形态。
在运用这一技巧时,概括起来应注意一下几点:
①吸气的动作要迅速。
②第二口气接上去时,一定要连贯均匀,不可时多时少,时缓时急。
③在换气的过程中,小腹要始终保持控制状态,以免失去控制。
④身体要平稳,不可上下前后倒斜抖动。
以前,老艺人常用鼓腮换气法来吹奏升堂《吹鼓》调,效果很好。如,汉乐《吹鼓》:
2.气滑音
滑音是唢呐吹奏中较为常用的技巧,它和弦乐器上的抹音相类似,因此也称上滑为“上抹”,下滑为“下压”。其实就是由此音至彼音的一种或上或下的滑进。
气滑音就是气息在滑音吹奏中的作用。气滑音的吹奏方法是:手指由上边的冠音依次按闭到所需音的音孔,双唇的力度和用气随之逐渐减少,气滑音就吹奏出来了。
气滑音吹奏的基本要求是:吹奏滑音时手指的动作要迅速,防止出现音阶级进的痕迹,要保持连贯和圆滑。滑音在合奏中,不可乱加,否则会起到破坏作用,应按乐曲的需要而定。
(三)用舌技巧练习
双手与嘴的相互配合是完成唢呐演奏过程的重要因素,舌头的技巧广泛地被运用于北方风格的演奏中。北方民间的老艺人创造了很多高难度复杂的演奏技巧,如,颤音、吐音、滑音、花舌音、萧音、循环换气(鼓腮换气法)等,还有人声歌唱(俗称咔腔)、模仿鸡啼鸟鸣等特殊技巧,从而大大地发展和提高了唢呐的表现力。唢呐的演奏全靠气息、手指、嘴和舌头来表现,只有它们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才能发挥唢呐的演奏技巧,从而获得优美、动听的音乐。
我们在吹奏唢呐时,常用连奏和断奏这两种基本方法,而解决断奏最好的方法就是吐音,吐音是舌头技巧的精妙之处。
1.单吐音
演奏单吐的方法是:在保持正常的口型下,舌尖顶住哨口,当气流外冲时舌头迅速往回收,从而发出“吐吐吐吐”字音的动作。演奏单吐时,发音要短促而有力,不但要求发音要饱满浑厚,而且吐音也要灵巧、清脆。开始时可以先放慢速度进行练习,等到舌的“吐”音动作熟练之后再加快速度。
如《欢庆》:
2.双吐音
双吐的第一个动作和单吐相同,发吐“吐”字音后,舌尖收回,随即舌根发出一个“苦”字音来,两个连起来“”舌作“吐苦吐苦”的动作。
练习双吐要求舌头与手指要配合一致,发音要清晰、短促、富有颗粒性。
如《大起板》:
3.三吐音
在掌握了双吐的基础上,三吐就更加容易掌握了。连续两次单吐,后面加上一库音,形成了“吐吐苦”的音型。
如汉乐《摘樱桃》:
4.花舌音
花舌音是唢呐演奏中特殊的一种技巧,它类似二胡的抖弓,弹拨乐器的滚奏,是东北唢呐常用的技法之一。花舌音又称为“嘟噜音”或“卷舌音”。
花舌音具有生动、明快的特点。用得恰当,会增加乐曲的情趣和色彩,用得过多过猛,反而会破坏音乐艺术的形象。花舌音用符号表示为“☆”,符号后面的“”,表示花舌音持续至曲线的末尾。
如《庆胜利》最后乐曲:
三、结语
以上观点,主要阐述了唢呐吹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的训练,以及结合谱例来说明唢呐的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方法。只有认真明确地了解,才能让演奏者在演奏唢呐时更加容易掌握唢呐的演奏技巧,才能将唢呐嘹亮高亢的声音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更好地表现出乐曲的情感,让欣赏者能真正体会音乐,从而受到感动,达到演奏音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文郁.唢呐手泥叔[J].北方音乐,2006(3).
[2]张志可.民间唢呐曲创作的文化内涵初探[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1).
[3]张放.唢呐曲的文化内涵[J].中国音乐,1997(1).
[4]徐国辉.试论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4).
[5]陈家齐.唢呐吹奏的呼吸方法[J].乐器,2001(2).
[6]隋景山.安徽民间唢呐流派及演奏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
[7]杨积山.谈赵春亭唢呐艺术特色[J].中国音乐,1985(2).
[8]张富森.唢呐基础演奏法[M].金盾出版社,2006.
[9]石海滨.唢呐必学教程[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10]刘勇.中国唢呐艺术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梁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