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以数据为基础、网络为载体、技术为支撑、智能化为方向,加快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转型,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对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和价值链进行系统性再造,对推动江苏制造业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支撑江苏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字化赋能是顺应时代要求、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选择。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算力时代”,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数字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数字化赋能被发达国家普遍视为“再工业化”的战略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列为重要篇章并进行了系统部署。《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数字技术创新高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具有未来引领力的数字社会建设高地、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数字开放合作高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数字化赋能是突破发展瓶颈、激发动能转换的关键变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制造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效益、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数字化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鲜明特征,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加速各类市场主体融合、实现跨界迭代发展。牛津经济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数字化技术每投入1美元,将撬动GDP增加20美元,是非数字化技术投入平均回报率的6.7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同比保持9.7%的高位增长,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27%提升至38.6%。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1.2%。从江苏情况看,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超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数字化赋能已成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
数字化赋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路超越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江苏是全国制造业规模最大、产业门类最全、产业链配套能力最强、产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31个制造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制造业规模占全国的1/8,制造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接近35%。江苏肩负着在全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机遇,实现制造业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从产业链层面看,尚未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一是缺乏数字生态“领军型”企业。专业能力强、运营模式好、带动作用大的数字技术领域“领军型”平台型企业,是构建数字产业生态链的重要力量。江苏拥有超过6700家ICT企业,16家企业入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但“有高原无高峰”问题明显,缺少像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生态整合型龙头企业。二是“领跑型”核心技术供给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目前,江苏在传感器、高端芯片、控制器等核心元器件,设计开发工具、仿真测试工具、制造执行系统等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等网络应用的核心共性技术等方面,缺“核”少“芯”问题突出。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设计业、晶圆制造业与封测业规模的合理比例约为3∶4∶3,但目前江苏利润率较低的封测业占比达67%,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尚无企业进入全国前十强,且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此外,全省制造业企业80%的工业研发设计软件、60%的生产控制软件、60%的工业机器人严重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苏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三是上下游融通发展水平较低。目前,全省共建成86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双跨级、行业级、区域级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但资源社会化开放程度和跨地区共享联动程度不高,产业链之间业务协同不够。如江苏斯诺(第三方)建成的行业级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90%以上的应用仅供诺得物流一家企业使用;大全集团作为智能电气行业的龙头企业已建立智慧工业云服务平台,客户运维成本降低28%,但未能带动本地100余家同行业企业联动转型,无法形成协同倍增效应和行业共振效应。
从企业层面看,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突出问题。一是“不想转”。一些企业往往受现实利益的掣肘,习惯于沿袭过去拼资源、拼投入、拼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数字化赋能主观意愿不强。同时,由于数字化基础薄弱,超过55%的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全生命周期工业数据链,数据化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数据孤岛”现象明显,数字化赋能难度大。截至2020年,全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比例仅为4%。二是“不敢转”。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的复杂系统工程。企业普遍反映,制造业重资产模式导致数字化改造投资巨大、转型成本偏高,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据统计,全省仅有14%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超过年销售额的5%,近70%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低于年销售额的3%(其中42%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低于年销售额的1%)。三是“不会转”。目前,数字化赋能已成为企业共识,但普遍存在“有资金无路径、有设备无人才”现象。一方面,由于制造业产业链长、业务复杂,导致缺乏可推广、可复制的数字化赋能通用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专业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制造业大面积数字化转型需求,特别是集成电路及软件产业人才缺口较大。
从政策层面看,保障支撑政策体系不够健全。一是法规政策尚不完善。工业数据是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一旦泄露就会威胁企业安全、城市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不少企业反映,工业数据安全方面的法规政策适应性效率低,跟不上数字化发展步伐。二是统计监测体系不够健全。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明确了数字经济核算的标准、口径和范围,数字化赋能制造业带来的效率改善、效益提升将全面渗透于企业生产过程并与企业其他要素投入具有协同效应,但对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贡献度的评价边界仍不明晰,缺乏统一的采集统计口径。三是区域产业联动不充分。全省16个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已基本实现设区市全覆盖,但全省数字化赋能水平地区间差异明显。从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来看,总体呈现出“南高北低”态势。2020年,苏南地区平均发展指数为63.4,苏中地区平均发展指数为59.9,苏北地区平均发展指数为59.5,缺乏推动区域协同联动的体制机制。
突出顶层设计,培育数字化赋能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是数字化赋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土壤。要加强形势研判、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塑造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的良好产业生态。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建议出台全省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等相关规划,聚焦“产业数字化、数据资源、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生态”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重点围绕16个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推动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南京、苏州、无锡等创建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城市,鼓励各地加快数字经济特色布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建议制定出台《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支持政策。统筹工业与信息化、科技等专项资金,积极对接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业转型升级等产业基金,加大对数字新基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撑,用足用好高端软件和集成电路、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和金融服务政策,对符合国家和省数字经济产业政策的项目和企业给予融资支持。加快人才引培,依托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创新数字人才引进政策、管理方式和分配激励机制,加快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旗舰团队;充分发挥江苏科教资源富集、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推进数字经济学科和专业建设,创新本土数字化人才培育模式。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推动数字化赋能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以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为示范引领,以数字化赋能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为核心支撑,统筹科研院所、创新孵化载体、金融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网络建设服务商、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产、学、研、用、服”集成服务。依托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博览会等国际性平台,鼓励优秀平台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总结推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江苏路径,营造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良好环境。四是实施审慎监管。细化数字经济统计指标,加快建立监测方法和评价体系,定量精准测算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规模,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分析与引导。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多级联动的工业基础大数据库和原材料、装备、电子信息等工业数据库,打造分类科学、分级准确、管理有序的数据治理体系。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化赋能根基。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引领效应,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为数字化赋能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网络提速提质,实施“宽带江苏”“无线江苏”“高清江苏”工程,全面构建高速、移动、泛在、智能、安全的通信基础设施;积极布局量子保密通信、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面向未来的先进算力基础设施,在未来数字化发展中占得先机。二是推进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云计算算力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大工程,支持做大做强国家级大数据中心,建设覆盖全省的高质量外部公共网络,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及其推广应用。三是加快基础设施融合。以高效协同为目标,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徐工信息汉云、苏州紫光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支持南京、苏州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体验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聚焦自主可控,提高数字化赋能水平。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完整产业链。一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江苏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在通用微系统芯片、智能制造系统与装备、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实现引领性、原创性重大突破;以集成电路、云计算与大数据、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数字化发展重大需求为牵引,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运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对“卡脖子”技术进行产业化突破,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遴选和培育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独角兽”“瞪羚企业”,深化产才合作、产融合作,培育一批掌握全产业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二是做大做强重点软件产业。全面推进工业软件、安全软件、行业通用软件的产业化进程和规模化应用,培育工业软件创新中心,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推动南京、苏州、无锡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支持无锡打造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打造全国顶尖的工业软件集聚高地和全球知名的物联网融合应用高地。三是牢牢守住信息安全底线。建立数据安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地方法规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级分类风险防控制度,培育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星级防护企业,强化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加快建设省级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和重点企业工业信息安全监测平台,强化感知共享、预警发布和应急服务;支持自主可控的龙头企业研发网络安全产品,加快核心软件国产化替代,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推动融合发展,提升数字化赋能能级。充分发挥江苏实体经济发达、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是升级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诊断、软硬对接服务,开展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链上云”为核心的数字化改造;大力推广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模式,打造具有行业、区域重要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智能车间(工厂)。二是重点培育创新企业矩阵。全力“培大树”,针对“链主”企业实施“百企引航”行动,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加强跨界融合,使其加速向平台化、服务化、生态化转型;注重“引新树”,针对存量企业实施“千企升级”智能培育行动,支持企业深耕细分领域、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育小树”,针对初创型企业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聚焦中小微企业需求制定和推广可靠性高、低成本、易维护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三是加快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加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和重点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推进软件业与高技术船舶、特高压设备、先进碳材料等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搭建产业联盟、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一批关联度高、协同性强的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融合及资源共享,增强重点领域数字产业的发展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