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Yuki(莎拉劳伦斯学院)
说到行为艺术,你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是什么?反叛?大胆?危险?
我目前就读于美国纽约的莎拉劳伦斯学院,刚开学时,我一心想选博客制作课。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谁不想跟着曾在4A级广告公司担任行政高管的教授学知识,为自己的简历增添靓丽的一笔。为了抢到这门只剩4个名额的课,我可煞费了一番苦心,我们学校的选课规则是这样的:每学期学生有三次选课机会,系统会直接将你所选择的三门课中从易至难进行分配,为了确保顺利抢上博客制作课,我不惜将第二、第三选课机会都选择了名额比这门课更少的课程。这样一来,这门只有4个名额的课反倒成了我所有选择中“中奖”率最高的课程。但看到调剂结果的一瞬间,我震惊了,三次选择竟全部落空,我连与自己专业有点沾边的传媒史都没选到,被调剂到行为艺术课。
开学不到两天,我患上了流感与季节性过敏。那段阴雨连绵的日子,“涕泗横流”的我日日蜷缩在昏暗的宿舍角落,看着Zoom(一款多人云视频会议软件)课堂中常常卡死的屏幕与那难得通畅时传出的魔性笑声,我甚至有了退课的想法:“等流感好了,就去换课!”
一周后,我的流感痊愈了。再次来到行为艺术课,心里已经抱定要换课的想法,临近课程结尾时,教授展示了一张令我印象深刻的“graphic notation for scores”(乐谱的图像标记)。它是一圈由五线谱与音符组成的圆环,除了跳跃的音符,还伴随着多变的行星轨迹和法语标识。教授展示的第二组图像标记,与我之前在高中乐团中看到的严谨标识不同,这一簇簇演奏指示与手绘线条纵横交错,有的像鸟类翅膀上飞落的羽毛,还有些像船只掠过时掀起的浪花,也有些如同捉摸不定的秋风......那一刻,我几乎忘了自己还置身于行为艺术课堂中,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如果是我,该如何演绎如此绚烂自由的乐章?
当晚,与友人聊起在行为艺术课上的见闻,我心中仍然夹杂着因实用主义而导致的犹疑:“不可否认,这门课有些地方蛮有趣的,但我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友人的回答令我醒悟:“如果你想为社会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不妨换个开放的心态去体悟。
再次回到课堂,同学们五彩缤纷的多元性与创造力给我启发。我逐渐抛弃了成见,大胆在课堂上实现心中真实有趣的创意。
很快,就来到了我的第一次“社交道具”展示。我选择第一个登场。如儿时第一次穿着礼服裙忐忑而骄傲地走上舞台般,我拿起麦克风缓缓开口:“各位道具,你们好。” 是的,我寻找的道具并非实体物品,而是台下鲜活的人。我请他们围成了一圈,写出想对未来的自己说出的话,再彼此交换纸条,用接龙的方式讲述他人的故事。
一开始,大家的语句都稍有重复,随着不断深入地交流与分享,语句奇迹般开始交叠升华了。“我希望成为一名心血管医生。”“我希望成为真正对世界有帮助的人。”“固然道阻且长,但更该令生命绽放其本色。”“可以遗憾,但不后悔自身的选择。” 这些语句,虽然来自于不同的书写者与阅读者,但在这特定的时空流动交织,成为我们共同的愿望。
与我的“社牛”展出相比,班上一位“社恐”的演示也十分有趣。小C是位身材娇小的姑娘,与我脚步铿锵看似胸有成竹的姿态不同,她像一只初涉世界的小猫,悄无声息溜到了台上,谨慎地环视着陌生观众,然后从包中拿出了一个打气筒开始给气球打气。打了一会儿,当我们认为她要给气球打结时,她却缓缓走下台站到了我们面前,继续打气。整间教室的气氛立刻如烧开了锅的水那样不安躁动,仿佛下一秒气球就突然迸裂,有些同学甚至条件反射地捂上了耳朵。
小C时而急促地挑战着气球弹性的极限,时而缓缓将气放掉一半。我的心跳随着气球大小变化忽快忽慢,若此刻我那位“心血管医生”同学在场,她大概能诊断我有可能窦性心律不齐。就在我们面前缓缓走了一圈后,小C出其不意地将气球发射了出去。我们那悬了的心,也如这颗气球,一边在空中打着转一边放着气,最后缓缓地、无声地着陆。同样是针对社交主题,我体现了集体中的趋势共性,小C则展示了自己初识他人时的紧张情绪和过后的释然。
创造力从不是凭空想象,它是从革新视角出发的思考,是看似不相关思想与事物在不经意间的碰撞、交融后诞生的新生命。
另一次让我记忆犹新的展出来自与我同班的另一位中国女生。那天她束起自己柔顺的黑长直,换上了一头亮红色如同刺猬般的假发。女孩清秀高冷的外表和张牙舞爪的假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你该不会是cos杀马特吧?”我笑着问。她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全然不顾满屋的哄堂爆笑,打开了自己的PPT。一边介绍“杀马特”的来源、发展、现状,一边朗诵写给留守青年的直击心灵的诗歌。我们恍然大悟,所谓的“杀马特”青年不过是一群与我们一样,渴望在阳光下被拥抱、关爱的孩子。那一刻,我意识到教育的差异、困顿的环境,或许能影响人的审美,但绝关不住一个人对美好热烈殷切的渴望。只要敞开心扉,放下偏见,人类的悲欢终是相通。
“杀马特”女孩的独特角度启发了我最近一次的半命题表演——按照你想成为的物件讲述自己的生命历程。再三思忖后,我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成为一个澡堂中的脚垫,讲述在与他人共情交互中的困惑与觉醒。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块紧贴地面的脚垫,缓缓地蠕动至台前,讲述着自己作为高敏感人的成长之路。一块天性柔软的垫子不断接触各色“脚”种,从对抗排斥,浸染沉沦,再到逐渐接纳它们多元深刻的情感印记。在澡堂热水的沐浴冲洗下,在与各种各样的接触中,“我”变得更加开放澄澈,理解包容。
行为艺术课上大胆的创意实验让我对挂在广告人嘴边的创造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大胆也好,反叛也罢,不过是多元创造过程的其中一种展现形式。创造力从不是凭空想象,它是从革新视角出发的思考,是看似不相关思想与事物在不经意间的碰撞、交融后诞生的新生命。这难道不是比实用技能更为珍贵的礼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