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卫华
记者从1月12日召开的广西海事2022年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1年广西海事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履职尽责全过程,推动党中央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广西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雪松介绍,2021年广西海事服务发展取得3个方面的突出成效。一是协同共治持续深化。推动自治区和12个地市人民政府建立水上交通安全协调机制,牵头组织召开全区交通安全会议,牵头开展全区水上交通安全督查和水上交通安全考核,推动自治区层面出台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一意见三方案”,进一步明确水上交通安全职责划分,水上交通管理职责更加明晰。推动辖区7个泊位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助力北部湾港迈进全国十大港口行列。做好重点水域、航道保通保畅工作,助力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箱、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突破1.52亿吨。全年共保障辖区船舶安全进出港263万艘次,货物吞吐量6.28亿吨,旅客水上安全出行466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加19%、8.93%、52.48%。
二是动态管控效能大幅提升。全面推广智慧海事监管平台应用,初步建立远程监控与综合执法运行机制,水上管控和执法效能大幅提升。加强电子巡航与现场巡航融合联动,现场巡航占比明显减少,电子巡航明显增多,“减时增效,减量提质”成效初步显现。全年累计巡航14.3万海里、2万小时、5552次,出动1.37万人次,同比分别减少46%、36%、30%、34%,查处违法行为同比增长47%。未发生较大及以上水上交通事故,辖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三是应急处置水平稳步提升。推动自治区政府出台加强海上搜救工作系列文件,规范海上搜救议事协调机构实体化运行。自治区领导作为全国省级海上搜救机构唯一发言代表,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海上交通安全法宣贯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推动海上搜救工作纳入地级市绩效考核,实现搜救奖励“一年一评”、搜救补偿“一次一补”。成功推动海上搜救能力建设纳入自治区“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部分市级港口建设总体规划。成功处置钦州“1·4”“奥马”轮与“海洋宝贝”轮碰撞、北海渔业排筏侧翻、河池宜州“4·24”电站液压油泄漏等险情,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肯定。一年来,共成功救助遇险船舶121艘次、遇险人员1337人,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6.53%。
广西海事加强电子巡航与现场巡航融合联动。
展望2022年工作,李雪松提出必须坚持党对广西海事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抓基层、强队伍、重业务、转作风、促发展”的工作导向,勇担当、善作为、求实效,聚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海事强局,奋力开启广西海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聚焦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发展大局,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推进海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意见,谋划推进广西海事服务措施,支持服务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加强区域海事协同合作,推进北部湾海事监管服务一体化,助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持续优化航运营商环境,研究建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海事信用体系。加强与船闸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有效疏导船舶滞航,全力保障大藤峡、长洲水利枢纽和钦州港东航道等重点水域、航段的安全畅通。全力保障粮食、能源等重要民生物资的运输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