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京日 金善姬
摘 要: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一环。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素材颇多,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有利于有序推进历史学专业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学专业教师应明确自身使命与职责,深入挖掘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平台交流等方面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新文科;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大学生;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3-0092-04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1]。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塑造离不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在山东发布,为中国特色新文科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2]。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学专业的课程建设面临着新挑战,也给历史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机遇。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一)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元素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3]。因此,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其爱国主义情怀尤为重要。过去,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人生智慧、道德风范、爱国精神值得每一位青年学子学习借鉴。为此,历史学专业教师应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讲授誓死抗日的杨靖宇、坚贞不屈的刘胡兰、保家卫国的杨根思、艰辛归国的钱学森等英雄模范历史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了解红色革命文化,感知“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元素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文化追求。无论是历史悠久的中国瓷器,还是别具匠心的民族服饰,抑或是巧夺天工的古代建筑,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励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都已步入全球化,世界的紧密相连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大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学生能够以全球化视野认识历史,教师应在历史课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世界历史文化,使其懂得东西方文化皆产生于不断交流与碰撞过程,应以更开放的心态理解与尊重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为此,教师需要从历史与思政相融合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认真落实,通过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史实,让学生了解“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深层内涵,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当代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凝结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历史学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交流,引导学生从辩论反思中汲取教训,学会做人做事,坚持正确人生导向,从而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其辩证发展地看待世界的能力[5]。这为高校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意义
(一)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品德心理结构,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教育方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要始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的全过程[6]。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关心国家命运,从多维视角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目标,坚定向好發展。在历史长河中,正能量的“中国精神”有很多,但教师也要适当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反面“教材”,通过采取对比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懂得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绝对不能做,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应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但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会被负面信息挟持,在政治观念、道德观念以及人生观念等方面出现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责任感缺乏、信念缺失、对前途迷惘、崇尚腐败精神等。历史学专业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开展新文科“课堂信息化革命”、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辟第二课堂,以讲历史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也要告诫学生在不断学习、实践过程中总结,提高思想境界。
(三)提升学生素质的必要条件
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大中小幼学校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更要达到育人与育才的辩证统一。假设一个大学生不熟悉国史与国情,就无法认清当前社会现状,也不会明白努力学习的深层意义。在高校历史学专业中抓牢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激励学生形成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优秀品格,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水平与思想道德标准的共同提升。教师应善于利用丰富的大数据资源,与其他学科交叉交融,通过开设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资源精品化,让优质资源不受区域限制,不受学科限制,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推动高校历史学专业内涵式发展。
三、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是高校历史学专业育人的重要载体。为保障历史学课程建设的有序进行,真正发挥思政教育价值,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应摒弃不合时宜的教学观念,善于以新文科为导向,构建层次分明、交叉交融的课程体系。其一,除核心课程外增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修读各类课程,让学生看到彼时的兴衰荣辱,以史为鉴,从中吸取历史教训。悠久的历史衍生灿烂的文化,“牢记历史,展望未来”正是历史课程的意义。其二,建立协同交叉融合机制。高校可邀请校内外思政教师举办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研讨会,通过协作探究课程大纲设置并深入挖掘历史课程的思政元素,突破传统思政教育的瓶颈,达到“立德树人”目标。其三,发挥学校的导向作用。教务处可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或示范课堂等活动,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培育“有爱国之心、有高尚品格、有科学理论,有人生追求”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
(二)创新课堂教学,推动课程思政教育
在新文科视域下,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根据课程需要适当选择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等多样教学方法,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高效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历史学专业课堂教学可通过四种方式有效开展课程思政。一是历史与现实比较法。教师可在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古今政治现象进行梳理比较,以史为鉴,让学生真正收获有温度、有价值的历史知识。二是大数据利用法。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就是教育现代化。教师可积极借助大数据资源组织学生对特定论题进行多方位研究,拓宽学生视野,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三是教师引导发现法。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空间,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明白是非曲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是跨学科解读史事法。历史包罗万象,地理、政治、音乐、文学等都与历史学科存在紧密关系。教师应通过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取各学科所长,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三)丰富实践活动,拓展课程思政渠道
在新文科视域下,为满足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需求,除了基础理论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外,还有很多内容需要依靠实践活动来完成。这就意味着高校历史学课程思政建设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思政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与历史学相关的历史遗迹、博物馆以及纪念馆参观,通过实践教学培养综合素养。较课堂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铸魂育人的有序开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实践形式,一方面,可组织学生开展实地参观、踏查,通过与实物资料面对面的接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征文,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四)利用交流平台,丰富课程思政形式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新文科视域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满足课程思政的要求,需要有效借助网络平台等新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使学生易学、活学、乐学,推动网络资源有效助力课程思政取得实效。其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历史资料,拓宽除课堂与学校外的其他知识获取渠道。其二,教师可通过建立学习通、微信群等交流平台,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适时开展跨学科跨专业交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三,教师可利用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思政教育,融入其他学科的相关思政要素,获得铸魂育人的最佳成效。
(五)明确课程目标的价值引领,渗透课程思政理念
为了使历史教学能够和课程思政相互融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明确课程目标的价值,全面渗透思政理念,从而使历史教学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主要归宿和落脚点,在实践层次中需要精心完善课程设计模式,以此提高课程教育的效能,落实更加科学而完善的课程目标,以此为后续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在新文科建设中,其课程形态呈现出交叉融合的特点,这给实际历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制订层次性的课程总目标,搭建不同门类课程的具体方案,以此实现历史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关联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历史教学的重要脉络,理清新文科体系的边界和内在关系,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实现新文科理念的全面渗透,把握新文科理念课程思政之间的同行要点。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要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选择,以此为后续教育工作顺利实施提供重要基础。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增强育人目标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班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整合不同的教育内容,加强课程建设,通过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融合不同的历史知识,从而使思政教育能够打破以往学科中的束缚之处,为实际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效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在课程内容思政渗透方面,教师要在课程教育中深入挖掘历史教学背后的思政元素,以提高思政内容的生动性为主,把握最为鲜活的事件,引入當代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完成不同时期历史事件的相互对比,认清我国发展的脉络,以此实现思政内容的科学渗透。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中所存在的重要思政理念,将其巧妙融入课程建设中,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地实施。
(六)动态情景建立,推动课程的协同发展
历史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较为丰富,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进行历史教学时,相关教师要通过建立动态化情境,不断引发学生进行问题的深入性思考,从而在学生脑海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此提高课程教育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条件和基础内容完成课程教育的目标,根据新文科教育和学校发展新要求,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各个知识之间的边界,充分体现出历史学科本身的跨学科特征和整合性特点,以此为后续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教育中,教师要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纲要做好对课程内容的科学划分,并且整合当前的课程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思政教育模式,以此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为在历史课中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连通,教师可将历史和语文知识相互的连接,不断提高知识的针对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各个学科之间的分类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内容的渗透以及教育,不断深化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认识及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历史课程价值共识,实现教育理念的科学协同,通过动态化情境为学生学习思政知识提供重要基础。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制订相对应的课程评价环节,及时发现在历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之后,再根据学生所反馈的信息,不断优化和创新当前的课程教育模式,从而使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高。在课程协同发展时,教师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将不同数据进行相互整合,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实际教学的实效性,深化高校思政课程的实施深度。
四、结语
高校历史学课程内容蕴藏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的民族情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新文科视域下,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历史教学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积极秉持史论结合与寓论于史的原则,立足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实现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的高度融合,让新时代大学生真正能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6]。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 (2020-05-28).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 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文科建设宣言[EB/OL]. (2020-11-03).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 1/t20201103_498067.html.
[3]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
[4]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6.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 (2021-07-12). http://www.gov.cn/xinwen/ 2021-07/12/content_5624392.htm.
[6] 郑京日.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历史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探究[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05):83-89.
(责任编辑:莫唯然)
基金项目:2021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GJX2021C8);2020年度延边大学思政专项课题“民族地区高校学习困难学生帮扶与教育引导研究”(课题编号:2020XSZ21)。
作者简介:郑京日(1979 —),男,博士,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与国别史、东亚历史教育比较教学;金善姬(1984 —),女,硕士,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