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之艺术演绎

2022-02-20 02:24杨华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9期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小学语文课堂个性化

杨华丽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学生的发展,对于校内的学习、校外的培训,都有了更加明确、更加规范化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扛起“减负增效”的重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语文课堂不能没有艺术,否则学生上课的兴趣就会减半,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是对课堂艺术重要性的强调。课堂艺术的恰当运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走进语文,融入语文,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个性化;艺术演绎

我校的学生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因成长环境、民俗民风不同,学生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比如,学生在交流情感时不能绘声绘色地描述,或者是学生虽有交流,但语言表达苍白单调,缺乏个性。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双减”政策后,课内能否真正实现高效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以前,我们的课堂都强调预设,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高涨,从而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基于此现状,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课堂导入的艺术

有艺术导入的语文课堂可以引领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堂最佳状态,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利用多媒体导入

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利用音律陶冶情趣,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如,在教《天堂的鸟》一文时,上课铃一响,一阵阵清脆的鸟叫声立即将学生带到鸟的世界。让学生产生悬念:为什么会有鸟叫声?这是什么地方?那里的环境怎样?有人在那里生活吗?学生会跟随那清脆的鸟叫声进入课堂。几乎每一节语文课堂教学都可以借助音乐或视频发挥其辅助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课本的插图导入

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很快能找到这堂课的学习重点。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时,首先利用课文的插图来导入,引导学生观看插图中的画面,把有形、有色的画面在脑海中转化成文字,看看作者如何描写燕子的外形、燕子飞行的姿态、燕子休憩时的静态美。这样,学生学习和探究课文的欲望会充分地调动起来。

3.设计表演、谜语、趣味横生的小故事导入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小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如《风娃娃》可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课题是什么?”“风娃娃”“谁能演一演风”,学生兴趣十足,导入新课顺其自然。教师也可以请学生猜谜语:看不见来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打一自然现象)。猜出来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来看看风娃娃做了一些什么事。若导入时就把学生紧紧吸引住,他们就会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就会格外留心相关的知识点。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来设置问题并向学生提问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提问的技巧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课堂提问的精心创设,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艺术演绎。

1.有艺术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心理

在课堂上抛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笔者先提出问题“爸爸要带我们去哪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抢着回答。笔者接着问:“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这里爸爸在沉思什么?”“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都在挠脑袋,百思不得其解。笔者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找答案。笔者在旁边提醒,爸爸的工作在哪里?我们看到窗外有大树小树,大树指谁,小树又指谁。学生茅塞顿开,都爭先恐后地发表意见,气氛十分热烈。讨论之后,教师揭示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能完全理解透彻,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深奥难懂的文章也变得容易理解。

2.有艺术的提问能挖掘学生无穷的想象力

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材的重难点,问在关键之处。如,在教《桥》一课时,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课前先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如,从电视上看到的,从别人那里听说的,自己看到的……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进行分享。课前“热身”,使文本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上课的时候,笔者播放消防员、解放军救人的画面,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释放自己的情感,然后再开始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体会人物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最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陪同那位老太太一起去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你会在坟前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在课前已经收集了好人好事的例子,在想象的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有的学生说:“老汉,我很佩服您,到最后我知道小伙子竟然是您儿子的时候,我的眼泪禁不住地流下来,您是一位不殉私情、舍己为人的村支书记。”有的学生说:“老汉,洪水吞没了您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您这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我要向您学习,长大以后我要做一名警察,为人民服务。”学生大胆想象,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发挥了想象力。

3.有艺术的提问能开发学生的思维

人的思维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会促使人的思维更加灵活,又能促进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中愉快地学习。例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有没有什么不同?”“题目有双引号?”学生了解双引号一般用在对话当中。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感悟核心素养:正确理解“爱”。如此一来,让学生明白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赞扬有批评,也让学生体会到标点符号的应用。

三、课堂对话的艺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

1.语言训练。课堂上,教师以“新奇的事物”“精简的语言”“发现语言美”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

2.情景对话。课堂上,教师以活动情景、故事情景、心理体验情景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

3.情感交流。课堂上,教师以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思想感情,以“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

四、课堂朗读的艺术

朗读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一步。

1.跟录音朗读。进行课文朗读时先播放录音,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再让学生跟录音朗读。学生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急于模仿,在朗读中增强自信心,乐于表达。

2.课堂变换方式朗读。根据课文的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多人串读、学生或师生交替读、分角色朗读,一边朗读一边表演。学生当小演员,在表演课文时可利用手势、表情、动作、声音等表演手法,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更生动地传达说话人的思想和感情。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效果。

3.生生促进朗读。除了要有朗读外,还要有听众。学生在朗读时,可以用评价来激励学生。如,一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当小评委,当场给出等级。(下转第27版)  (上接第26版)这样,可使学生更喜爱朗读,喜爱语文,品读语言,陶冶情操。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有不小的帮助。

五、教学方法的艺术

“双减”背景下,课堂高效是目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呢?课堂教学方法的艺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临时出现的状况,不断创新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1.单元整合教学

大语文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不以单篇课文为单位,而是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立足于单元主题,把握教材双主题,整合课内外课程资源,让学生海量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三篇课文,分别是《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这一单元的语文素养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把这三篇课文整合到一起,然后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去体会《竹节人》这一篇文章里面的重点,说说你是怎么读这篇文章的。紧接着,跟《宇宙生命之谜》这一篇文章进行详细比较,你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在比较结束后对阅读方法进行概括。学习《故宫博物院》的时候,就可以转移到语文园地中去,培养学生有目的性、带着一定的速度阅读文章。

2.把握好课堂的节奏

在整一堂课上,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所以一节课的松紧度要协调好,有张有弛,学会“留白”,让学生与文本能够充分深入地对话。如,教《穷人》一课时,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穷”,再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边思考边批注,由于时间留得足,学生思考深入,能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课堂,唯有先做减法,才能做好加法。所以,适时把握课堂的节奏即可,千万不可过度。

3.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是一门艺术

课堂上会出现教师在课前所不能预见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淡定地面对并解决。如能及时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将有助于教学过程的继续进行和课堂秩序的维护。我们课前都会准备好教案,安排好教学步骤,但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不确定的因素影响教学流程。如,在教《我的“长生果”》一课时,刚出示课题,学生就问:“长生果吃了会长生不老,作者为什么要把书稱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教师立即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如果从这里入手,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因此,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围绕总起句来仔细阅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课文题目《长生果》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的艺术

板书不仅是一种教学技能,还是一种课堂艺术,对学生的视觉有强大的冲击力,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板书设计要做到直观性,板书内容应准确体现课文的重难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出现,根据内容变换字体的颜色。

2.板书设计要做到图文结合,如,《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首先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接着引导学生把这个故事读成连环画。教师根据文字用画画的形式板书,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板书设计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体现课文的中心思想。

上述课堂的教学艺术并非是单独存在的,一堂课并非只是运用其中一种艺术演绎,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互相渗透。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绚丽多彩,从而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凤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14):137-156.

[4]王翼炜.引生入文,导出精彩——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9(11):87-96.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顾春莲.艺术提问让互动价更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9).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适合的教育小学语文课堂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适合的教育:江苏教育的当下期待
“适合的教育”思考与实践
他们在谱写一本“穷人教育学”
适合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