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探研

2022-02-20 11:29姜勤
文理导航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策略

姜勤

【摘  要】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微课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用通过简单的视频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微课更具综合性、针对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梳理清知识主线,突出教学重点。基于此,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保障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策略

一、微课的特点

(一)实效性强

微课主要是将某一个教学环节、题型、方法等作为主题,进行教学统筹安排。微课里面不但包括文本信息,更多的是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的信息资源,这样不但能使微课内容更加丰富,也能进一步提升微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具有针对性

微课教学更具针对性,主要是表现在授课方式、内容等方面。从内容上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教学内容,设置针对性的主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控制学习进度,观看不同主题内容的微课,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

(三)素材多样化

高中数学知识十分复杂,课堂教学十分枯燥,这个时候将微课应用于课堂上,可以将这些复杂、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并且在微课教学中,教学素材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主要有动画、实验演示、PPT、视频、图片等。这样的知识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与此同时,微课的制作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录制、外拍、加工处理等,能够取代部分黑板、粉笔板书式的讲解,节省课上时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的意义

(一)减少教学时间

微课主要借助微视频来进行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微视频的时间都不长,大约只有5-10分钟,比传统的教学课堂时间要少得多,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继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数学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要求较高,采用微课教学,在提升学习学习自主性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可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进行针对教学

高中数学课程根据类型的不同,进行了模块的划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采用分模块教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对教学模块的划分不够准确,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题型,在学习中存在困难。微课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题型来制作与之相关的视频,使学生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哪里不会看哪里,哪个模块不行就反复观看哪个模块的微课视频,这样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能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三)精简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在一节课上往往会计划安排很多教学内容,但是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只适合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少部分进度较慢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微课可以将教学内容变得精简,从而适应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能够防止有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

(四)增强课堂趣味

微课的创作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制作数学教学微视频,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创作微视频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创作,共同协商,不仅可以活跃融洽课堂氛围,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掌握微课资源开发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微课开发中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教师仅仅是将网上找到的微课资源拿到课堂上直接使用。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实际学习情况等都有很大的区别。教师直接将网上找到的资源拿到课堂上,很难发挥出微课教学的价值,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消极影响,也许还会使学生抵触微课。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开发方法。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此来保障微课教学的价值。然后,找到恰当的时机,将微课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多样化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技巧性。此外,学校还应该对教师的这项技能进行专门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构建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二)利用微课进行课程导入

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开展高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一个好的教學导入,能够使学生快速投入到学习状态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主动性。以此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微课进行课堂导入,不仅能够通过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使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了解本次学习的重难点,为整个课堂的开展奠定基础。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刻板的状况,就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程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热情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高中数学知识大多十分抽象,让学生难以理解。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仅仅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并不能理解吃透这些知识,时间一长,这些学生不会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出现抵触心理,这也是现在数学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解决这个问题,微课短小精悍,并且针对性强,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数学知识转化成生动立体的视频图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几何空间意识,继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函数y=Asin(ωx+φ)”这部分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是建立在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的,且这个函数图象遵循了由简至繁的化归思想,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完全掌握参数ω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向学生展示不同函数的对应图象,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图象进行观察与,并通过类比探索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将知识在头脑中变得立体起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利用微课构建知识框架

高中数学知识系统庞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出完整立体的知识框架,以此帮助他们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数学思维模式。微课视频制作十分灵活,可以将数学知识很好地总结归纳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庞大的数学体系划分为一个个知识模块,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将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进一步促进学生数据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有着层层递进的特点,因此在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角和弧度、角和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当作主要框架,然后在每个模块中进行具体知识剖析,帮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知识,使其能够自主实践。微课灵活的特性可以帮助教师将知识内容用正确的学习规律生动立体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并加以深入剖析,使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完整的数学思维方式。

(五)利用微课发散学生思维

微课是一种课堂教学工具,将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课外知识拓展,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扩展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进行知识延伸,有利于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同时获得能力的提升。

例如,学习“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时,教师在讲解完课本知识后,还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简单的线性代数习题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因为向量是线性代数的研究对象,线性代数有在数学学习中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教师利用微课对此进行教学可在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平面向量知识的同时,延伸出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简单概念的基础,能够促进其思维发散与拓展,以此让学生丰富知识面、拓展学习思路,从而使其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六)利用微課提高复习效率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迎接高考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在高三复习阶段,微课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之前使用过的微课资源整合到一起,并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微课视频联系在一起。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微课视频的使用可以唤醒学生对之前学习的记忆,深化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复习质量。另外,教师可以将使用过的微课资源与思维导图利用网络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行下载。这样的方式能为学生的复习提供极大的便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比如,复习“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对三角函数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划分,分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挖掘三角函数中的隐藏条件”等,并整理出对应的微课视频。通过思维导图把知识点联系到一起,再将它们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比课本和课程资源,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复习任务。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错题讲解,在复习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容易做错的典型题目整理到微课课件之中,帮助学生找到错题原因,并了解做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学生在之后继续发生错误。

三、结束语

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对高中数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不能满足高中生的发展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实现微课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薛海龙.逻辑推理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3.

[2]敖岩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解题型微课教学探究——以“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微课为例[J].新课程,2021(04):162-163.

[3]徐彩云.翻转高三数学复习课堂——谈高三数学复习翻转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2):53-54.

[4]冯仰超.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3.

[5]李新伟.顺应时代发展 优化教学质量——浅析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4):27-28.

[6]杨建华.巧借“微”风吹开数学知识的大门——刍议高中数学课堂中微课的合理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8):111-112.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微课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