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对分课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上的应用

2022-02-19 08:35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互联网+思政

李 晶 常 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干课程,能够协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1]。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何改进现阶段的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成为高校思政教师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主体因素

2018年全国学联秘书处指导、腾讯网和中国青年报合作发布了《00后画像报告》, 调查显示00后普遍独立、自信、爱国,有担当,同时注意力分散、不畏惧权威、热爱“宅”文化。从教育的角度看,他们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全面;对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高屋建瓴,也要亲切生动;要理论扎实,更要实践丰富;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要能够从内心打动他们、说服他们,才能真正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从根本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他们心中。

(一)被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主体因素

1.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经济竞争更成熟、改革开放成果更丰厚、中西文化冲击更激烈。各种新闻、思想、潮流更新极快、高速传播,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真假莫辨、鱼龙混杂,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三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认知能力正在成型。大学生成年伊始,初入大学,首次脱离家人和学校的监管,比较容易在生活和学习习惯上放松自己。课余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意识、集体融入意识、社会责任意识都在逐渐形成阶段;思维方式相对简单,面对热点事件容易冲动,容易受到不良思潮影响和诱惑。现代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呈现耳目一新的代际变化。

3.性格特征有所变化。00后学生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强,敢于挑战权威、反抗传统;兴趣转移速度快,习惯于快速、简短、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2]。对这样性格特征的学生,传统德育中的宣讲、灌输方式容易起到反面效果,引发逆反情绪。

(二)教育者的主动性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1.是否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教育能力和手段,不仅专业知识、理论功底要经得起检验,现代教育技术同样必须具备。课件制作、音频视频处理、微课MOOC、线上教学平台等辅助手段是现代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够给课堂带来生气和活力,但这也要求高校思政教师必须掌握更多的技能。除了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外,如何熟练运用不同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安排、设计合适的辅助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堂育人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也成了高校教师必须着力修炼的技能。

2.是否能够紧跟社会重大热点事件结合理论展开分析。新闻媒体的全面网络化给现代社会热点事件的迅速发酵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很多未经证实的消息包括谣言也会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引发全民关注乃至激烈讨论,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大学生三观尚未定型,他们的思想容易受到影响,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形成甚至发表不成熟的观点。思政课教师必须结合热点、典型的事件,结合课程内容,作为分析案例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形成判断事物的正确方法和行为处事的道德底线[4]。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堂上的优势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积极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在四门主干思政课时中的比重,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革,调整考核方法,以期让学生在思政课中学会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就设立了12个课时的实践教学,通过理论讲授穿插学生自主编排的历史情景剧展演、学生所在县(乡)志的阅读报告、学生家乡著名历史人物、景点的调查走访等,来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实施几个学期之后,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欢迎这种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对课程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但同时如下问题仍然存在:

1.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普遍比较了解,部分学生对于熟悉的内容在大学课堂上重复感到有些厌倦,无法提高学习兴趣。

2.部分学生觉得课程内容和现实社会有所脱离。尤其是“互联网+”时代鱼龙混杂的信息高速传播,影响极大,容易使得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怀疑。

3.实践教学中的团体合作环节无法保障所有学生的参与程度,对于团体中的领军人物和“打酱油”的同学,在成绩上的区分和认定尚无法完全做到公平合理。

以上情况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跟进现代社会特征和学生心理,不断改革教学形式,厘清社会热点同课本知识的联系,及时调整、变化,探索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改革研究过程中,一线教师们接触到了微课、对分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对现代社会特点把握较准,和学生心理状态比较贴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创新,是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6]。

对分课堂提出后,在高校中,山西师范大学的本志红、上海财经大学的陈瑞峰、上海交通大学的苏缪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胡炜等诸多学者研究了“对分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对分课堂”在不同科目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经研究得出,应用了“对分课堂”的思政课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7]。

(一)被教育者的主体性显著提升。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一部分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知识讲授,另一部分时间分配给学生开展交互式讨论,同时把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分隔开来(如相隔一周),让学生在两个环节之间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创新,能有效地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转变,内化学生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育者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大约一半的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的时间隔开,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教师让出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掌控、主导,师生都有了对等的权利和义务,都能够作为主体更加积极有效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对分”时间并不固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在内化和讨论环节,教师也可以有更大空间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自己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和有效性。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用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

2017年3月24日在湖南长沙培训时,笔者参加了专题教学工作坊,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习,于2018年春季学期在湖南农业大学课堂教学中实践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隔堂对分教学模式。该班级包括国贸、金融四个17级班级,共116人,采用高教出版社“马工程”重点教材2018年版。实际上课18周,每周2课时,每次90分钟。现以此为例,说明对分课堂在“纲要”课中的实践情况。

1.理论讲授

这一部分属于团体学习阶段,每次课程用第二小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理论讲授。教师首先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勾勒出本次课程内容的大致框架、重点难点,再进行理论讲述。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以课程的理论魅力去触动学生的情感,提升理解的层次,引导价值观的定型和升华。

2.独立自学

这一部分属于独立学习阶段,隔堂对分教学模式是将学生自学吸收环节安排在两次课程之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3.合作讨论

这一部分属于小组活动阶段。在西方教育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两个要素:(1)以学生为中心;(2)开展有效的小组活动。在隔堂课程的前四十五分钟,是开展小组讨论继而解答上次课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时间。学生们在这个阶段按照之前的分组,汇报并讨论课余时间内独立学习的结果和体会,整理成文字材料后向全班进行汇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仔细聆听、掌控课堂并及时解答疑问。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合作学习效果较好的小组最好不超过六人,然而思政课多为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多在90~110人,适应采用八人一组,每大班通常会划分为十一至十四个组。教师可每次课安排一至两组汇报讨论结果,每组十到十五分钟。汇报之后接受听众和教师的提问,在回答的过程中展示本组对于问题的全面理解。

(二)课程考核

在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之前,笔者所在学院就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学生“主体性不足”出发,以教学模式创新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形式改革为突破口,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以《纲要》课为例,整个课程考核分为三个部分:课堂考核分数占总成绩的30%,包括出勤率和课堂分组讨论的成绩;社会实践论文分数占总成绩的40%,内容是查阅出生县/市地县/市志并撰写一篇同课程内容相关的论文;历史情景剧表演分数占总成绩的30%,由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内容、撰写剧本并分组表演。这样的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并行,既严肃又有趣,兼顾了课程重点内容讲述和学生自学讨论部分的比重。实施两学期后经问卷调查显示,结合“对分课堂”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较好。

在应用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如何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

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加强课堂秩序的管控,首先制定合理公开公平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告知每个学生,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行为会给成绩带来哪些影响;在理论讲述环节随机提问、加强互动,将答问成绩纳入课堂考核范围;在分组讨论环节采取临时抽取小组上台阐述的方式,并随机指定主讲人,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如何丰富学生的课后收获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思政课吐槽最多的点在于课程内容同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理论性很充分,但缺乏吸引力,比较难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紧跟社会热点事件,同课程内容结合加以分析;在对分讨论环节的问题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设置,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另外,结合学习通签到、微信建群、小程序打卡、在线测试和问卷调查、热点和学习资料推送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加课程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收获感。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互联网+思政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