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指明了新方向。在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生活领域中都得到广泛的普及,甚至成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方式。对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处在形成期的大学生来说,其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要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新进步和新成效,就必须抢占网络思政教育这个高地。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学生网络思政的工作也应顺时、顺势而为,形成优质、完善的高校网络思政管理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整体的道德水平,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二者在本质方面有一定映射关系。以网络为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使用丰富的媒体方式来加强效果,坚定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使大学生的行为更规范更具有自律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反对形式主义,增强教育的权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引导,也要对学生做好教育服务。互联网这一虚拟平台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使得大量负面、极端、虚假信息在网络传播,很容易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政治观和价值观产生误导。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进行正向引导,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切实起到正面的价值引导作用。
其一,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以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为前提,从封闭式到开放式思维,从单一思维到多维思维。其二,注重思想创新,把政治工作纳入实际工作,创造一个真正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解决学生不同的思想问题。其三,强调协作创新,关注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线下活动,协作开展线上教育同向而行,及时调整策略和教育方式来鼓励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思考。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够深入人心。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来看,部分教师、辅导员仍然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方面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做出转变和创新,忽视了网络的应用。
第二,对师生的互动关系存有偏差。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辅导员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未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师生双向交流方面有所欠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论争由来已久,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形成了矛盾。
第三,内容较为单调,无法吸引学生兴趣。部分教师、辅导员未将社会时事中所蕴含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与思政工作结合起来,而是偏于传统说教,虽立足教材却未能跳出教材。教学流程中也存在着素材内容老旧、重复使用的问题。
第四,运营维护艰难,原创文章缺少。如今,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已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但是学校未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协同机制。依托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当建立协调统一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但是目前看来,网络思政工作还存在着“关起门来”“单打独斗”等现象,不利于在交流中促进思政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是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摆正思想站位,要将学生主体放到教育第一位,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当作参考依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不可想当然地按照课本教材进行“填鸭式”教育。从学生实际感兴趣的话题或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思政精神。
二是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网络的丰富延展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到扩展和丰富,海量的教育资源蕴藏其中,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可以很好利用的教育平台,可以借助网络本身的多媒体特性得到拓展。例如大学生最喜欢、使用频率最高的公众号平台、抖音视频和微博等,以图文、视频及语音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植入人心,在大学生思想中生根发芽,变成一种精神信仰和行为习惯。
三是建立网络思政管理的专职部门。为适应网络快速传播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做出反应,保证上级的规定、政策和精神能够有效贯彻落实,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网络思政管理部门。要统一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在特定网络平台上定期发布学校信息,深入解读思政政策,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官方信息。同时,对于网络热门事件要保持高度敏感性,解读其中可能运用到思政工作中的信息,推动思政工作紧跟时事热点。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政教育活动。高校思政网络平台应该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思政网络教育的效果。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例如针对时事热点,在网络平台发文,并设立讨论板块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且进行正面引导,将思想教育渗透在讨论中。还可以在相关网络平台设立师生互动渠道,对学生产生的思政问题及时进行线上沟通回复。
五是注重线下教育、线上教育相结合。通过线下宣传等措施,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网络平台的推送更新。利用线下推动线上,使得思政教育更好落实,进而扩大平台影响力,使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使网络思政教育达到更高水平。这就需要高校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建起来,使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以配合线上线下活动的统一。
六是加强网络舆情研判。网络舆情具有爆发性、广泛性以及群体性等特点,网络舆情的影响不分年龄。大学生在网络中非常活跃,每当网络舆情通过各大社交平台迅速扩散,学生会通过各大社交网站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谈论。教师应密切关注社会、校园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对网络舆情进行精准研判,全面提高教师自身对网络舆论的评价能力。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员与评论员的队伍建设,倡导积极声音,指引中间声音,化解反面声音,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舆论氛围,切实履行网络舆论引导的责任。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们的观念。通过思政教育的网络平台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纠错纠偏,使网络思政工作持续发力。教师要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全面构建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