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娟娟 熊 桑
在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工程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在此前工程教育推进过程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一问题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提出和在国际范围内的通行,为工程教育专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提供了保障机制[1]。我国工科教育在学科水平和前沿领域开发等方面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顺应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变革趋势,2016年,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强调以国际工程认定标准推进相关教学工作。而由于受到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国内高校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快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推动高校工科专业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应了解最新技术的变革,增强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顺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趋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引入旨在提高工科教学质量,适应工程教育国际化动态,使工程技术人才在达到国际标准的条件下,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2]。而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高校应加快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工程教育水平,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目标的提出,引起了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趋势的引领下,部分高校按照西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原则初步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发现,在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引导下,各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各高校也逐渐认识到,由于工程教育具有特殊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只有结合本校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现状,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诉求,才能为教学质量的优化提供制度保障。然而,高校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何突出工程教育的特点缺乏经验,导致实际工作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工程教育的重要价值,高校必须首先对本校工程教育现状和学科前景具有充分的把握,减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不完整性与盲目性。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在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考核过程中也以理论知识考查为主,即便是对于工科专业,仍然沿用这一方式,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失衡,影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高校的深入推进。工程技术人才是国内顺应世界科学技术变革的基础保障,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对实现教学目标、引领国内前沿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然而,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过程中,高校往往会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实际教学质量监管缺乏科学性,从而影响了工程专业人才创新意识、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等内容,而且还涉及课堂教学之外的监督控制。然而,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过程中,高校将监控范围设定在课堂教学之内,忽视了外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未将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考核机制规划以及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等内容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影响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全面性,不利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内高校工科教学中的落实。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是以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工科教学目标和提升工科教学效率为宗旨的。具体而言,只有按照工程教育国际标准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方案,才能确保高校工程教育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因此,高校必须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够准确反映教学信息,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够统筹各种影响因素。然而,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难以充分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导致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整体效果受到不利影响。
高校在构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应明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革新教学理念,为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优化提供制度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持续改善现有教学体系的完整性。首先,高校教学管理机构应适当放权给二级学院,鼓励二级学院在把握现有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具有专业特点的教学目标,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深入推进奠定理论基础,全面提升工程技术人才的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兼顾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两部分内容。一方面,高校要结合课堂教学来考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应凭借课外学习质量监控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对专业知识进行回顾和扩展,以学生的专业诉求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应加快改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对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和要素进行全面检查,汇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所传达的信息,并在对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筛选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策略,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够保障工程教育的顺利推进,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促进整个行业的深入发展。同时,高校应主动同社会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平台,定期询问学生在实践应用和理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整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理论知识讲解,还是实践能力培养,均按照教师的计划推进,而且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机制,导致学生的专业诉求难以得到满足,进而影响了教学体系的构建。同时,在教学方式选择上,教师通常以“填鸭式”教学讲解教材内容,不仅影响了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还限制了高校工程教育体系的优化。具体来说,高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第一,在国际工程教育标准下,坚持以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围绕工程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第二,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监督与管理,使教师认识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教学质量是一切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引导下,制定课堂管理方案和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变化和尖端技术变革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第三,高校还应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标准、试卷评分准则、实验操作规范等内容作出明确界定,从而为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在构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应加强对主体责任的划分,确定可实施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而言,应制定明确的教学方案、课程规划、教学流程规范和教学考核机制,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出优化与调整,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即“实践—考核—信息反馈—教学改进”。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突出强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信息传递功能,只有准确反馈教学信息,才能为教学活动的调整提供依据,保障实际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因此,高校应从以下三个层面推进落实:第一,坚持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原则,优化任课教师的责任观念,坚持对学生负责,确保实际教学的有序推进;第二,坚持以教学效率提升为向导,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具有清晰的认识,利用多样化的网络社交媒体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享网络教学资源,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够准确反馈教学信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依托网络信息平台构建互联网教学与管理模式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向,教育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实践证明,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动力。凭借互联网技术的高效性和共享性,高校可以充分协调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构建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利用新兴技术对教学工作进行监控。首先,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科发展现状建立问题预警模块,及时发现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检验相关标准和准则的落实情况。其次,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应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提供辅助指导,推动原有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向现代信息技术引导下的全过程监控机制转变,提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效性。再次,高校管理层应针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情况提供政策支持,优化顶层设计,为互联网视域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提供组织与引导,充分评估教学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性,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弹性引导机制,使教师能够快速应对学科领域的技术变革。最后,高校还应从校园文化氛围和思想层面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比如,明确落实教学制度,规范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以资金奖励的形式对教学领域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还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表彰评选活动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机制挂钩,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使教师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实际教学中,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教师和学生以共同的价值目标为导向,建立网络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综上所述,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浪潮方兴未艾,各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成为影响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相关规范为向导,分析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革新教学理念、促进工程教育模式创新、优化教学信息传递路径及利用网络平台提高质量监控效率四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以更好地促进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