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菲
(大连财经学院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校园文化无时不在,处处均可见,是借助校园物质形态,展现学校师生共同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氛围及精神环境。校园文化对于优良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浓厚的人文氛围的营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既能够满足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研究校园文化的内涵时,通常会从以下四个维度对其进行研究:第一、物质文化。通常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它是一种实体状态的具象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载体,是校园文化底蕴最直观的体现;第二、规范文化。涵盖了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这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客观依据;第三、行为文化。通常指师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行为习惯及校园文化活动、竞赛等,以及由此展示出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风、校风、校园精神等;第四、精神文化。通常指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展现出的整体的精神风貌。如果说前两方面内容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我们通常称之为硬文化,那么后两方面内容体现的则是校园文化的“软件设施”,我们通常称之为软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软硬”文化结合,纵深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高校是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发展及产生碰撞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对青年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目标。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师生生活,更接地气,虽然方式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所区别,但效果是显著的,更有利于培养出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同向,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同频,个人小我融入到祖国大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以及一些不良社会思潮正慢慢向高校学生渗透,这影响着大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错误思潮通过校园文化向学生渗透,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确保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目前,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对于校园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晰,有些高校教师认为,大学教师上完课就离开学校,在学校的时间仅仅是上课的时间,校园文化与教师没什么关系,是学生的事;而部分学生则认为,学生在高中阶段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基本没有娱乐可言,好不容易来到大学,学习压力较小,校园文化就应该是娱乐性的,非娱乐性的校园文化与自己无关,都是学生干部的事。
校园文化是一种显性和隐性并存的育人力量,它对师生发生作用的方式通常是潜移默化的。很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办公区、教学区、寝室区、校园景观等校园硬件文化建设上,希望通过这些建设进一步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彰显师生整体的价值取向。这实际上更多的是发挥校园文化的显性作用,虽然效果直观,但浸润人心的收效甚微。如果学校一直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集中在这些方面,而忽略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建设,忽略对校园文化隐性作用的发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弱化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1]。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很多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学校的师生人数尤其是学生人数激增,这就要求高校兴建更多的校舍满足学生数量增多的需求;同时,现代家庭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住宿环境及校园环境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现代大学教育对学校各专业教学设施需求的不同,也对学校的各类教学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这些需求的改变都需要学校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通过不断兴建校舍,不断美化校园环境,不断扩大教学场所,不断购入新的教学设施来满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很多高校现存的问题在于:为了尽可能满足学生人数增长的需求,学校会在短时间内兴建大批校舍,但由于建设周期短,来不及对学校的整体楼宇进行规划设计,所以往往形成不了体现学校自身文化特色的楼宇文化。更有甚者,个别学校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缺失、陈旧或者老化,学生宿舍的内部环境只能满足学生住的需求,完全无环境可言,并且整个楼宇从内部到外部也是破败不堪,基本上与现代大学应提供的教学生活环境无法匹配。
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明显不同于高中阶段,很多学生骤然摆脱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不用再面对家长和教师的耳提面命。他们上课的班级不固定,教师授课的方式不同,日常生活中也没有父母对他们的细致照顾。不一样的学习、生活方式让很多学生不能适应甚至无所适从,他们不去想每个学期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是什么。还有的学生上课不能认真听讲,经常是书不在手而手机在手,也不能跟随教师的讲授进行记忆和思考,课后也不能随时温故知新,更多地把时间浪费在同学聚会、玩网络游戏、追剧、网络购物、刷抖音等娱乐和消费项目中,同学之间的共同话题不是探讨某个专业知识或学习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娱乐,导致他们学习习惯越来越差,学习态度会越发散漫,学习兴趣会越来越缺失,长此以往,他们会更多地依赖网络世界而疏远现实世界,造成精神世界的苍白、空泛。
很多学校对于校园文化活动也是精心设计,力求创新,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但文化活动的很大一部分多为文艺或者体育活动,这类活动娱乐性元素体现较多,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感官享受,但很难对文化的育人底蕴进一步挖掘及延伸,难以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同时,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单一、吸引力不足,活动千篇一律,缺少创新性,文化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不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本校的特色,难以形成能够体现学校文化底蕴的文化精品。
当前,中国已经步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高校,其校园文化建设无疑也要适应新时代要求,体现新时代特点。高校要结合学校及学生特点,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明确文化定位,做好整体规划,构建多维文化育人体系,彰显文化育人效果。
物质文化一般直接作用于师生的日常生活,它产生作用的直接性、直观性,让其发生作用更多呈现一种显性效应。学校要对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做系统的、有规划的顶层设计,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上,遵循整体布局合理、外观风格统一、功能区域协调原则,精心打造以校园文化设施和人文景点为主的景观文化。要体现出学校特点和文化品格。例如,教学楼建筑风格与楼宇的名称要契合,要有文化品味;宿舍楼的外观整体风格要统一,要有格调;校园内的景致设计要错落有致,并能够体现统一的主题,即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能够把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结合起来,尽量做到精心、精巧、精细、精致,让校园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在视觉上更具有冲击力和影响力,让物质形态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陶治师生的情操。以大连财经学院为例,学校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人文意蕴,在校园建筑、自然环境、景观设计、文化活动等方面,通过科学有序的规划、设计、实施,发现、发掘并融合校园内显性和隐性的文化元素,形成能够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文化底蕴、精神内涵和个性追求的文化表达体系,可观可感,彰显特色,有效达到文化育人的实际效果。学校整合资源,规划建设校园各类文化展馆,校园文化场馆、景观群形成,发挥文化展馆(艺术馆)在科学研究、品牌塑造、文化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校为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平台,建设了包含从苦难到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简史馆、从一穷二白走向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馆、虚拟仿真思政课教学中心、中国精神展览区、辽宁和大连红色精神展览区、网上校史馆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党员干部坚定初心使命,厚植师生爱党、爱国情怀提供了重要学习平台,也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课堂。
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学校依法、依规治校,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对于广大师生而言,更等同于一种“共同约定”,但这种约定是被广大师生所认可并要求其共同遵守的。这种“共同约定”不仅能够对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进行很好的规范和约束,更能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其发展创新潜能,推动学校全局工作及重点工作的规范性发展[2]。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师生对各类制度的执行情况,尤其是要重视对师生行为习惯的规范教育。譬如学校可以在学生入学之初开展校规校纪宣传教育,对新入职的教师开展职业规范教育,在考试前开展诚信教育、考风考纪教育,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等等,引导广大师生成为政治立场坚定,心理素质健康,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及一定专业技能的新时代高校师生。
行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师生价值观、审美情趣、学校精神等方面的动态展现。校园的行为文化是学生群体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行为文化建设尤为重要。高校要针对新时代学生的特点,构建行为文化建设的多维机制。
1.构建优良学风文化浸润机制
学风是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优良的学风不仅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原动力,也能成为高校教学水平提高的推动力。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学风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对于高校而言,创建优良学风也是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应结合高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市场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构建“乐学、督学、导学、助学、励学”五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同时,应充分发挥优良学风创建中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挖掘校园好青年典型,选树一批在学习、生活、为同学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作为榜样,激励学生从身边学起,从自我做起,在全校学生中形成人人学先锋、赶先锋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学校还应通过网络媒体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各类榜样先锋,进一步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2.构建红色文化浸润机制
红色文化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重要载体,它的内涵既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又有为坚定信念不惜牺牲的革命精神,这对于新时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而言是陌生而又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浸润机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红色文化教育要在高校有效地开展并且很好地推进,需要校、院两级相互配合,德育教师、辅导员两支队伍齐抓共管,第一、第二两个课堂同时并举,线下、线上同频。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合力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真正把红色文化教育落到实处。高校要积极利用第一课堂,适当开设红色文化教育的选修课程,让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可以通过主题党课、主题团课、专题报告会、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形式来丰富教育内容,适当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枯燥、单调和不足。例如,可以利用红色观影主题党日、音乐党课、红船精神主题团课等体现红色教育属性的第二课堂的特色育人方式,更好地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到学习与传播红色文化的队伍中来,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推动红色文化的推广与传播。高校在搞好红色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红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体验式情感熏陶,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红色传承中筑牢信仰之基。同时,高校要重视网络阵地的红色育人作用,在网络上全面推广红色文化,通过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红色文化来凝聚人心,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发掘、传承革命先辈的优秀传统,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红色文化到自主传播红色文化,在网络阵地上为同学们的意识形态树立坚强的红色盾牌[3]。
3.积极构建体育文化浸润机制
体育文化建设不论是对学生自身还是对高校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学校而言,体育文化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人才培养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体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不仅仅是体育课堂,还应该涵盖体育课堂之外的多样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及体育竞赛,以及由此引伸的体育发展的思维及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体育课堂教学要适应国家对新时代大学生体能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及合适的教学方式;第二课堂要坚持主动运动、力求健康的理念,把体育文化融入学生生活中,改变以往体育比赛只是少数体育精英专利的现状,通过举办多样化的趣味体育比赛、体育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比赛中,在过程中体验体育文化的乐趣。同时,学校还要积极挖掘体育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发布各类体育活动,并对在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或者个人进行宣传推广,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凝聚体育文化精神。
4.积极构建美育文化浸润机制
美育教育作为“五育”教育中的一项内容,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通过美育教育,能够逐渐培养和提升学生对自然中的美、社会中的美、艺术中的美、生活中的美的了解、感知和鉴赏,激发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学校要合理设计各类美育课程,既要有美学原理、中西方美学史等课程来提高学生认识美、分析美的能力,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向上的审美理想,还应该设置多样的舞蹈、摄影等美学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美,还应该设置各类书画类、建筑类、文艺类美学鉴赏课程,在具体的鉴赏中去领悟美。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多开展一些主题健康、高雅向上的文艺活动,让师生在文化传承与践履中逐渐提升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5.构建法治文化浸润机制
校园的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师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明晰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营造安全、稳定、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高校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既要有合理的顶层设计方案,也要有前瞻性的科学规划,还要能确保各项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措施予以实施,提升法治文化建设实效。在校园的法治文化建设中,学校应确保法学常识类课程在所有专业讲授的普适性,同时,适当增加法学专业学生法治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将法学实践类课程通过网络的形式面对全校师生公开,让实践类的法治课程能够走进更多的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学校要着力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普法、宣法的队伍中,更好地营造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氛围[4]。
大学精神是以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学院特色、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大学文化最精粹的表现形式,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大多数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凝练并逐渐形成独具特点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既涵盖了广大师生在教学、科研工作及学习生活中体现的精神风貌,也包含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明确办学方向,开展内涵式建设,并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好文化传承中所承担社会责任。学校要深入挖掘、总结、提炼出本校的大学精神,注重学校整体形象和品牌的塑造,加强学校的媒体宣传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在广大师生中予以宣传推广。要大力宣传教师中的师德模范,优秀学生的模范事迹,让师生更多地感受身边先进的人和事,在全体师生中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大学精神[5]。学校应围绕高校建设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理念与文化传统,塑造大学精神,提升大学文化品位[6]。学校进一步固化、演绎和诠释“明德、正心、博学、笃行”的校训,“民主、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乐教、擅研、爱生、创优”的教风,“勤学、善思、尊师、争先”的学风,演绎和诠释校歌、校徽精神内涵,凝练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并以此延展到教育教学、学习生活中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逐步培育和践行文化理念;以“勤政、励学、惟学、至学、践学”命名串联起教育教学区域,将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想和理念浸润延展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重视传统的宣传媒体的教育作用,激发其新时代的活力[7]。学生自主编辑的校刊《财经人》记录着同学们对各类知识的见解和感悟,春晖之声广播台传播着国家、社会、校园内外的正能量,传递着好声音。学校更加重视网络新媒体在宣传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媒体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和纵深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感染学生心灵,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新时代高校综合实力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竞争,各高校要想在竞争中凸显特色,就必须塑造出体现新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8]。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源动力,提高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感染力,促进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