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健,胡恒钊
(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也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农村仍迫切需要一批又一批的生力军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农村中学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建设主体,也是决定乡村振兴成效的关键所在。他们对农村的现状极其关注,内心深处渴望农村的改变与发展,并且有强烈的情怀尽己所能奉献微薄之力,弘扬农村乡土文化,推动农村社会发展。
“乡土”一词,意为家乡的土地。“乡土情怀”寓意着从心里由衷而发的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囊括了对家乡的喜爱、敬畏与认同等。在此基础上,乡土情怀在实践中表现为农村人民胸怀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了家乡的发展而自愿投身到建设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在思想上表现为对乡村生活氛围具有深切的认同感,对乡村文化具有高度的自豪感,在情感上表现为农村人民对家乡社会发展的密切关心,对自己现存生活状况的担忧,对农村左邻右舍家长里短的关怀等。正是这些看起来比较“土”的情愫,构成了具有浓厚乡村气息的乡土情怀。对于从小就沉浸在这样乡风文明社会之中的农村中学生来说,熟悉的社会环境激发了他们对农村的依赖与热爱。也正因如此,他们对农村的喜爱之情毋庸置疑。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脉络的自豪感,表现在对自身农村身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还表现在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他们对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自觉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农村中学生应该对孕育自己茁壮成长的农村土地的风俗文化、乡土人情以及历史发展演变等充满感情,并在新时代自觉继承与弘扬乡土文化,振兴美丽乡村。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教育事业也在逐步发展,为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培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农村中学生作为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主体,培育他们的乡土情怀亦将推动着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农村的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农村的物质方面得到充分提升,民生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农村中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得益于通信技术的划时代发展,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娱乐休闲活动紧跟时代潮流,依托互联网实现了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天下之美的壮举,开拓了农村中学生的视野,充盈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农村中学生教育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逐渐打破了原有农村教育落后与封闭的危机,促进农村中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中学教育亦可实现将自己的学生数量少等劣势逐渐转换为自己特有的优势,如小规模的教学课堂使老师更加熟悉了解同学们的特性等,根据农村特有的生态模式进行本土文化教育,巩固和发展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同时,一批又一批优质教师前赴后继地投身于农村教育,极大的提升了农村教育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开阔了农村中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农村中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为日后农村中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建设家乡、改善农村精神面貌、发展农村经济以及丰富农村乡土文化奠定稳固的基石。
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较多农村优秀人才逃离农村涌向城市,加剧农村建设主体匮乏的危机,致使乡村振兴缺少了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农村中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他们,留住他们,是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要解决这个困境,除了物质的诉求,精神上的支撑更为迫切。浓厚的乡土情怀能增强农村中学生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给予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有利于升华他们对乡村的认同感与喜爱感,提升他们投身乡村建设这一伟大事业的强烈意愿,激发他们立志扛起建设美丽乡村旗帜的决心,为现阶段农村中学生发奋图强提供强大的底气、骨气与志气。农村中学生是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主体,加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培育,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青春活力,推动着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乡村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脱贫攻坚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胜利也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农村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农村历史遗留问题依旧棘手,现实存在的危机仍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意义,还彰显着丰富的时代价值。
“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乡村表现最为突出,并且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于乡村”[1]。究其根源在于农村一直以来就有人口逃离农村,奔向城市生活的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村的交通和通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让村与村之间,村和城之间的距离缩近,但这更加剧了农村人口走向城市的状况,间接导致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人才资源流出、留守儿童增加等问题,直接引发了近年来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城镇化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生态环境远不如城市更能吸引人才队伍,农村中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口,对农村天然热爱,高度认同农村文化。运用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教育强化他们的乡土情怀,可以培育他们强烈留乡建设农村的意愿,引导他们扛起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旗帜,激励他们改善农村贫穷落后的精神面貌,推动农村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领农村大踏步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造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每一个农村人民的梦想,还是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乡土情怀不仅囊括了对农村文化的认可,还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新时代青年,农村中学生热情活泼,积极向上,拥有出色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他们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重任,但是他们的三观也正处于塑造的关键时期,培养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可以提高他们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增加他们对农村生活的认同感和农村身份的自豪感,引领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因为他们的特殊成长历程,在新时代彰显尤为重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急需一批生力军投身于建设美丽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之中。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中学生,是建设农村,服务三农的强大后备力量,是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重振乡风的未来主体,是决定乡村振兴未来发展成效的关键。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可以为农村培养一批优质的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的持续深入推进提供充足的人才,推动着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
农村中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塑造的关键时期,培育他们的乡土情怀主要从农村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着手,但在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下,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不仅会遇到外部坏境的严重阻碍,其自身的发展也会遭遇强烈挑战。
1.农村文化出现认同危机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家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的扩大,农村生活条件蒸蒸日上,已经逐步实现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但农村的乡土文化并未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外来文化多元化和城市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使得农村许多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家门外出打工,相对封闭的农村村庄也开始逐渐解体,传统的农村地方性文化被严重挤压,进而也导致了农村的乡风文明逐渐被城镇化取代。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传统的农村文化价值渐渐衰败,农村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还处于摸索之中,新生代的农村学子更容易对新奇的东西产生兴趣,这也使得外来的社会文化趁虚而入,弱化他们的乡土意识和乡村社会认同感,这对新时代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农村教育丢失乡土意识
农村学校是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重要培育场所,“但是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问题,集中体现为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和教不好”[2]。据2018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调查发现,“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稳定性不高,“经常有”或“总是有”调动或改行意愿的教师比例达30.5%,“有时有”的教师比例为50.4%,“从来没有”的教师仅占19.1%”[3],即使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提出后,根据2019年中国农村发展教育报告显示,“83.46%的乡村教师愿意继续留在乡村学校任教,乡村初中的师生由2016年的10.98∶1上升到11.19∶1,但还是均低于城区,镇区和国家标准”[4]。尽管国家正在大力扶持农村教育,但是大多数农村教师并不是农村本地人,留乡任教时间短,他们的乡土意识比较薄弱,无法在内心深处与农村的乡土人情产生共鸣。农村教育中乡土意识的缺乏,使得农村教师与农村中学生的心灵隔阂不断扩大,也加大了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培育的难度。
3.农村家庭缺乏情感交流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家庭也是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培育的主阵地,父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农村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城镇二元化所带来的农村空心化,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这也导致了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居高不下。父母关怀的减少,隔辈长辈的隔阂,阻隔了农村中学生的情感交流。长期的孤独感使得农村中学生开始慢慢压抑自己的活跃天性,不再积极主动地进行一些乡土文化实践,同时在网络通信的全面覆盖下,农村中学生逐渐向虚拟网络世界寻找满足感。在网络的多元文化冲击下,农村中学生慢慢地在网络中迷失自己,开始渴望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动摇了自己对农村生活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逐渐淡化了自己的乡土情怀。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农民就业的多元化,导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急剧减少,农村相对封闭的基础性结构逐渐解体,农村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悄然转变。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是一个从小就熟悉的礼俗社会,但近些年来在农村建设主体力量的流失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下,迫使农村逐渐出现社会空心化,乡土文明边缘化,乡土人情陌生化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农村乡土文化建设停滞不前。而此时的农村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正处于塑造的关键时期,面对外来文化的糖衣炮弹,难以保持自己坚定的立场,认清自己的身份,在诱惑中迷失自己的乡土意识。
“当前农村真正糟糕的不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足,而是精神生活方面存在问题。广泛深入农村的电视,节目繁多,内容丰富,但是是快餐文化,是物欲的表述”[5]。全面覆盖的网络通信,尽管可以丰富农村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开阔他们的视野,但同样渐渐侵蚀他们的思想,堕落他们的行为。对于充满好奇之心和探索之心的新时代青年来说,相对落后的农村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大幅削弱了农村中学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传统的农村闲暇时间,农村中学生有着丰富的乡土生活,例如下河摸鱼、塘里抓虾等带有乡土气息的团体活动,但随着农村之巨变,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也会带着一批随迁子女,农村的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中学生的情感交流逐渐减少,高度活跃的思维渐渐被抑制,这一系列情况加剧了农村中学生的自卑感与孤独感。长期的孤独与自卑动摇了农村中学生的内心观念,甚至一度产生城市就是比农村好等不认可乡土文化的思想观念。
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不仅需要由国家到地方从上至下的政策扶持,也需要从农村社会到个人身心的里应外合。因此,培育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情怀,要以农村社会环境为载体,以农村教育与农村教师为依托,凝聚乡土意识,践行乡土实践,增强农村中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农村中学生是新时代农村乡土文化的传承主体,也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活力源泉,培育他们的乡土情怀,也是未来传承乡风文明,弘扬乡土文化的不竭动力。基于此,农村社会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促进农村中学生的情感寄托于乡土之间。
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也承载了农村的淳朴乡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山为景,以水为画,以人家为点缀,在农村中学生心中勾勒出优美的农村景象,能促进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未来即使人在远方,也情寄家乡的美丽风景。其次,改善乡土人情。人是群居性生物,更何况是农村的淳朴青年。传统的熟人社会拉近了农村每家每户的距离,即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也不应该淡漠了乡土人情。重拾乡土人情,关心家长里短,传递邻里情,慰藉农村中学生的心灵,增进他们的情感交流,打开他们的心扉,让农村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农村的淳朴人情,增强他们对农村的归属感。再者,推进乡土文化建设。继承传统乡土文化,保留着祖辈留下来的具有当地特色风俗习惯,灌输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形成传统美德,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传统乡土文化历史的热情。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打开他们的好奇心,增强农村中学生对农村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最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农村社会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环境,营造一个适合农村中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风向,为农村中学生提供精神指引,寄托他们的情感归属,促进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与发展,激发他们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强烈意愿。
农村教育的乡土化,意味着农村教育要以农村社会为依托,贴近农村社会生活,利用现代化教学,对农村学生开展乡土教育,重塑农村教育的文化自信,增强农村中学生的乡土文化的自豪感,升华他们的乡土意识。基于此,要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乡土化,以富有农村文化气息的校园建设,促进乡土教育的发展。
首先,农村中学要推进学校课程回归乡土的建设策略,将乡土情怀融入到农村中学的教学体系之中,将培育乡土情怀纳入农村中学的教学任务,丰富农村中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学校需要制定契合乡土的课程建设标准,即课程要从乡土中来,到乡土中去,满足乡土需要,促进乡土发展”[6],以促进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作为教学课程的目标追求,全面发掘乡土文化教学的课程价值,引领农村中学生感悟乡土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认识,凝聚他们的乡土意识,增强他们对农村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自己农村身份的认同感,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学校是进行乡土教育的载体,农村教师才是乡土教育的建设主体,建设一支具有乡土情怀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开展乡土教育的前提基础。“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是要选拔、培育那些安心乡村生活、热爱乡村儿童、愿意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师源。为此,乡村教师资格要求及各项针对乡村地区的师资补充计划都应该将乡土情怀放在重要位置”[7]。心系乡村的教师在乡土情怀的牵引下,会不自觉的在开展农村中学生授课教育时糅合当地的乡土文化知识,渲染乡土文化的魅力,在心灵上与农村中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乡土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与发展,升华他们的乡土意识,让他们自觉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
农村中学生是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主体,从小就要培养农村乡土实践能力,自觉承担起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责任与使命。
首先,增加家庭实践活动,以行促教。家庭是培育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主阵地,家庭的一点一滴都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三观。言传不如身教,长辈们需以身作则,引领农村中学生参与农村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进情感交流,传授乡土文化知识和乡土实践的本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扩充他们的生活技能;讲解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开拓他们的视野。在闲暇的农村时光中增添一抹乐趣,加强农村中学生的寄托情感归属,促进乡土情怀培育。其次,还需激发农村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家长以及学校可以通过指导农村中学生挖掘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整合乡土记忆碎片,建设农村公益服务平台设施,学习传统手艺技巧等农村社会公共活动,满足农村中学生的主体感,激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活动中去,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对农村文化的自豪感。农村中学生正处于扣好人生“纽扣”的关键时期,合理的引领他们尽自己所能的建设农村,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认可,有利于促进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与发展,增强他们的主体感,进一步激发农村中学生自觉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