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林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320)
读书学习,是修身立德、铸魂育人,凝聚共识、建构认同,文化传承、创新创造的重要渠道。“我们讲认认真真学习,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读书”[1]。建党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通过不断读书学习、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无比丰硕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共产党人读书观的基础上,对于读书身体力行所形成的实践理性之知,结合时代发展、党和人民事业需要,对读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合力构设成习近平读书观。习近平读书观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分析习近平读书观的内在逻辑构成,对于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学习型政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于青年群体锤炼过硬本领、培养高尚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再到习近平家庭家教家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对于读书在宏观层面的兴倡、身教与言传,外部环境的涵育熏陶,在历史的经纬度中,可以管窥习近平读书观谱系并承继发展的源与流。
马克思读书的故事,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他的知识的启蒙与积累、思想的萌芽与成型,皆与他热爱读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无产阶级立场的品格有着莫大的关联。在国内外有关马克思的诸多传记书写中,不管对马克思学说是持赞成还是反对观点,但对马克思勤学苦读这一事实的认同是高度一致的,莫不予以浓墨重彩书写。无论是短暂的安逸,还是困厄于外界,不管是驻足,还是流亡,亦或是窘迫于物质生活以及己身与家人的健康状况,马克思都能坚持读书、写作,且在17岁中学毕业考试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立下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志趣。读书与革命、理论与实践、解释与改造,贯穿于马克思一生。对此,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评价指出,“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2](P422)马克思的一生是读书与革命的一生,读书支援革命,革命促进读书。纵使英国“图书馆的足印”这一著名典故已不完全可考,但马克思与恩格斯客观留下来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3200万字的知识、理论与思想宝库(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是按照俄文第2版翻译出版的。本项目经毛泽东同志同意由中央书记记处批准立项,从1956年到1974年陆续出版,共39卷(41册)。1979年至1985年,又翻译出版了俄文版补卷11卷(12册),即第40至50卷。实际到1983年,中文版《全集》50卷(53册)全部出版,约3200万字,被称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足以向我们证明马克思对于读书、思考的热情以及对于真理孜孜求索的高贵品质。共产党人继承并不断发展马克思的理论学说,其中也势必包括将马克思刻苦读书的精神发扬光大。“近平特别爱看书,他的炕上都是书,一得空闲,就捧着书看,干了一天活,累得不行,他还点着煤油灯看到半夜,经常熏得脸上都是黑的”[3](P267-268)。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从黄土高原窑洞到清华大学课堂,从地方到中央,条件艰苦与政务繁忙,均没有让习近平放下读书、学习与思考,而是一直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由是观之,习近平读书观的向上链接,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是马克思读书品格的当代延续,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大兴读书、学习、创新、务实之风,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对待、来倡导、来坚持,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推动全党的学习建设,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长征路上,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应对波谲云诡复杂局面,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答案是多项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共产党人崇尚读书、善于学习,通过读书学习不断自我革命,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功能顺畅,始终保持活力。习近平指出,“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4](P401)从毛泽东“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恭恭敬敬地学”“改造我们的学习”、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邓小平的“善于重新学习”,到江泽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学习、学习、再学习”,再到胡锦涛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等,可以说,习近平读书观的形成与之是一脉相承并创新发展的。因为,只有不断读书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4](P407)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建好、建实、建强学习型政党,在全社会引领浓厚读书学习氛围,党才能保持青春活力,才能保持肌体健康,进而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牵引社会活力迸发,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走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继而也决定化育什么样的人,造就什么样的国家。受两千余年儒家文化影响,中华民族重家庭家教家风,重身教甚于言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历来有“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良风美俗。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135),人并非某种离群索居、飘忽不定的存在,他处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之中,人影响其他人、影响自然界、影响社会,反过来也受其影响。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6](P354)。这就将人不仅仅视为孤立的人,而是把社会环境与主体实践结合起来了,避免了人在读书及其他活动中的异化与坠入单向度。习近平能够养成读书思考的日常习惯,将读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与他的家庭家教家风关联很大。《习仲勋传》中记载,习仲勋和齐心经常鼓励儿女多读书、多学习,为人民作贡献,每过一段时期都要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也越来越高……习家对子女大事小事都要求严格,随时提醒他们注意保持好的传统[7](P631)。在与大学生朋友们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及到,“我的读书习惯,是家庭培养的,我父母很支持我读书。”习总书记说,自幼时起,父亲对他的要求就一直很严格。他每天都要将自己的阅读感想写成读书笔记,交给父亲批阅,而父亲则会把写得不好的地方圈出来,让他反复修改。这一度成为他的一项“苦差事”[8]。正是因为崇尚读书、习礼乐文、严格要求的家庭家风家教的熏陶,加之习仲勋同志一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坚守、奋斗、理想、信念的身教言传,铸就了习近平热爱读书的习惯、要为人民做实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谈到爱好,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4](P102)家风润物细无声,长期沉浸其中,读书活动发生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化。经由认知、养成与实践的磨砺,习近平读书观得以型塑并向纵深发展。
读书的价值之维,即读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要和满足的内在关系,厘清“为什么读”“读书何用”这一价值问题,也就自然找到了“爱读书”的动力源泉、生发机制、方向取向。习近平读书观中的价值之维,并不仅仅把读书看成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从个人全面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交合视角开示读书的价值。基于此一价值实践、拓展转向,方能不断克服读书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壁垒,做到长期坚守,终致获得思想突破,提升修为境界,往复循环,在读书的获得感中继续读书思考,读以成人,读以为民,读以报国。
读书对于个人的价值与意义,古今中外论者多有。尤其对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而言,耕读传家、读书明理,一直被视为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精神血脉。习近平经由读书活动的身体力行,作出了新的概括。他指出,“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等”[1]。“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4](P102)读书具有修身、养性、立德、新知等价值,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赋予人自由,助于人的全面发展。读书既是个人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准备,也是吸纳间接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二者辩证统一于读书的行动与思考之中。直接经验固然非常重要,但间接经验也不容忽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增进理解、汲取知识最为经济、惠而不费的一种方式。通过读书的比较、对勘、碰撞,在读书中发现自己的无知,不断扩大自身知识的接触面和边界弧,发现或是实现更多的可能性,获得自由、创造自由,才能更好地成长,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论断。通过读书努力获得个人知识、德性与自由,并非读书活动的终点,只是为了实现更大自由、更高自由目标的一个新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党,必须善于学习、不断学习,创新创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引领时代潮流,才能永葆青春活力,才能有效应对国际风云变幻,才能最终带领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4](P406)“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就大业。”[5](P173)习近平读书观蕴含着读书不仅为己也为国家、为人民的广阔世界,这是关于读书的价值引领问题。巨大的动员能力,以及率先垂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势,以党风带动学风,以优良学风促成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实现,在读书中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培养大历史观思维方式方法,有利于在读书活动中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把爱党与爱国、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四个自信”,凝聚共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行动能力。“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阅读决定着它的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的培育作用。”[10]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就有“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优良传统,青年读书与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兴衰荣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读书不只是为了成就小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更应该从为自己读书的局限中超越出来,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理想信念,超越小我,成就大我,自觉将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将个人利益融入到国家和民族利益中去。如此这般,读书的价值才能不断放大,读书的信念才能更加持久。这是新时代青年在读书时应该自觉养成的一种价值选择与精神追求。
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不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要借助读书等一切可资利用的载体不断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展现开放、自信、包容、学习的大国形象。可以说,习近平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天下情怀”,与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劳动(读书)之理念异曲同工。习近平的阅读视界,并非局限于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作品,同时还是放眼全球的。近年来,习近平在进行外交活动时,在出访国家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在国际组织、国外著名高校等发表演讲,以及接受国外媒体采访等场合,经常谈论阅读相关国家经典著作的感受、体验、收获等,如2015年9月22日,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习近平说:“我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人的作品。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1]诸如此类的在世界舞台上谈论阅读世界各国经典的平实阐述,无疑拉近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国家及国民之间的交往,增加了外交亲和力,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展现了大国外交与大国领导人的开放、包容的胸怀,习近平独具特色的“读书外交”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新的外交风格、外交理念、外交格局。在阅读之中认识自我、联通世界、传递友谊,不仅展现了大国领袖的个人风范,也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开放、善于学习、不断进取、自信自强的共同体,有利于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也有利于国家间不同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2],文明之间平等对话,交流互鉴,超越文明冲突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习近平读书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读书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读书的主体资源维度为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根基、文化源流、行动取向等所决定。马列主义信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其本身包含对外来文化优秀元素的交汇吸纳),实践导向(解释—改变世界),是共产党人理论、思想与行动的鲜明特质。投射到读书这一微观层面,也就决定了习近平读书观系统的主要资源构设。
“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2](P434)马列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何以坚持?因为历史一再证明它是对的、是有用的。马列主义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征程中,通过不断的试错、实验、比较,并历经血与火、屈辱与苦难、挫折与彷徨所最终选择适合本土实际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习近平反复多次强调要好好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因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其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和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认真研读马列主义原著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青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底色、必备本领,马魂、中体、西用,理应成为青年成长成才及其发展创造的主体准则。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随着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叠杂陈,互联网浪潮席卷一切,各色社会思潮奔涌而进,似乎一切都被解构、烟消云散了。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主张、理论学说,在针锋相对反驳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6](P65),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向青年讲清楚、讲透彻,鼓励青年原原本本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积极帮助青年将马克思主义从学说到理论,递进转化为信仰,“做马克思主义圣火的传播者”[13],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辨析资本主义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带来的变化与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既要有立场,也要有能力,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本领、思想武器,在解释问题、化解疑难之中不断坚持、深化理解、发展创新。新时代青年既要学习经典马列主义,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行动指南、实践指针,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立身之本,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深层驱动力,是国家认同、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书籍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也是世界各族优秀文化传播交流的主要媒介。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1]。从习近平近年来的一系列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及个人署名文章中,不难发现,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备至。为什么要读经典?因为经典是历史的选择,是时间的积淀,是大众的典范。经典往往已经变成我们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是解读、理解社会万象的一把钥匙。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总书记本人语言魅力大放异彩之处[14]。各类文本中,习近平频繁引经据典,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上下五千年的本土知识材料、思想成果等,都能与习近平讲故事、说道理、治大国融为一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使用中传播,在传播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据此在深层次上、行动中,彰显文化自觉,展现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本土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定盘星,是根本。与此同时,习近平对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作品、先进成果也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予以吸收借鉴。这无疑均与习近平在读书时博览古今中外作品的经历有关。“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6](P339)古今东西,经典今典,在读书取材的纵向面与横向面上,一切有利于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培养情操、获得真知的书籍,都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对象。在广泛阅读之中,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之中,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既坚持中国的主体性、根本性,又具有世界视野、天下情怀。
读书活动的目的,并非止于读书。读书只是工具意义上的,关键在于通过读书,找到问题化解、推进实践进步的钥匙。以马列主义为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是哲学的永恒主题、实践是事业的永恒本色,放宽历史的视界,解释世界永远只是在为改造世界做准备。读书要摒弃浮躁和功利,但并不代表读书可以漫无目的、不讲成效、毫无选择,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爆炸时代与改革任务极为繁重的新时期。是故,读书以及欲求读出成效,需要读者力求知识博雅、基础宽厚。但是,随着个人的成长,以及社会功能日益分化、社会分工愈发精细,则需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读书的资源,否则,很可能陷入肤浅或是滞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4](P405)读书学习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及使命感,在此“四感”之下,才更有可能产生问题意识,由此也才能清楚地知道要读什么。
掌握一定的方法,是读书及其他社会实践从此岸到彼岸的桥梁。“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15]习近平读书观蕴涵着丰富的读书方法论以及关于方法的方法的思想。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论、积极运用并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实际予以个殊化调整,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才能读有所乐,读有所成。
“对学习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既需苦学,还应‘善读’。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16]。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悦读”是苦读的一种可能结果或收获,并非自然生成。读书要踏踏实实,没有捷径可走,但又并不代表一股脑地毫无取舍、漫天撒网地去读。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丰富的图书市场,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等,要用巧力,不能蛮干盲干。首先,在读什么书上,要有取舍。“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6](P173)。自觉的问题意识,依据工作性质、研究需要、知识结构等选择重点关注的图书领域,有选择地精读、泛读甚或比较读、反复读;其次,读书也要讲究效率。找准主题,以写带读、以读促写,写的过程就是知识转化吸收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及与书籍作者思维碰撞、知识对话的过程。毋宁说,这是提高读书效率的最佳方式。这是习近平读书实践的经验理性之知。正如梁家河村民所称,“近平很喜欢学习,平时也很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喜欢写东西”[3](P157)。习近平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自己的思考成果。归结为一点,要从读书之中找到“获得感”,才能读得深入,读出成效。只有学会灵巧用力,才能既拓展视野,又不失专业深度,多动脑、勤动笔、脚踏实地,长期坚持,就能在某一领域读有所成,形成一己独到见解,获得创新成果,实现知识增量,读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也能在读书之中不断找到自信与读书之乐,然后转化为读得更多、读得更深入的内在驱动,进入良性循环的读书轨道。否则,花再多的时间,读再多的书,也仅仅只是量的增加,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即难以培养出系统思维、整体视野与深度思考。
要想读有所得、读得其乐,获得智识的愉悦,还需要挤劲、钻劲、韧劲等三个劲头。习近平指出,“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读书,特别要善于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甚至把相关书籍和背景材料找来对照读、比较读,彻底琢磨清楚。三要发扬韧劲。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1]从农耕时代向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急剧转型的当下,在时间的洪流、多样化的诱惑与碎片化的时空之中,只有发扬挤劲,才能赢得时间。只有发扬钻劲,才能吸纳思想。只有发扬韧劲,才能恒读恒新。习近平读书观的三个劲头方法论,是辩证统一、合力同构的。由此也启示我们,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滴水穿石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持续用力、耐得寂寞的过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多。“只要有一点点空闲时间,近平坐下来就看书,有时候一直看到深夜才睡。那时候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近平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要上山劳动,想学习只能硬挤出一点时间,晚上看书只能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却对学习有着浓厚的热情。”[3](P209)毋宁说,习近平读书观中的三个劲头,恰恰是其七年知青岁月及其后续读书生活的经验总结、生动实践,不失为当代青年读书生活的榜样、化解学习迷茫的良方。“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17]。社会转型期,青年群体处于人生爬坡起步阶段,面临学习、生活、工作、家庭、住房、育儿、养老等多重压力,时间支离破碎,诱惑多元多样,但青年阶段又是读书习惯养成、知识积累最为关键的时期,面临这样的问题,尤其需要青年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好奇,在读书中发现自己的热爱,拒绝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潜下心来,不断钻研,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读书与交流中化解知识与生活上的困惑,保持定力与恒心,“铢积寸累,日就月将,才能水到渠成、融会贯通”[18],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之中,打开新的窗口、获得新的天地,练就过硬本领,提升精神境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征就体现在其实践性上,一切的理论,最终都要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全部理论的发展创新也是在实践的宏大世界中不断向前推进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终都要落实到笃行之中去。“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4](P406)。问题意识是读书的起点与内在驱动,问题从哪里来?问题从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中来。“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19]只有投身到真实世界中扎扎实实实践、调查研究,了解历史与现状,才能获得真情况、真问题,也才能学会提问。正如马克思所称,“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0]。如果仅仅只是读书,不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或者实践不够,浮躁地去读,急功近利地去读,带着假问题、伪命题去读,读书自然会迷失方向,莫辩真伪,难以获得真知,境界自然难以提高。对此,习近平告诫道,“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3]这是一种读书认识论、方法论上的自觉。是故,读书要与思考结合起来,更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目光不断往返于理论与实践、事实与规范之间,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读书学习与实践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告别“两脚书柜”,避免夸夸其谈。
百年党史辉煌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不断读书学习、奋斗开拓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烛照下,经过实践—读书—再实践—再读书的螺旋上升进程,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在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在“读书强国”“学习强国”的宏伟征程中,为人民而读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底色不断被擦亮。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身体力行、发展创新所型塑的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读书观,具有历史纵深、实践理性和人民立场的鲜明理论品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代接续一代共产党人在百年党史进程中积淀而成的中国共产党学习观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展。习近平读书观是在习近平读书学习、治国理政实践中层累形成的一套有关“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为谁读书”的科学、系统的读书法则。袁枚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里的识,就是见识,就是方向、导向,对于读书学习与才学才气等具有引领作用。马列主义、人民中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习近平读书观的导向与目标,是为大道。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有关读书的“小技”是习近平读书观所关切、涵摄、包纳的,但习近平读书观的精华与灵魂主要在于读书之“大道”,即读书为何、为谁读书。大道不修,小技难彰。大道明朗,小技功显。这是习近平读书观区别于过往读书观的根本之根本,也是其读书观之本质所在、鲜明特色。为人民读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对于新时代青年读书修身、博学报国等,具有重要的指向、导航意义。“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19]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新时代青年发出的号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应该以习近平读书观为指引,勤于读书、勇于实践,经由读书学习,修身立德、明辨笃实、增长才干、获得真知,在刻苦读书、踏实问学之中,学习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20],不止于解释世界,奋力于改造世界。以青年扎根中华大地勤学苦读之阅读实践,带动全民阅读与书香社会建设,自觉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