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秀(福建省顺昌县埔上中学 353200)
近些年,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越发重视。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发展需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真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区域认知能力,为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奠定基础。而应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可以将问题导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高效地理教学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一教学方法最为核心的组成要素是生本理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做到深度学习。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方式结合设计的不同教学内容及形式,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和等待式学习方式有根本上的差别。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对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准确把握和运用,进而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师生课堂环境。而且,通过问题导向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有效应用思维导向解决问题,对落实全面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会将授课的重点知识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充分凸显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且作为课程内容的提出者,学生个人提出的问题被其他学生解决,也能够加深他们自身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对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有更好的理解,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打造高效地理课堂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世界的海陆分布》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查找相关的课程资源,对世界海陆分布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也达到了课前预习的效果。并且,学生通过自主预习,也可以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增强自身思维逻辑性。
应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吻合,为实现真正的民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授《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知识时,教师对于不同的问题会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根据初中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小组成员针对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由教师进行解答。这样不但解决了课堂知识的难点、重点问题,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准确把握,而且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传统“满堂灌”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彻底发生改变。通过教师的引导,可让学生对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分析进行及时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结果,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缺乏足够的引导和关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更加侧重于知识传授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于后期的学习和成长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目前,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单元章节的重点无法准确把握;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对于知识也没有形成个人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会出现较多问题。而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让他们对学习目标形成深刻认知。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日本》一节的时候,首先设计问题“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从人文文化、地理位置、地质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这样不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在开展初中地理授课时,首先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初中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初中地理知识主要以概念为主,知识系统较为杂乱,需要教师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
比如,在教授《世界的居民》一课时,教师首先提出“我们是哪个人种?”“你喜欢的明星或科学家是什么人种?”“对不同人种的宗教和语言有哪些了解?”等问题,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知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但是受到兴趣和能力的影响,初中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思考无法深入。这时,教师就需要做好问题引导,让学生开展有序的学习。
在应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时,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的本质没有认清,虽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学生获取的地理知识不全面和完善,而且缺乏深刻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在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中将问题的设计与知识有效联系起来。
比如,在教授《中国的河流》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引入河流相关的知识,并融入对河流传说和历史的讲解,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其对知识点进行深度分析。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不单单是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能够自主、深入进行探究理解。因此,对于问题之间的逻辑性一定要充分体现出来,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识。又如,在教授《中国的土地资源》一课时,设计的问题要做到思想延伸和应用延伸,凸显出一定的逻辑性,能够让学生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时要遵循生本理念的指导,不能再以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需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对互动式的教学环境搭建要重视起来。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让学生成为问题提出者,可锻炼他们的思维,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际开展授课时,教师要对学生积极给予鼓励,营造互动提问的良好氛围,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出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作用,还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给予一定的评价,提高他们学习地理学科的信心,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贯彻落实好“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追问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
在授课时,可以让学生向教师反问,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由教师针对典型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作为开展教学的终极目标,实现学以致用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学生在反问教师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贴合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出学习积极性。
比如,教授《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讲解关于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并分析一年中四个季节的变化规律,从而总结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概念。接着,教师可提出“为什么四季有长有短”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资料,到下次上课的时候再进行讨论分析。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的收集分析能力,强化了其思维连续性,还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当中,地理学科的地位比较特殊,很多学生没有足够重视地理学科,教师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兴趣也较小。这就需要教师将课堂上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引导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良好的解题思路,准确把握课程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比如,在教授《世界的地形》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该节课的解题过程和方法牢牢记住,并在后期由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进行划分。教师主要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养成多动笔和多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积极主动复习学科内容,养成良好的地理学科素养。教师也需要通过问题引导式教学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串联该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比如,针对“中国南海”为问题核心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的教学方式,根据当前热门的一些问题展开设计。根据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其爱国精神,强化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地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让学生有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教师需要贯彻落实好生本思想,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和特点,将问题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要进一步对教学结构和教学环境进行优化改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探索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后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