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神道口中学 26420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理解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也是层递式教学的核心理念。陶行知先生认为,爱是教育的基础,后进生的产生和教育者缺乏爱心有关。而层递式教学法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包括后进生的学习需求,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强调用爱去唤醒学生心中的自信。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数占比高,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说作文是学生语文成绩的综合体现。中学是学生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重要阶段。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递进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大前提下,给予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实施班内区别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分层递进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学生分层。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心理特点进行合理分层。其次,教育目标分层。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水平,制订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再次,教学过程分层。按照分层递进式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最后,作业和评价分层。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分层布置作业内容,基于分层评价标准对教学进行评价。
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层递式教学的首要环节是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对其进行合理分层。目前,尚无统一的学生分层标准,可以基于美国著名学者哈里斯提出的分层标准将学生分为三个层级,具体分层标准如下:
基础水平:基于上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写作分数评估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学习能力:通过课堂观察和师生互动来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专注力、推理能力等。
学习态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积极完成作文练习,平时是否经常写日记,结合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
根据上述标准可将学生划分为以下三个层级,各层学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对策也是分层递进的,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分层情况
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了三维教学目标,这是实现教学目标分层的基本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集中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订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各层级目标应该是相互关联和逐层递进的。教师可以参考初中语文新课标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分层,以“心灵说话:用心理描写丰富人物”一课为例,教学目标分层如下:
A层目标:在作文练习中逐渐积累赏析人物心理描写语句的能力,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特点,学会运用心理描写,积累素材,至少能熟练运用三种心理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心理。
B层目标:学会辨别文中哪些句子是心理描写;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特点,学会运用心理描写,积累心理描写素材;至少能熟练运用两种人物描写心理手法刻画人物的心理。
C层目标:学会辨别文中哪些句子是心理描写;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特点,学会运用心理描写,积累心理描写素材;至少能熟练运用一种人物描写心理手法刻画人物的心理。
教学过程分层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层递式教学的最终效果,是开展层递式教学的具体操作阶段。因此,必须确保教学过程分层的科学合理。教师在运用层递式教学法开展作文教学时,应按照适当的分层教学过程实现层递式教学目标。依据“内容相同、目标不同、要求不同”的原则,不但要考虑学生共同的学习需求,也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层递式的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分层设疑—分层练习—分层评价,以“心灵说话:用心理描写丰富人物”一课为例,层递式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1)分层设疑
教师可以通过PPT给学生展示一段人物心理描写语句:我此刻的心情很复杂,难得有机会参加这次的演讲活动,我很激动同时也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讲好,我思前想后,最后心中豁然开朗。
针对全体学生设疑:请评论一下这段人物心理描写?
针对C层学生设疑:看来大家都觉得这段心理描写不错,请说一说具体好在哪里? (C类)
针对B层学生设疑:这段心理描写确实不错,但肯定也有问题,同学们能不能给我点建议,应该如何修改?
针对A层、B层学生设疑:这段心理描写主要是概括叙述,缺少细节描写,同学们能否总结出优秀的心理描写应具备哪些特征?
针对B层、C层学生设疑:优秀的心理描写应该是真实的、具体的、详细的,同学们如果让你打分,满分100分,这段文字能得多少分?
针对全体学生设疑:请同学们重读这段文本,感受下人物的心理活动,看看还能看出什么?
上述分层问题,难度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层答疑
分层设疑环节提出的问题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兼顾了各层次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和学习条件,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不同学习水平的小组互相交流。C层级的问题由B层级学生答疑,B层级问题由A层级学生答疑,A层级问题由教师答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有助于课堂焕发活力。学生答题时,教师要认真聆听,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提出建议。
(3)分层练习
分层答疑后开展分层练习,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提升自己,整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分层练习要精练,问题难度层层递进,各层练习需要与学生的水平相对应,可以设计为初级练习、中级练习和高级练习。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初级练习,然后选择完成更高层级的练习。
初级练习1:上课铃响了5分钟,老师还没进教室,这个时间你在想什么?
初级练习2:如果考试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你心理活动是什么?
中级练习:因为你表现不好导致比赛输了,你心里会怎么想?
高级练习:当你拿到好成绩或中奖时,心里有什么感受?选择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方法进行描述。
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做最后总结。通过赏析样本范例学习三种类型的心理描写方法。
家庭作业是整合课堂所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层级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因为写作课时较少,教师不能一次安排太多的作业,要注意作业的分层递进,引导学生养成平时写日记的习惯,并设计不同层级的作业,例如,以“我被夸奖时的心理活动”为主题进行人物心理描写。教师可以提出分层作业要求:
针对A层级学生:运用人物心理描写方法,200字左右;
针对B层级学生:运用人物心理描写方法,100字左右;
针对C层级学生:运用人物心理描写方法,60字左右;
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修改作文,并选择最好的作文在课堂上展示。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激励性的,可使用如“很棒,很好,非常好,不要太粗心”之类的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C层级的学生,以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在层递式教学早期阶段,教师可以评价各个层级学生的作文,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还应该评价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写得好的地方要具体说明理由。此外,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评改的能力,在学生培养出一定的作文评改能力后,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作文或其他人的作文进行评改。例如,C层级学生的作文由B层级学生评改,B层级学生的作文由A层级学生评改,A层级学生的作文由教师评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中低层级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帮助A层级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评改能力。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师要想在初中深入高效地开展作文教学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终提高作文的教学效果。层递式教学应做好学生分层、教育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及作业与评价分层,有效应用层递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推动初中作文教学方式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