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2022年4月1日A4版报道: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4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9%的受访家长感到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够强。83.7%的受访家长对孩子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表示满意。但也有68.9%的受访家长指出学校安全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实操。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安全教育离家长们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与此同时,对于受访家长主观感受也需理性看待。事实上,中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周期,贯穿于他们成长的全过程,不能脱离每个阶段年龄心智的实际来衡量与判断。此外,中小学生安全涉及方方面面,覆盖现实生活的各个场景。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能是静态的教育,也不能只是脱离生活场景的常识教育,要从应知扩展到应会。然而,提到中小学安全教育,包括家长在内的很多人,很容易归责于学校教育,将中小学生安全意识不够强归咎于学校安全教育不足。毫无疑问,这是很大的误区。的确,做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学校责无旁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就可以“包办”。毕竟,学校的安全教育缺乏生活场景的实践引导是与生俱来的缺陷。安全教育,父母也是重要“答卷人”。安全教育应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孩子成长提供安全保护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父母要提高责任意识,不要做“懒父母”,把安全教育都推给学校。另一方面,父母要提高自身的安全常识与素养,立足于生活、置身于实景,帮助孩子“抠”安全细节,并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就拿孩子的交通出行安全来说,学校可以教会孩子识别风险、掌握规则,但具体到过马路,恐怕还得依赖于父母的引导,出现了偏差,纠一纠、念一念,远胜过课堂的单纯灌输。因此,家校合力才能更好守护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