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复习的对策研究

2022-06-01 06:59王柱昆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677099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素养

王柱昆(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 677099)

陶行知先生在“六大解放”中指出,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敢想、敢看、敢说、敢做、敢玩、敢走。一路走,一路思,一路采撷,收获满满。在传统的高中历史复习课上,大部分教师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重复训练。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复习课既枯燥又无聊,复习效率难以提高。在“三新”背景下,学生素养的培养成为重要课题。因此,高中历史从教学到复习备考应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其重新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简化知识的复杂性。高中历史复习要重视高考新目标和新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家国情怀,使学生能够回答历史高考中提出的“活生生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新高考背景下的复习目标,制定有效的针对性复习策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在落实素养的同时又使学生在高考中拿到高分。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的目标和任务

复习历史就像学习新知识一样,教师和学校都需要清楚教学目标和任务。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分析目标主要包括三个。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历史基础知识庞大而复杂,如历史上的时间概念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阶级矛盾等。教师只有在复习阶段有效提炼这些知识,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要以史为鉴。因此,高中历史复习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从而帮助其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进而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历史思维分析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高中历史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比较庞大,高考历史考查的知识范围比较广。因此,在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历史?如何学历史?历史有何用?进而引导学生爱上历史。历史不只是单纯的记忆,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其学会独立思考。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进而实现高效备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更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情感和价值观角度看历史进程,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培养他们对家庭、国家、民族的热爱,进而能够借鉴历史发展的经验完善自我。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综合能力较差

学生综合素质较差。部分学生忽视历史学习,造成知识基础不扎实,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不清晰,提取、整合和应用历史信息的能力不足。在考试中,有的学生运用材料、整合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历史思维能力较弱。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即使知道正确答案,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最终导致失分。此外,还有的学生答题不规范,很容易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2.教师:复习方法不能适应新高考

复习方法不能适应新高考。高中历史复习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之上对知识改造和重组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但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比如,教师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逐一讲解知识点,对大容量的统编教材重点和难点难以凸显。在新高考背景下,考试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此种形式的复习指导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而且降低了复习备考的有效性。又如,有一些教师热衷于“战术性”的解题教学模式,认为学生只要多做、多练就可以,忽视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甚至要求其背答案,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固化。随着新高考中试题灵活度的增加,通过这种“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学生不仅无法有效应对新高考的变化,更难以提高考试成绩。此外,还有的教师习惯于“带问题教学”,只给问题不反馈,且很少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难以做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和融会贯通。

3.高考备考:忽视学生差异性和高考真题研究

高考备考时,“扎堆复习”的现象普遍。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整齐划一的复习方法,很难解决因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带来的困境;有的教师采用所谓的“重基轻能的一遍清”“以练代教的题海术”和“离标离本的盲从症”,这种备考策略既不利于强基固本,也不利于成绩的提升。一直以来,一些教师迷信押题宝典、猜题红皮书而放弃真题研究,无异于“缘木求鱼”“问道于盲”,过于依赖各种宝典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狭隘,进而阻碍学生历史知识的整合和学习。

三、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高分复习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契合新高考要求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应与新高考要求匹配。教师的教学理念会影响学生的备考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无论是为了眼前的高考,还是为了学生未来的“诗和远方”,教师都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备考。在复习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知识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产生更有效、更全面的影响。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在课堂上提出更多的有效问题,鼓励学生表达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时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而是要改变教学观念,从生活的角度进行阐述,以“人间烟火气的小切口”,观辽、宋、夏、金、元文化大内涵。在备考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价值取向前置(问题前置),广联系、深解析,通过有效设问,将学生已有知识调动起来,并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框架式总结。对历史史料进行深度解读,并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进而落实历史学科素养。

2.合理取舍内容,聚焦高考重点

高考历史复习时间紧、任务重,通常至少要进行三轮复习。各轮复习的要求有所不同:第一轮注重基础,第二轮注重探究,第三轮注重查缺补漏和时政热点。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选择复习内容时需要精心研究,避免浪费复习时间。在组织学生进行第三轮复习时,教师需要先整合历史复习内容,突出复习的知识重点,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为例。教师可通史时序,即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积累革命经验与教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自己的革命道路进行教学主题重构。主题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转折;主题二: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主题三:中国革命道路的取舍。大单元主题教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达到了对知识进行重组改造的目标。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备考效率

教育家斯宾塞说:“如果你想得高分,很简单,只要熟悉游戏规则就行了。”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研究考点、研究题型和考试评价体系,提前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将其细化到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使学生可以根据复习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在高中历史备考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身心发展特点)和高考考查重点(高频考点和轮考考点),将体验式教学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历史复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知识复习为例。教师可提出问题:“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运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呢?”学生可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这样可以培养其有效提取教材信息和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引导学生总结五四运动的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案例研究,依据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良性教育原则(图1)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和思维拓展,在分析、研究和推理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既可以提升复习备考的效率,又落实核心素养。

图1

四、结语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认清新形势,结合新高考要求,明确复习备考的新目标、新任务,针对传统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将复习备考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优化备考策略、合理取舍、提炼重点、拓展思维、夯实基础、逆向研发新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规范,提高复习效率和备考成绩。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