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新添
自立德树人被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法治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进、优化和突破,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深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完全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应把握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内容。因此,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契机,积极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进而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心理教育的完美融合,是现阶段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
课程改革提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实现学科教学对学生现实行为的指导,让小学生通过知识学习的过程彻底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核心思想,逐步培养起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使道德与法治教育达到一种“内化于心”以及“外化于形”的效果,进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和理论解决生活难题,最终完成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针对小学生心理层面的保健、指导和发展,目标在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保持其心理健康,推动其心理发展,挖掘其心理潜能,进而推动其健康成长[1]。
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实际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主要围绕着小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学习、社会和国家发展等进行道德、素质、行为层面的教育[2]。其中,着重讲述了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非公正、善良与邪恶等,重点在于塑造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生活性、实践性以及系统性的特征,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同小学生的内心活动体验、生活学习经历以及个性情感发展紧密联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保证了心理教育与德育在教育教学维度和思想引导维度有着统一性,决定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德育观念有着双重重大意义。小学生大多处在心理发展的懵懂阶段,极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情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可以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让小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这样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成长中就能够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状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蕴含的大量德育因素,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的先天优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的首要原则是凸显德育主题,深挖心理教育中的德育内涵[3]。利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知识、理论内容、思想情感等,让学生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受到启发。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的另一个原则便是依托生活进行教学渗透和教学融合。在接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之下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中体会真善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其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心理教育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相互联系是因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心理教育开展的载体,有着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同教育方向。独立存在是因为二者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有着契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应当秉承着教学多元化的原则,探索寻找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心理教育都相匹配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方式,且需要保证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小学教师最擅长的是故事教学法,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这表明了教育情境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4]。因此,在心理教育的渗透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心理教育相融合渗透的环境,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教师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通过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情感体验和心理感知,逐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深入了解教育目标。
例如,在心理教育的渗透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关于“诚信品德”的德育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表演教学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规则,让学生经历说谎的“假性胜利”“恐惧”“失败”等心理情绪变化。在关于“合作精神”的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教学环境,让学生以“集体蛙跳”“团队跑步”的方式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进而拥有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认知。同时,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要点也会有深度理解和掌握。
受到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极易产生一些相对负面的心理,诸如自卑、骄傲、自私自利等。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小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教育而造成的[5]。其中,有些学生的自卑心理源于日常学习中长期处于落后而又无法改变造成的消极心理。骄傲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尚未进入社会,且当今生活物质水平较高,生活中也没有受到过打击和挫折。自私自利的心理主要源于当下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独宠。针对此类的不良心理,在心理教育的渗透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中的德育元素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纠正。
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关爱他人”相关内容的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爱家人、关爱同学,进而树立关心他人的道德观念,纠正自私自利的不良心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对关心他人、和谐友爱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认同。在关心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也接受被爱,纠正自私、自卑的心理问题。针对小学生骄傲自满的心理问题,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蕴含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等德育内容引导小学生走出骄傲自满的心理状态,朝着健康积极、谦逊有礼的方向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要想顺利实施,需要教师积极挖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以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德育因素。这是二者相互渗透的重要基础,也是二者相互渗透的首要途径[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活动和心理引导教学都蕴含了大量的可用于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拓展资源。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导向,深度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内容和细节,积极发掘出可用的心理教育资源,并将这些教育教学资源转化为心理教育材料,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完美渗透[7]。
例如,在引导小学生乐观学习、积极向上的相关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心理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合二为一,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让课堂呈现出有趣欢乐的氛围,学生进入快乐学习的氛围中,会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这个时候,教师从情感教育入手,让学生叙述快乐带给自己的变化,诸如更加自信、勇敢、阳光等。这样,学生的心理就会趋于自信、勇敢、阳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我爱家乡山和水”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家乡发展和家乡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讲述对家乡大好河山的感受,使之理解个人和家乡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爱家乡、爱国家的意识。借助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自信心,可以实施“自信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教育的渗透。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特殊阶段,而且面临着刚进入校园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变化,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还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制定常规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8]。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总体进度,每周安排一次座谈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积极沟通和交流,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对话,谈论内容可以涵盖小学生本周生活体验、本周学习感受、本周趣味事件等。同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打破常规化和传统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将心理教育重点放在师生关系、学生情谊、班级氛围、集体归属感等与德育相关的内容上。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成效的提升,更有助于教师打开学生的心扉。
比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每周交一次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一些心理困惑或者烦恼情绪匿名表达在日记中,也可以将自己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的困难表达出来。教师可以用这种形式引导学生放下戒备,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加强对学生不良情绪的排解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得以构建。小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观念。在“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就可以为学生安排课后沟通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哪些与法律知识相关的事,让学生将这些观察和分析的内容整理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然后,教师便可以抓住契机实施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几乎已经渗透到了现代教育的各个环节和不同学科中,且已成为教育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还能让小学生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积极探寻和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途径,让小学生在德育的情操陶冶之下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教育引导之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