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拥军
(启东市长江中学 江苏 启东 226200)
“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是一项比较新颖的课题项目,它以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核心,以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主线,以优化校本优质课程资源为支撑点,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是在教学形式的调整上,都要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导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四十五分钟的音乐课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同时,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贯彻“减负、提质”的“双减”精神,逐步完善校本特色的初中音乐高效课堂模式。
深度学习就是指深层次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高阶高级思维模式继续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活动,为了解决较大难度与深度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牢固树立探究意识,充分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索,逐步提升深入理解与深度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
初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课堂三维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内容,鉴赏既能培养音乐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理解和创新能力,并陶冶道德情操。音乐鉴赏是任课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感知、体验音乐艺术的师生互动性活动。鉴赏能力就是指学生对音乐范作的正确判断和善于欣赏的水平,主要包括想象能力、领悟能力、听觉能力等方面。初中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指每个学生能从不同需要与爱好出发,从音乐学、音乐特征、表演形式和音乐题材等方面进行多角鉴赏。
随着教育学术界推广深度学习理念新理念以来,其先进性理念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侧重于对深度学习理论研讨的诠释,但忽视了这个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2010年以来,涉及深度学习的研究成绩比较突出的代表人物如下:李嘉红提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基本模式;王渔撰文阐述了深度学习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叶小云认为:深度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形式与方法。上述研究者的共同关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大部分研究者还是停留在对深度学习的概念诠释、特征总结、教学策略探索等层面。本课题探究的核心就是把深度学习与教学策略有机结合起来,对高效课堂模式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方向,对全面搞好初中音乐课堂高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至关重要,河北音乐学院黄彪教授认为:中小学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才能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陶冶道德情操;北京师范大学的曹理教授发表的《中学生音乐核实素养培养策略》一文中指出:鉴赏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直观感受、鉴赏美和理性欣赏的三个阶段。由于不同层次鉴赏者产生的美感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理性欣赏中产生求知和表演欲望。初中音乐新课标指出:鉴赏能力既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目标,又是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门径。
2.2.1 在缜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了解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摸索出不拘一格的可行性研究途径。
2.2.2 大量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实践的研究活动。
2.2.3 通过理论与实践双重创新活动,全方位研讨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与微课制作窍门,为优化校本优质课程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2.2.4 深入研究鉴赏教学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效措施,为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音乐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2.3.1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革新理念;同时,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为目标,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科学化诠释了“知识至上”向“素养为重”转化的理念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氛围,诱发学生对所鉴赏的音乐作品产生好奇心,拓宽了知识视野,学生的鉴赏能力稳步提升。
2.3.2 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是“启润课堂”模式的质疑追求,它融合创新思维、生活体验、核心素养为一体,兼顾分析与探究、迁移与创新、思维与实践,使“深度学习”成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的高频词,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度学习与鉴赏活动。
2.3.3 初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是师生互动合作的完美演绎,不仅满足学生音乐知识的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而且密切关注师生的共同参与和质疑创新,为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建设铺平道路。
2.4.1 课题视角新:本课题从培养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出发,认为音乐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着重分析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和不足之处,为本校开展以“高地建设”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范式。
2.4.2 理论观点新:本课题研究借鉴国内早已取得研究成果的经验与教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为全面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4.3 践行方式新:本课题通过反复验证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具体措施,逐步总结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机制,使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教研座谈等教研方式制度化和常态化,逐步形成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校本特色课程。
2.4.4 研究目标新:本课题旨在研究适合启东市教育局创导的“启润课堂”新模式,循循善诱地让学生载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之美,陶冶道德情操,卓有成效地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
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才能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才能激励学生全方位参与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利学生打开联想的闸门,学有所获,感有所悟。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鉴赏《孤独的牧羊人》一课时,直接打开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边聆听背景愉悦,一边了解剧情的概况,并对相关音乐情节进行想象,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当然,还可以利用绘画、投影等视觉平台营造激情洋溢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借助想象提高鉴赏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产生积极向上的愉悦心情。
从音乐的本质而言,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鉴赏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对已掌握的信息进行精细化加工,否则,不能有效避免知识以分散化形式刻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因此,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重组,才能凸显内容的弹性化的特点,才能引导学生完成音乐知识的建构流程。
例如:笔者执教《与你同行》这首流行歌曲时,先对乐曲主题部分进行变奏性调整与重点讲解,然后通过学生节奏旋律的学习,让他们切身感悟乐曲的关键所在,并深层次理解作者创作意图;接着,在学生参与主题音乐欣赏与交流的过程中,就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对音乐节奏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编,从而促进学生的音乐鉴赏与分析的能力。
初中音乐新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但不能安于现状,将大量音乐知识进行浓缩,存在不完整性特点。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内容,对音乐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音乐鉴赏教学还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深层次感悟音乐的无穷魅力。
例如:笔者在执教《草原放歌》一课时,先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围绕草原的话题开展广泛的研讨活动,然后打开课件播放了一段《美丽草原》的视频画面,并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注聆听音乐歌词内容与情感变化,许多学生笑逐颜开,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作品的评价想。最后,通过师生互动性总结,加深了对休止符、调号的应用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后续学好音乐奠定基础。
随着科学领域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城乡中小学得到了基本普及,这为课堂高地建设提供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尤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知识以图片、声音等多元形式呈现于学生的眼帘,从而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提高音乐鉴赏教学效率,必须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立体音效的氛围中荡起亢奋的情感涟漪,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例如:笔者在执教《丝路驼铃》一课时,先开门见山地的直接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我国不同时期丝绸之路的美妙景象,同学们紧密结合自己熟知的历史知识,在鉴赏美妙音乐的同时,切身感悟从古至今丝绸之路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庆幸作为一个华夏儿女,一定要珍惜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勤奋好学,为实现“一带一路”美好愿望作出应有的贡献。
无论是“三段四模块”教学模式,还是“启润课堂”教学新格局,都离不开课堂评价环节,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千变万化,教师应更新师生的角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办法,既要表扬表现比较有效的学生,又要鼓励音乐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即使发现部分学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不能当着全班学生面的直接严厉批评,应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并且予以速度的肯定与鼓励,从而营造师生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围,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扫除障碍。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初中音乐课堂高地鉴赏建设的重要性,继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为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