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雁
(启东市长江中学 江苏 启东 226200)
“高阶思维观照下初中英语诗意课堂实践研究”课题开题以来,在启东市教育局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在本校校长室、教务处和英语教研组的大力支持下,在本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能力下,通过一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以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为核心,密切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积极优化施教场景,合理重组教学内容,挖掘文本语用价值,聚焦发散、批判、创新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育来设计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同时,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在具象中抽象、在联想中创新,孩子们在诗情画意中提高了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素养。
高阶思维相当于低阶思维而言,它跨越了简单化的记忆和常规性的信息检索,主要包括较高层面的创新思维、解答问题、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本课题所指的高阶思维是指初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的创新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初中英语诗意课堂是指在教学实践中营造犹如诗歌表达的那种心旷神怡的师生互动情境。此处的“诗”字比喻成为优雅高尚的美妙境界。可见,初中诗意英语既不是人们熟悉的英语诗歌教学,也不少盲目性的审美鉴赏状态。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爱护学生为诗心,把学生当成诗意花朵,视初中英语学科成为诗意王国,最后构建师生间心灵相约的平台;同时,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以诗的语言、情感、想象、韵味、旋律、主旨为媒介,逐步构建美、情、理、趣有机结合的教学内容,促进更多的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国家观,并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弘扬中华文化中坚强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我国涉及高阶思维的最早研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1986年提出了高阶思维的理念,一些教育行家里手也开始进行研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从思维探索开始,它主要包括思维的类型、结构和形式等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朱智贤教授这方面研究的造诣颇深,他认为人的思维品质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动力,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独创性和质疑性。随后,许多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纷纷发表了研究高级思维为主题学术论文。其中,湖北师范学院周超发表的《高阶思维的界定与发展趋势及研究》一文中,从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诠释了高阶思维的内涵与外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核心就是诗意文化。我国古代教育巨匠孔子曾经倡导“胜似闲庭信步,弟子三千如沐春风”的诗意课堂的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滚滚推进,围绕诗意教模式的研究也蒸蒸日上。例如:2004年,王崧舟先生首次提出了诗意语文教学的新理念;2005年,滕明仁发表了《诗意课堂模式新思路》一文中也提出了诗意课堂的新观念。随后几年,数学、政治、历史等学科领域也相继提出了诗意化教学的新概念。苏州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柳袁兆从学校管理层面提出了诗性教育的新模式,浸润和体验是其核心所在。而英语“诗意课堂”是一种诗性教育的价值体现,与诗性文化的特征基本一致。有本质上的一致。正如初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提升学生基本语言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高阶思维的初中英语诗意课堂新模式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策略,逐步找到诗意英语课堂的实施的有效门径。
(1)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管理的责任意识。我们可以从初中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入手,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与文化鉴赏水平,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2)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促使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教师通过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挥创新能力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并在诗意课堂的氛围中挖掘智力潜能,激发高阶思维意识,而高级思维理念下初中英语诗意化课堂模式的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夯实英语基本功,提高英语交际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逐步厘清“激发想象与学习知识”、“温暖心灵与强化记忆”、“强健身心与发展智能”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达到教学相长的美妙境界。
(3)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与教研水平。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扣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智力潜能和求知爱好等差异,发挥诗意课堂的独特优势,多度探索基于高阶思维的初中英语诗意课堂实践的窍门;同时,不断丰富教师的教育业务水平,激励教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研究微课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想学生英语学习所思,给学生自主探究所需,解学生求知创新所惑,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启迪学生进行高阶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在师生互“问”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往往产生教师事先无法预测的疑难杂症,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教师只有临场不乱,坚持因材施“问”的原则,才能真正体现呢初中英语诗意课堂的灵活性。
例如,笔者在执教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以下案例版本同)7B Unit6 Pets 时,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部分动物的分别具备哪些特异功能,大家畅所欲言,热闹非凡;突然,一个学生举手发言:"What are the unique abilities of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 giant pandas?" 面对这样的奇特提问,大家感到疑惑不解:熊猫既不能参与荡秋千,也不能直接到河里去游泳,到底有何能耐啊?沉默片刻后,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大声脱口而出:"Pandas have unique martial arts!"顿时,同学们先是一愣,但很快得到了释然,并一致认为:电影《功夫熊猫》中的熊猫的精彩表演就可以佐证。我一边予以鼓励性点评,一边简要口述了我国少林功夫的传闻。类似的学生提问虽然超出了教师的课前“预设”,但有利于学生张开高阶思维的闸门,进一步提升创新思维意识与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初中英语诗意课堂的灵活性。
天下没有两只一样的桃子,也不会存在一模一样的人类,即使孪生姐妹也不例外。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原因,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求知态度和智力潜能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要紧密结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由浅入深的思路,提出带有一定梯度的问题,以利不同层次的学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7A Unit4 Reading一课的导入时,笔者打开多媒体提出了如下分层次问题:What fruit do you like best? How can you give an example? Steamed bread and hamburger are both good things. Which one do you like? The combination of meat and vegetables is conducive to human health and longevity. Can you say why? Physical exercise can keep fit. Do you also like to take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Why?
由于上述问题采取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因而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最后,同学们把自己的回答组合成一篇介绍自己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短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体现诗意课堂的科学性。
汉语的象形、形声、会意等汉字蕴含丰富多彩的形象性意义,但26个字母的单独使用不具备形象性的意义,因此,许多农村初中的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写作文,一怕学英文,三怕周树人。”可见,在高阶思维观照下初中英语诗意课堂实践过程中,我们只有合理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愉悦氛围,才能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心,才能真正体现诗意课堂的和谐性。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过去进行时”一节时,先打开PPT展示了如下画面:一天晚上,小伟经过2个小时的奋斗完成了英语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她的爸爸坐在一旁,拿着手机在看抖音上的新闻。然后,我一边拿起书本把小伟的画面遮盖一半,一边要求各个学习小组讨论:"What was Xiao Wei doing when her father was watching the news on Tiktok?"此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举手发言,为高效达成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扫除障碍。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联想与迁移,灵活性越大,创新思维效果越高;多解类型越丰富多彩,分析与探究越多,其创新思维能力也就越发达。可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独创性,务必让他们积极张开创新思维的翅膀在想象的汪洋大海里顶风破浪地前进。
例如:笔者在执教7A Unit3. Let’ s celebrate 时,先把课堂当成一个party,然后把Halloween 中所呈现出来的词汇合理渗透小游戏中,同学们面对lantern、pumpkin、dress up as a ghost 等画面,心旷神怡,拓宽了创新思维的空间。再如,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There be句型训练时,先拿出一只课前早已准备好的纸盒子,并大声说:"Can you guess what babies are in this carton?"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巧妙应用There be 这个句型来猜出纸盒里的宝贝,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而且在迅速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拓展高阶思维的空间。
高地建设新气象,诗意课堂好风光,高阶思维大发展,鸟语花香扑鼻香。在践行基于高阶思维的初中英语诗意课堂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双减”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让他们在师生互动合作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巧妙解决问题,为搞好“减负、提质”为核心的课堂高地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