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研究

2022-02-19 00:41:53
今天 2022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章语文

文 淑

(环县木钵曹旗小学 甘肃 环县 745705)

引言

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是因为其承担着培育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和思维的重任,如包含读、写、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读和写不仅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鉴于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读与写教学的融合度及有效性便是当下教学人员需要深思的课题,致力于充分发挥语文科目的教学功能和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为其日后的学习奠定下扎实的基础。

1.现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与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与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教育改革之下,我国教学机制和教材内容均在不断革新,可以说总体教学形式和教材内容都在不断优化和丰富化,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通过大量的阅读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当中,目前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理想,与实际教学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多是因为在授课过程中并未加强对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引导,使其多数缺乏丰富的词汇和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故在写作时存在较大阻碍,甚至是存在大量不喜欢写作的现象。总的来说,这些问题多是因为语文教学将阅读和写作教学各自独立进行问导致的,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只注重对重难点词句、段落的讲解,而疏忽了对文章思想及其写作思路、手法的分析,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学习一些表面知识。

1.2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与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 在文章解读方面层次较浅

想要充分发挥阅读与写作结合的作用,就要教学人员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化地分析和解读,这样才能将文章中心思想、核心内容及写作思路传递给学生。但是在教学中,由于传统理念的深刻影响,导致很多教学人员依然以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为核心来进行教学,加之其本身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认识程度不足,而存在诸多流于形式化的现象。基于此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并未做到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切合,继而促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1.2.2 缺乏对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与重视

学习兴趣是决定学生学习状态及效果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兴趣是督促学生学习动力的前提,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及写作兴趣,才能使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断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然而,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导致很多教学人员并未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培育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依然在安装教学大纲的思路在进行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发,同时也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每个学生特点及学习需求的关注,并从个性化发展视角来组织合理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活动,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督促他们全面发展。

2.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的路径

2.1 通过阅读教学,积累写作素材

站在小学生视角上来看,他们接触写作的时间并不长,通常没有良好的写作思路或是写作兴趣多是因为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知识,不仅会使其因为写作而犯愁,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此。老师要意识到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并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入手,即在进行文本阅读时,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基本理论知识,还应引领他们深化分析其中的中心内容和写作思路,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帮助他们为写作奠定下深厚基础。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其中的文本内容多是文字优美、内涵丰富且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文章,对此老师便可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进行品味和掌握,并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从而将这些文本内容转换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以便在写作时能够合理运用,以此方式逐步强化他们的写作能力。

譬如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该文章是一篇写景文章,其间主要描述了钱塘江的雄伟与壮观,作者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方式,充分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基于此,老师便可带领学生逐层分析每个短路及每个句子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按照时间顺序对其结构进行梳理。如文章第一句上来就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重要性,即有着天下奇观之称,针对这一景象的描述上,作者采用了比喻修辞法,将大潮描述的形象而生动,很容易引发人们的画面感。对此老师可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合理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同时在写作时可参照该文章的时间顺序,以此让写作内容变得更加明晰而生动。

2.2 通过阅读教学,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

在开展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当中,老师要注重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方案及计划能够更加吻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律。尤其是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更要讲究技巧和方法,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及运知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可以说,在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才能将文章中的写作方法予以掌握而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因此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时,老师尤其要把握好阅读教学,并从中吸取良好的写作技巧。具体而言,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找寻一些教学方法,即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如预测策略,这一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注意力相对较弱,就此老师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采用了绘本教学法。其主要是以图片为核心,文字作以说明,即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结合文章主题来搭配一些图片,以此方式让学生来猜测一下文章的大体内容,而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测展开阅读,以此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对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可引用该类策略和方法,即可在阅读之前,先让学生结合题目猜测一下文章的大体内容,而后再结合自己的猜测进行阅读。

在有了良好的阅读兴趣之后,老师就要采取一些能够让学生快速抓住文章核心内容及写作技巧的方法,以便其在写作时能够有素材可用。综合上述的预测策略,主要利用的就是文章题目,通过题目来猜测文章内容,通过这一教学锻炼,也能让学生在写作时起一个吸人眼球的题目,从而为作文大大加分。譬如,在学习《花的学校》这一课文时,看题目就能知道这是一篇描述学校的文章,基于此老师可提出一些问题和引导而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不光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们也有学校呢……那么它们的学校是怎样的呢?”等,同时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进行猜想,并带着猜想去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使其在阅读中有效探寻文章的写作技巧,从而助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2.3 结合阅读内容,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科学,其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于阅读和写作教学而言,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和积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读写能力的目的。从学生视角上来说,每个人在阅读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对此老师可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一些写作要求,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譬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这一篇课文时,文章主要讲述了由于作者沉湎于失去外婆的痛苦中,在爸爸的开导下认识到了“时间再也不会回去了”,而产生与时间赛跑的想法。基于此,老师便可借助“与时间赛跑”这一主题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和时间赛跑的事件和过程,这个时候学生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积极表述自己的创作。总的来说,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可结合文本内容其中的某个点或是优秀段落,让学生进行创作或是仿写,以此充分锻炼他们的写作思维及能力,这样也能实现将阅读素材合理利用的目的,发挥了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势。

2.4 通过写作教学,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向来是相互牵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老师也要把握这一环节充分锻炼和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即写作通常是利用文字对客观事实的描写,亦或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提高表达能力及语文素养的关键过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即不管是思维上还是创造能力上都在处于成型阶段,故老师要紧抓该阶段对其进行有效的锻炼,从而强化他们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即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老师可把握每个语句、片段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和理解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学习经验,并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如在开展“生活万花筒”这一主题写作教学时,老师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素材,以此丰富他们的情感,从而有助于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能力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细节及写作结构。

总结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核心内容,同时两者也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把握两者的关联性,实现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即需要老师在授课当中,要找寻将读写教学有效融合的方法,并注重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拓展他们的知识层面,从而不断积累优秀段落和词句,增加创作内容的知识含量。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教学能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而通过写作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这一措施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措施,对于学生发展和教学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