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路径

2022-02-19 00:41:53卢阿丽
今天 2022年12期
关键词:意识课文教学方法

卢阿丽

(淳安县姜家镇中心小学 浙江 杭州 311722)

引言

由于语文这门学科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到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深邃。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以更加高效及有趣的方式对于学生所学习的语文有关知识进行描绘,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实现对于学生的高效语文学习[1]。

1.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改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之下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参观教学法:组织或指导学习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载方法等项目的教学。以此达到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师改进的教学方式下做到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芦花鞋》一文的时候,先可以利用上述用到的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有关芦花鞋及芦苇的照片及视频,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讨论法及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于老师所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思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篇课文分成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并说说课文围绕芦花鞋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之后,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可以实现对于问题答案在讨论中实现对于问题答案的解答,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及思考问题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培养问题意识就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并随时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提问行为、怀疑和批判精神等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第二个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审题——精准分析众所周知,“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解决问题的难度是由问题的情节和数量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要想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就得认真审题。审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题意,即理解问题的情节部分,知道问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已知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一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通过“读、找、圈、想、算”五步解题法实现对于学生的有效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做到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有效教学之下,快速培养出学生对于语文学生过程中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成效的教学、有效率的教学,也就是教师在一定时间内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提升。这种进步和提升不单单指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品格特征等多方面,不仅实现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性,同时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性,培养了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的培养[2]。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海滨小城》一文中,先对全文进行概括,全文共7个自然段,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再收藏绘了海天运豪园、海上日出图、渔船归来沙滩图、小城庭院图、小城公园图、小城街道图。作者正是用这一栅幅的画面,抓住其中景物的特点,展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5个场景各有其美,课文配有一幅描画,民居错落在绿树之中,红日衬托着海天岛屿,海中点缀着来往的各色船只,蓝天下飞翔着海鸥,很好地表现了课文描绘的美景,既能为没到过海边的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又能帮助学生图文结合感受南国小城的迷人风光。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营造一幅美丽的海边画面后提高学生对于海边的极大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对于语文课本中所描绘的画面实现想象,让下提高问题及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在课堂上只是象征性的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短暂的思考时间,如果没有人能回答出来,教师就会公布答案,根本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及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渐养成惰性,总是依赖教师去解决问题。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大纲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究式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查资料、翻阅工具书等途径找出问题的答案,在经过独立的思考、分析,总结出最精准的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并归纳总结出答案,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寻找课文中的答案,朗读过后,让学生有条理的说出自己找到的答案,教师与其他同学认真评价答案是否正确、完善,再给予补充,这些由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正是文章学习的重点,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索之后会对文章印象深刻,相比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的效果好很多。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提出其他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使用工具书并结合以前的学习总结出课文有关内容。

例如,仍以《海滨小城》一课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作者写了海滨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象?之后引导学生按自然段顺序梳理五个场景,贴板书词条:海上、沙滩、庭院、公园、街道海上,让学生在这种按照顺序的有关地点实现对于课文的更好理解,让学生可以实现对于课文中有关问题的思考,指导学生交流海上、沙滩美丽的画面。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及短语,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所画的句子及短语进行解读,为什么要画这个句子,它对于课文的发展及结构组成都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所选择的句子进行描画,让学生在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实现对于课文的思考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从学会知识变成会学知识,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学习,鉴于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水平制定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从有限的书本知识上获得无限的收获,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语文水平,更能从学习语文中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前为学生设置一些假设性提问,学习之后教师要学生写一篇学习该文章的心得,与学生共同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大家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不仅局限在课文里,同样可以阐述一下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学生在答题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思维,由文章中的有关内容联想到现实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积极散发了学生的智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他们在自由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以及认识到语文知识的丰富多彩[4]。

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时,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见解将课文改编成有趣的话剧,安排好合适的表演者,在课堂上为大家表演出来,学生可以在原文中添加适当的场景、独白、对话以及心理描写,重点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展现出来,其他同学在欣赏话剧的时候通过演员的表情、语言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及印象,观察过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讨论演员们的神情、语言、表情不到位的地方,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教材和话剧,使学生在互相探讨、交流中更好的学习了语文。让学生通过对于话剧的表演,实现对于课文中有关问题的探索及思维的发散,实现对于课文的问题意识的探究。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对于语文学习的更加高效及便捷,可以采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及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方式实现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提高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开掘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悟,让丰厚的语文内涵彰显出来,从而实现学生与语言文化的互动联系,真正体现学习资源的价值和地位,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好载体。

猜你喜欢
意识课文教学方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