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红小单孢菌突变株CH20190225-107的选育与鉴定

2022-02-19 08:46葛祥斌徐鹏刘阳孟晓妍叶晖杨春敬董宏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孢菌悬液效价

葛祥斌 徐鹏 刘阳 孟晓妍 叶晖 杨春敬 董宏伟

(福安药业集团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烟台 264001)

庆大霉素(gentamicin)是一种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rua)发酵产生,绛红小单孢菌属于放线菌目小单孢菌属,革兰氏阳性菌[1]。由于绛红小单孢菌遗传性能稳定、不易突变、对诱变因素耐受性高等特点,因此传统的化学诱变方法较难得到高产菌株。

ARTP(常温等离子体诱变)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诱变方法,ARTP通过射频辉光放电能产生各种高能活性离子,这些离子能改变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损伤到细菌的遗传物质,从而引起菌株突变,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正突变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2-3]。

本研究所用的出发菌株为本公司(福安药业集团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冷冻管保存的绛红小单孢菌GM20190109-15,其效价为1547 U/mL,组分C1、C1a、C2a、C2分别为24%、26%、25%、25%。采用ARTP结合氯化锂化学诱变的方法对庆大菌株进行诱变[4],采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的方法进行高通量初筛,经复筛得到绛红小单孢菌突变株CH20190225-107,其效价为2280 U/mL,组分C1、C1a、C2a和C2的相对比例分别为29%、23%、25%和23%,突变株发酵单位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7.4%。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出发菌株

本公司(福安药业集团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80℃低温储存的绛红小单孢菌GM20190109-15。

1.2 试剂配制

4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90 g氢氧化钠,加入110 mL重蒸水中溶解。

0.4 mol/L硼酸(pH 10.4):称取6.183 g硼酸,加入100mL重蒸水溶解,定容至250 mL,使用4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4。

邻苯二甲醛(OPA)衍生试剂:称取2.5 g OPA加入12.5 mL甲醇中溶解,加入237.5 mL 0.4 mol/L硼酸(pH 10.4)和5 mL巯基乙酸,使用4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4。

水相:称取5.5 g庚烷磺酸钠,加入240 mL重蒸水溶解。

20%氯化锂:称取20 g氯化锂,加入80 mL重蒸水溶解。

0.9%生理盐水:称取0.9 g氯化钠,加入50 mL重蒸水溶解,定容至100mL。

20%硫酸:量取20 mL浓硫酸,加入80 mL重蒸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1.1.3 培养基配制

斜面培养基(1L):琼脂条12 g,麸皮12 g,可溶性淀粉7.5 g,天冬酰胺0.02 g,硫酸镁0.5 g,氯化钠0.5 g,硝酸钾1 g,磷酸氢二钾0.3 g,碳酸钙1 g,调节pH至7.5,121℃高压蒸汽灭菌25 min。

种瓶培养基的配制(1L):可溶性淀粉6.25 g,蛋白胨5 g,玉米粉15 g,黄豆饼粉18.8 g,葡萄糖1 g,硝酸钾0.6 g,氯化钴0.24 mL(浓度为1.2 μg/mL),碳酸钙6.25 g,调节pH至7.0,121℃高压蒸汽灭菌30 min。

发酵培养基的配制(1L):淀粉37 g,蛋白胨4 g,玉米粉11.5 g,黄豆饼粉35 g,葡萄糖2 g,硝酸钾0.185 g,硫酸铵1 g,氯化钴2 mL(浓度为10 μg/mL),碳酸钙3 g,调节pH至7.0,121℃高压蒸汽灭菌30 min。

分离培养基(1L):琼脂条12 g,可溶性淀粉7.5 g,天冬酰胺0.02 g,硫酸镁0.5 g,氯化钠0.5 g,硝酸钾1 g,磷酸氢二钾0.3 g,碳酸钙1 g,调节pH至7.5,121℃高压蒸汽灭菌25 min。

1.2 实验方法

1.2.1 菌株活化

取绛红小单孢菌GM20190109-15冷冻管孢子,吸取100 μL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孢子培养,培养温度为35.5℃,培养时间为10 d。

1.2.2 孢子悬浮液制备

挖取1.0 cm2活化后的孢子加入含5 mL灭菌0.9%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震荡20 min,得到孢子悬液。

1.2.3 ARTP和氯化锂复合诱变

取500 μL孢子悬液,加入20%氯化锂250 μL,0.9%生理盐水250 μL,震荡混匀5 min,得到含5%氯化锂的孢子悬液;震荡混匀后,用移液枪吸取20 μL含5%氯化锂的孢子悬液置于ARTP诱变样品器中进行诱变,调节诱变参数:诱变高度2 mm、气体流量12 slm,诱变时间分别设置为20、40、60、80、100、120、140和300 s,开始诱变。

1.2.4 分离

将诱变后的孢子悬液和未诱变的孢子悬液分别稀释至10-4、10-5、10-6和10-7,分别取100 μL诱变后的孢子悬浮液,涂布于含有分离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温度为35.5℃、湿度为55%~65%下培养10~12 d,得到诱变后的单菌落,并计算致死率。

致死率(%)=(未诱变的菌落数-诱变的菌落数)/未诱变的菌落数×100%

1.2.5 高通量筛选

用灭菌的牙签挑取单菌落,接种于装有种瓶培养基的24孔板上,35.5℃、220 r/min下培养42 h。之后吸取600 μL种瓶培养基接种于发酵孔板上,35.5℃、220 r/min下培养96 h,同时吸取100 μL接种于斜面孔板,35.5℃下培养10 d。发酵孔板长成后,使用20%硫酸酸化发酵液至pH1.5~2.0,混匀后静置20 min,3000 r/min离心20 min,吸取上清20 μL置于96孔板中,加入160 μL OPA衍生试剂、820 μL重蒸水, 60℃水浴15 min,之后吸取200 μL衍生后的发酵液加入96孔玻璃板中,酶标仪检测吸光度,震荡5s,设置检测波长为325 nm。

1.2.6 发酵摇瓶筛选

经过“1.2.5”项下筛选得到数据较高的单菌落,从斜面孔板传茄瓶斜面,在温度为35.5℃、湿度为55%~65%下培养10~12 d。后挖取1.0 cm2孢子接入种子瓶中,35.5 ℃,220 r/min下培养42 h,在超净工作台中吸取10 mL菌丝种子,接入接发酵摇瓶,35.5℃,220 r/min下培养96 h。

1.2.7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将发酵摇瓶中的发酵液酸化至pH1.5~2.0,混匀静置20 min,过滤取上清液,衍生化步骤同“1.2.5”所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效价及组份。液相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水相:乙酸=710:240:50(V/V/V),流速1.5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

1.2.8 稳定性考察

对筛选出来的高产菌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考察突变菌株的遗产稳定性。在超净工作台上用2#棒轻蹭孢子,接种在3支空白斜面培养基上,温度为35.5℃、湿度为55%~65%下培养10~12 d,长成后,挖取1.0 cm2孢子接种子摇瓶中,之后接发酵摇瓶,培养条件同上,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测发酵液的效价及组份,重复上述工作4次。

1.2.9 生长特性分析

(1) pH对突变株生长的影响

取培养成熟的突变菌株茄瓶斜面,制成孢子悬液,稀释至10-6。用移液枪吸取100 μL分别接种于pH分别为3.0、4.0、5.0、5.5、6.0、6.5、7.0、7.5、8.0、8.5、9.0和10.0的含斜面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并设置3个平行,35.5℃培养6~10 d,每天记录菌落数。

(2) 温度对突变株生长的影响

取稀释至10-6的孢子悬液,用移液枪吸取100 μL接种于含斜面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温度设置为28℃~38℃,设置10个梯度,每个梯度做3个平行,培养6~10d。缩小范围后,再对长出菌落的温度范围设置10个梯度,每个梯度做3个平行,培养6~10 d。每天记录菌落数。

(3) 湿度对突变株生长的影响

取稀释至10-6的孢子悬液,用移液枪吸取100 μL分别接种于含斜面培养基[pH为“1.2.9(1)”的最适pH]的培养皿中,湿度分别设置为35%、40%、45%、50%、55%、60%、65%和70%,设置3个平行,在“1.2.9(2)”的温度下培养6~10 d,每天记录菌落数。

(4)突变株的培养时间确定

取稀释至10-6的孢子悬液,配制10个分离培养基[pH为“1.2.9(1)”的最适宜pH值],取100 μL孢子悬液接种于这10个培养基中,在“1.2.9(2)”的温度下,“1.2.9(3)”的湿度下培养,每天记录菌落数,至不再长出菌落为止。

2 实验结果

2.1 高通量突变株筛选

庆大霉素衍生物,借助酶标仪,在波长为325 nm下,检测吸光度,其吸光值与庆大霉素效价呈线性关系,吸光值越大,庆大霉素效价越高,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大量样品。通过对192个样品的检测,最终筛选出6株吸光度较高的菌落,结果如表1所示。对这6株菌落进行发酵摇瓶复筛,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得到CH20190225-107菌株,其效价有较大提高,C1提高较大,C1a降低明显,液相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初筛6个菌株与出发菌株的吸光度比较Tab.1 The data of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表2 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效价及C1、C1a、C2a、C2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the titer and composition of mutant strains with original strains

2.2 突变菌株菌落形态特征

突变株CH20190225-107形态如图1(a),出发菌株GM20190109-15形态如图1(b),两者差异较大。突变株菌落扁平光滑、半透明、圆形、呈橙黄色,直径3 mm左右,出发菌株菌落隆起、盘卷蜡样、圆形、呈黑色,边缘有棕色圈,直径2 mm左右。

2.3 ARTP和氯化锂共同作用合适条件的考察

通过对绛红小单孢菌孢子悬液进行ARTP和氯化锂的复合诱变处理后,通过计算致死率来确定诱变时间。诱变时间与致死率的数据如表3,曲线如图2所示,随着诱变时间的增加,致死率显著上升,60s时达到92%,当诱变时间达到100 s以上时,致死率达到100%,因此选择60 s作为最适诱变时间。

表3 ARTP和氯化锂复合诱变的最适条件Tab.3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combined mutagenesis of ARTP and lithium chloride

2.4 突变株的稳定性考察

对CH20190225-107连续传5代,每代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效价及组分,结果显示稳定性良好,如表4所示,各组份的出峰时间与出发菌株一致,如图3所示,说明该突变株高产及组分C1提高、C1a降低的特性具有遗传稳定性,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

表4 CH20190225-107菌株5代发酵单位与组分数据的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5 liquid phase data of CH20190225-107 strain

2.5 斜面生长条件研究

原始菌株GM20190109-15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斜面培养基最适pH为7.5,培养温度为35.5℃~36.5℃,湿度为55%~65%,培养时间为10 d。而在对突变株CH20190225-107的pH、温度、湿度、生长时间进行研究,发现其斜面最适生长条件为:培养基pH为7.0、温度为37℃、湿度为55%、培养时间为3d,如图4所示。与原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的最适pH有所下降,培养温度有所提高,湿度基本保持不变,培养时间大幅下降。

2.6 50 L发酵罐发酵结果分析

50 L发酵罐发酵工艺,将斜面菌种制成孢子悬液,接种到15 L种子罐,接种量为0.1%,培养64 h后接种到50 L发酵罐,接种量为30%,发酵周期为96 h。培养温度36℃,通气量1:1 vvm,罐压0.02 MP,发酵过程中用30%NaOH溶液维持pH7.0,发酵罐接种后每24 h检测1次庆大霉素效价。在50 L发酵罐上对突变株CH20190225-107发酵效价和组分进行验证,同时以出发菌株GM20190109-15为对照,考察突变株的庆大霉素效价变化和产品组分情况。发酵过程中庆大霉素效价如表5,曲线如图5所示,产品组分如表6。突变株CH20190225-107的96 h放罐效价较出发菌株GM20190109-15提高了52.6%,C1提高了20.8%,C1a降低了21.4%。突变株CH20190225-107在发酵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生物活性,随着发酵周期的延长,庆大霉素效价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表6 突变株与出发菌株株组分变化比较(50L发酵罐)Tab.6 Comparison of component changes between mutant strain and original strain (50L fermentor)

表5 突变株与出发菌株发酵周期与发酵单位的比较(50 L发酵罐)Tab.5 Comparison of fermentation cycle and fermentation unit between mutant and original strain (50 L fermentor)

3 结果与展望

采用ARTP和氯化锂复合诱变的方法,对绛红小单孢菌进行处理,得到了高产菌株,提高庆大霉素产量和质量。绛红小单孢菌的细胞壁较厚,耐诱变因素强[5],而ARTP技术可以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有利于诱变剂的进入,氯化锂这种弱诱变剂,适合和其它诱变方式配合使用,对含有5%氯化锂的孢子悬浮液,使用ARTP诱变60 s,可以使正突变率达到最高。本研究得到的突变菌株CH20190225-107,其摇瓶效价提高了47.4%、C1提高17.8%、C1a降低12.5%,经稳定性考察其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突变菌株CH20190225-107在50 L发酵罐中,表现出中后期生物活性强、效价高、产品质量好的特点。该突变株经过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后,在产业化生产中发酵效价会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孢菌悬液效价
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预测新生儿溶血病价值
大蒜鳞茎浸提液对花生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词汇具体性对情绪名词效价加工影响的ERP研究*
勘误
深圳地区10~40周岁健康人群血清抗A(B)IgG抗体效价参考区间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三种花生根腐病菌间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比较分析
绵马贯众素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镰孢菌与大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输注不同量红细胞悬液对患者出凝血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