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意 邢蕊 张人水
摘 要:北京市石景山区天台山慈善寺中藏有功德碑,碑文中所载皆为慈善寺重建捐献善款者。捐款者大部分为普通老百姓,但其中也不乏名望之士。他们怀揣一颗爱佛、礼佛之心,慷慨解囊。若要对天台山慈善寺的历史进行更加深入、完善的考察,那么功德碑上所列历史人物履历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清史中可查找到部分人物的生平履历,并可以其履历的关联性为基础较为模糊地还原出一些历史线索。
关键词:慈善寺 功德碑 歷史人物 生平履历 价值初探
慈善寺,又称天台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天台山上。晚清时期文人富察敦崇曾在其著作《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慈善寺周边的地理环境:“寺门在南山之麓,寺在北山之巅,相去几至里许。沿山有流泉三四,涓涓不穷。所谓魔王者,语多荒诞不经,无从考其出处矣。”a慈善寺建寺的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晚明大家钱牧斋在其作品中亦有提及,因此至少可上溯至晚明。至清,香火鼎盛,传闻顺治皇帝出家后便在此处坐化,清朝贵胄多有拜临。《燕京岁时记》载:“每岁三月十八日开庙,香火甚繁。” b
慈善寺西侧有殿宇,名大悲殿,大悲殿的东壁和西壁皆刻有碑文。根据石碑落款可知,东壁碑文造于清嘉庆五年(1800),西壁碑文造于清嘉庆七年(1802)。东壁碑文的作者为内阁学士萨彬图,萨彬图在碑中曾提及慈善寺住持仁寿和尚:“比年僧仁寿,目睹倾圮,志切营修,幼即锐于图,维长益坚。夫募化,工程浩大,独力担承。朝暮虔诚,舍身祈祷,人心向善,天意惠吉。”盛赞仁寿其人为修葺庙宇做出的贡献。西壁为功德碑,记载了约二百五十七位捐助善款的信徒姓名。碑文中涉及的各类人物,三教九流,也不乏当时名流。 史海温情,虽吉光片羽,亦有稽考之必要,现粗考之如下。
一、铸碑背景
碑文首段记载了功德碑所铸的原因及背景,“昔古佛云:人生在世,如登宝山,种种善缘,皆为至宝。设若不修,如已登宝山,不持一物而空回,良为可惜。今天台山慈善寺,旧有大悲殿三间,建立有年,殿宇崩摧,金身剥落,僧仁寿领众善,不忍坐视倾颓,故发愿叩募诸方贵官善信檀越。自经营数载以来,蒙佛祖默佑,众善扶持,已得金身在焕,殿宇重新。因思虽系佛祖之有灵,亦人心乐善之不倦,众善芳名应勒金石,永垂不朽,普祈作善之人,家家康泰,户户咸宁,门祈清言,贤裔绵远。乃登宝山,持物之验信乎?宝珠玉不如宝善哉!今将众善信士官民人等芳名开列明晰”。
结合东壁所载内容可大致还原出建碑的历史背景。慈善寺大悲殿原有三间,因时日已长,故破败不堪。住持仁寿一心礼佛,不愿佛寺就此倾颓,遂诚心叩首祈愿,向各方信徒募集善款,使金身重塑,庙宇焕然一新。为向诸位善众致谢,仁寿和尚于嘉庆五年修铸功德石碑,镌刻芳名,以求上天护佑行善之人。
应该注意的是,此处提到立碑背景时用了“经营数载”字样,说明信徒捐助有年,不只是立碑当年所为。
二、功德碑所载部分历史人物
福康安(1754—1796),《清史稿》有传,清朝重臣。字瑶林,姓富察氏,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屡次升官至镶黄旗满洲副都统、户部尚书,谥文襄。c福康安是清朝中叶的军事重臣,极其骁勇善战,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皇帝的嘉奖和赏赐。乾隆第三十八年(1773),福康安领兵征讨金川。金川一役,是福康安辉煌军事生涯的起点。金川之战告捷后,福康安被授予白旗满洲都统,并在吉林、盛京出任将军。福康安曾经在云贵、四川等地担任总督,政绩卓著。在阻击林爽文、阮惠、廓尔喀、贵州和湖南等地的乱党战役中,屡立战功,后染瘴病,殁于军中。
布彦达赉(?—1800),碑文写作“布延达赉”,在《清史稿》中有传,清朝重臣。钮祜禄氏,其父名为阿里衮,是满洲正白旗下人。从三等侍卫累官升迁到武备院卿一职。嘉庆年间,布彦达赉曾担任步军左翼总兵署统领,随后又被授予户部尚书、正白旗满洲都统。慈善寺碑立之年其因病去世,谥号为恭勤d,受赠太子太保。道光帝的原配皇后为其女,即孝穆成皇后。
明安,《满汉大臣列传》有传,清朝官员。钮祜禄氏,是重臣丰升额之子,布彦达赉之侄,满洲镶黄旗。乾隆四十五年(1780),明安承袭爵位,在乾清门行走。e嘉庆六年(1801),正月升任步军统领(相当于卫戍部队司令),五月任白旗蒙古都统。嘉庆七年,因贪污渎职遭受褫职,被流放至伊犁,卒于任上。擅长弓马,以勇与谋著称。
赛尚阿(?—1875),《清史稿》有传,清朝重臣。字鹤汀,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f嘉庆二十一年(1816),赛尚阿乡试中试,曾两次担任钦差大臣。赛尚阿在咸丰初年(1851)春担任首席军机大臣,随即又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一职。在剿灭太平天国之战中,赛尚阿错失良机,兵力与军饷被白白浪费。赛尚阿卒于光绪元年(1875)。有一女为同治帝妃,即恭肃皇贵妃,另有一孙女为同治帝后,即孝哲毅皇后。
那丹珠(1783-1832),清朝大臣。根据《枢垣记略》卷十六记载,字理堂,赫舍里氏,满洲镶蓝旗人。g嘉庆六年(1801)那丹珠乡试中试,四年后考取进士第三甲,受赐同进士出身,嘉庆十六年(1811)二月自户部笔帖黑入直,官至兵部郎中。
富德(?—1776),《清史稿》有传,清朝重臣。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累官至军机大臣。h乾隆初年(1736),富德担任护军一职,随即又被提拔为三等侍卫,屡建功勋。乾隆二十五年(1760),富德被再次授予御前大臣,入职军机处,随即又被授予理藩院尚书、正黄旗蒙古都统。后因贪腐两度入狱,旋被起用,终因滥加赏赐获罪,按法受斩。
刘全,《清史稿》有记载,结合留存的和珅案档案和碑文的排列次序看,此人很可能是和珅家奴,和珅为相时,刘全和朝臣多有交结,在京逾制建华屋,《清史稿》说他“家产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珍珠手串”i。
鄂齐尔,清朝蒙古族将领。翁牛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嘉庆二十四年(1819),袭固山贝子。
庆禄,《清史稿》有记载,清朝大臣。嘉庆年间武官,累官至贵州布政使。曾跟随伊里布讨伐盘踞方家沟作乱的奸民穆继贤、谢法真等人,得双眼花翎。
札隆阿,《清史稿》有记载,清朝大臣。道光年间武官,累官至参赞大臣。道光九年(1829),札隆阿因轻信阿坦台、汰劣克等包藏祸心之人,招致内乱,塔斯哈遭遇伏兵陷殁,札隆阿弃城退守阿克苏。待援军到达被围困的喀、英二城时,敌军已经离开。据《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四》记载,札隆阿其人既易轻信他人,又贪生怕死,因惧怕罪责而欲诛忠义之士。后札隆阿的罪行被查清。
德龄(?—1799),《清史稿》有传,清朝大臣。清朝高级将领。纳喇氏,满洲镶白旗人。累官至銮舆卫冠军使、直隶副将、山西太原镇总兵。j曾赴襄阳剿杀教匪。嘉庆二年(1797),德龄驻扎夔州。三年,德龄跟随观成剿杀老木园、铁瓦寺的匪徒。四年秋,德龄在岳池场、安家山与张金魁作战时,被敌军偷袭,死于阵中,被授予骑都尉世职。
和瑛(?—1821),《清史稿》有传,清朝重臣。清朝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蒙古族大臣额勒德特氏,原名和宁,避宣宗讳改,字太葊,累官至乌鲁木齐都统、陕甘总督、盛京将军、礼部尚书、热河都统、兵部尚书、军机大臣。k和宁曾在新疆地区做官七年,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他对新疆的文化建设方面也丝毫没有懈怠,主持编纂了两部重要的区域性地方志——《回疆通志》与《三州辑略》,详细记述了新疆的邊政与民族问题。
舒通阿,《清史稿》有记载,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赫舍里氏。累官至前锋、佐领、副将、山东登州及直隶正定、甘肃西宁镇总兵、西宁办事大臣、正白旗汉军副都统。l嘉庆元年(1796),舒通阿随将军恒瑞镇压川楚陕一带白莲教起义。嘉庆十八年(1813),舒通阿跟随西安副都统富僧德至河南镇压天理教起义与围剿义军,并逼迫义军将领李文成自焚。随即又至陕西,镇压木工万五起义。道光十二年(1832),舒通阿奉命随甘陕总督杨遇春一同制定制宜藏贡途中劫匪的相关章程。
张琦,字翰风,号宛邻。原名张翊,江苏阳湖人,清代学者、词人。嘉庆十八年(1813),张琦考中举人。累官至章丘、馆陶县令。张琦公正严明,断案严谨,深得民心。同时张琦还精通医术,在疫情来时亲自为百姓问诊,任职期间深受地方百姓爱戴。张琦与其兄长张惠言一同编纂了《词选》一书,是常州词派早期的代表人物。张琦的代表作有《宛邻诗文集》四卷、《战国策释地》二卷、《素问释义》十二卷、《立山词》及《古诗录》等。
瑞麟,清朝大臣。根据《枢垣记略》卷十六记载,字应亭,满洲正黄旗人。嘉庆四年五月由户部员外郎入直,官至盛京刑部侍郎。m
伊常阿,清朝大臣。根据《国朝耆献类征·将帅五十一》记载,又作伊昌阿,姓乌勒甲特氏,蒙古正红旗人,清军总管,累官至云南开化镇总兵。n乾隆四十九年(1784)担任健锐营前锋,参与围剿甘肃赤峯(石峰)堡的战斗。嘉庆年间从剿湖北教匪,击败姚之富军。
文弼,清宗室,隶正红旗。乾隆四十九年(1784),授三等奉国将军。乾隆五十三年(1788),担任前锋侍卫。嘉庆四年(1799),担任蒙古副都统。累官至西安副都统、成都副都统、管理西藏事务大臣。乾隆十六年(1751),文弼因事被革除副都统一职,不久被赏三等侍卫,并担任哈密办事大臣。
伊里布,字莘农,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宗室大臣,累官至通判、知府、知州、按察使、布政使以及陕西、山东、云南巡抚等职,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调任云贵总督、协办大学士,道光十九年(1839)十二月,调任两江总督。道光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作为钦差大臣的伊里布,主要在浙江沿海地区主管军事活动,其后伊里布被弹劾撤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清朝政府重新授予伊里布职位,命令伊里布协同耆英抵御英军的侵略,最终《南京条约》签署。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伊里布在广州任职,负责处理战后的事宜,看到广州人民多被压迫,最终忧悴而死。
常明,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大臣。累官至湖南桂阳知州,云南曲靖知府。乾隆六十年(1795)常明跟随福康安出征苗疆,屡建奇功。嘉庆元年(1796)常明在葫芦坪击败平陇的战乱,连战皆捷。嘉庆三年(1798),连攻克十八寨,平定苗疆。三年冬,常明跟随总兵施缙率领贵州兵至四川剿教匪,后战败。七年,常明因挪用铅厂公款,包庇走私铅丸的幕僚被剥夺职位,并抄收家产。嘉庆十年(1805)至十五年(1810),常明累官至湖北巡抚、总督。教匪作乱,许多汉民移居夷地,常明上书请求“盐课归丁”,此举被斥祸乱淮纲,不顾邻省利害,常明被降二级留任。嘉庆二十年(1815),常明随提督多隆阿、总兵罗思举剿灭洛布七力。二十一年,平定成都反贼。二十二年,平定边疆,不久后去世,谥号襄恪。
西郎阿,碑文作“西隆阿”,《清史稿》有记载,满洲黑龙江镶白旗人,著名清朝将领。清道光年初(1821)出任头等侍卫,后累官至喀什噶尔直隶州(今新疆喀什)领队大臣、护军统领。
郭尔明阿,据《宁古塔地方乡土志》记载,满洲正白旗人。嘉庆七年(1802)任宁古塔副都统。
观音保,《清史稿》有传,清朝著名将领。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伯石文炳之子,和硕额驸华善之孙,石三泰之父。o观音保初次被授予健锐营前锋蓝翎长,再迁前锋参领。他曾跟随副将军兆惠战济尔哈朗,跟随参赞大臣雅尔哈善攻打库车,作战十分勇猛,因此被提升至正白旗蒙古副都统予骑都尉世职,图形紫光阁。观音保是紫光阁平定西域一百功臣第六十三名。
哈三,《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忠义十九》有传,蒙古正蓝旗人,姓兀扎喇,为乾隆年间武官,曾在伊犁建有军功。
富森泰,《词林辑略》卷四记载,字岳东,号秋浦。镶红旗满洲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进士,散馆,被授予检讨。p
达林,《词林辑略》卷四记载,字梅岑,号梅甫,镶红旗满洲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科进士,散馆,被授予检讨。q
三、 价值初探
慈善寺功德碑中出现的历史人物有几百位之多,许多都是清朝贵胄,这些名单不仅仅是寺庙历史上的信徒,还是隐秘的历史线索,我们在查考的时候也发现一些意味深长的历史线索。
如清朝贵族与佛教关系。我们注意到,许多乾隆朝的进士都是慈善寺的信徒,这么多进士都来慈善寺留下功德记录,这种现象值得深究。
如布彦达赉家族与慈善寺的关系。“恭勤”是布彦达赉的谥号,由此二字可见布彦达赉在嘉庆心目中的分量,有意思的是,明安是清朝重臣丰升额的嗣子,布彦达赉的侄子,明安因为布彦达赉的关系一度官至步军统领。不过,嘉庆七年(1802),布彦达赉病逝,明安失去了靠山,很快因罪被遣戍伊犁,并死在了那里。慈善寺的碑文中,明安名字仅靠在布彦达赉名字之后,可見他对这个叔叔是紧紧追随的,就连寺庙功德捐助一事都不松懈。
再如碑文中,初步统计,清朝镶红旗蒙古人士居多,镶红旗蒙古都统署在光绪朝前设在石驸马大街,即今西城区新文化街(1969年为纪念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鲁迅先生而改为今名)。离寺庙不算太远,但是大清中曾禁止军人和寺庙走得太近,碑文是不是透露出慈善寺和镶红旗的蒙古人有什么特殊姻缘?
历史就在于发现,期待碑文的进一步研究。
ab〔清〕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0页,第60页。
cdfhijklo〔清〕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917页,第10681页,第11745页,第10702页,第10757页,第11244页,第11282页,第11899页,第11012页。
e 〔清〕清国史馆:《满汉大臣列传》,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1570页。
gm 〔清〕梁章钜,朱智:《枢垣纪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5页,第183页。
n 〔清〕李桓:《国朝耆献类徵》,台湾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353页。
pq〔清〕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四乾隆朝》,台湾明文书局第1985年版,第190页,第231页。
参考文献:
[1] 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 清国史馆.满汉大臣列传[M].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
[4]梁章钜,朱智.枢垣纪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李桓.国朝耆献类徵[M].台湾:明文书局,1985.
[6] 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四乾隆朝[M].台湾:明文书局,1985.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北方工业大学学生科技活动”资助,科技活动项目“慈善寺功德碑人物履历考”(项目编号:206051360020XN127/006),参与此项目的成员还有杨向男、赵小璇
作 者: 刘子意、邢蕊、张人水,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赵玉琦,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