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鸽叔叔
如果我们足够留意,会发现大约从2016年起,财商教育就出现在了未成年人的课外教育体系里,市场上的产品也五花八门。有些将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制作成动漫,通过卡通人物和打比方的方式进行阐释;有些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模拟盘”,开展“小小CEO”“小小理财师”的活动;有些邀请了专家,开展体验营活动。但如果真去采访这些项目的发起者,探究财商对未成年人的意义,往往会发现答案大多“正确而空泛”——培养综合素质、增强团队精神、锻炼逻辑思维……这些词汇几乎是所有教培项目都可以套用的模板,不少家庭也处于一种“半了解”的状态,认为“这大概是教孩子怎么挣钱和省钱”。
“财商”与“挣钱”确实存在关系,但它的密切程度并不及公众的想象。对未成年人而言,它所培养的能力是一种“覆盖性”的综合能力。那些略显空泛的概念,其实都可以具象化。只要化为具体的实例,我们就会具有判断相关学习实质的能力。一个“让孩子接触商业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答案,就会浮现。
规则,是更核心的事。在和读者沟通时,有一位妈妈分享了孩子“出租闲书”的经验——这位孩子通过出租家里的闲置书籍收取租金,已经成交了好几笔。这位妈妈最开始是反对孩子这么做的。后来听说“财商要从小培养”,于是反思:是不是自己太保守了?国外的孩子都在摆摊,我的孩子“出租闲书”是经济意识的萌芽,是不是应该鼓励呢?不少家长也“如梦初醒”地说:“应该鼓励。遏制这种行为,就是扼杀孩子的天分,而且这是自愿交易,不应该干涉。”看到这样的讨论,我感到担忧。因为它所代表的生意模式和“财商”的关联并不大。事实上,只有讲好规矩、树立门槛,人们才会对“商业”有所敬畏。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生意是有规矩的,不是“收钱给货”这种“过家家”的游戏。符合教育逻辑的商业知识会告诉孩子两件事情——
第一,有没有建立契约。契约是明确买方和卖方权利义务的重要凭证,在“合理的生意”里绝对不能缺失。契约精神不仅仅是言而有信,还要言而有据。比如,孩子是否准备了收据,如果出现纠纷,有售后吗?
第二,有没有商业价值。以租书为例,在生意实施前必须考虑:附近是不是有同样的商业模式,别家租赁的价格是怎样的、我的书是不是有独特之处等。总之,要證明“租金”的合理性。
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因为绝大多数合理的商业行为,面对的都是拥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他们会判断性价比,如果你乱来,生意根本维持不下去。但在校园里做生意不一样。用户基本上都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消费很可能是基于“好玩”,与其说这是“用户需求”,不如说这是“用户和真实世界的信息不对称”。如果只是提供了一个“伪需求”,并且从中获利,你的孩子还会受欢迎吗?不要因为孩子“自主”挣了点钱,就感到高兴,或者觉得要“解放思想,不再保守”。孩子的消费对象是未成年人,没有写收据、立章程,生意也走不出校园。一旦有同学反映给家长,家长会叮嘱孩子离你家孩子远一点。
这不该是“财商”的代价。但如果补上相应的规则,显然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甚至可能影响学习。商业中的规则意识是不应该“放任摸索”的,正如我们在讲述交通规则时,不会放任孩子自己去摸索红绿灯的作用一样。尊重规则的价值,在商业知识中的学习,显然远超“挣钱”。
冷静,是更重要的事。商业知识是让人冷静的,不是让人沸腾的。但当下的社会环境却往往得出相反的答案。成年人也常常被裹挟其中,急躁激进的态度也会影响未成年人。有调查显示,当下年轻人的负债率显著增高,对年薪有着超乎实际的期待,他们渴望做电子竞技选手,觉得“有钱赚又能玩”,同时对那些“辍学但事业有成”的名人充满向往。在这种环境下要保持克制与冷静并不容易。尽管许多人并不知道,“身价”和“有多少钱可以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时候,商业知识越丰富,越会让人冷静,甚至是“被迫冷静”。每一个阶段性的成功都不是放纵的时刻。如果这样的知识在孩提时有萌芽,不管他们未来是自主创业,还是购买理财产品,都会有所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对快速发展模式的反思,另一种反资本的情绪也在蔓延,一些合理的商业模式受到了年轻人的反感,似乎只有“无偿奉献”才能经得起公众的审视。可是一个要求什么事情都无偿奉献的社会,一定是难以持续的。义务劳动获得感激固然很崇高,但收取合理的费用也值得被尊敬。如何判断其中的“合理性”,也是商业知识给予未成年人的价值所在。它不是去做各种名词解释、带孩子提前炒股,而是要去观察是不是存在这种现象:对正当赚钱羞羞答答,对一夜暴富却充满期待。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才是“财商”的开端。
理解,是更美好的事。总有家长问我:财商教育应该从几岁开始,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我用几个小故事来说明。
有一个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奶声奶气地说:“我讨厌工作,我觉得工作是一件坏事。”为什么呢?因为每天早上,他缠着妈妈再待一会儿的时候,家人总会说,妈妈不能陪你,因为要“上班挣钱”。于是,“上班挣钱”在孩子眼里,就是“夺走妈妈”的敌人。如果能和孩子展示一下“工作的意义”,可能孩子的认知就会不一样。这样的展示,恰恰在商业的范畴内,也未必“有难度”。
一直以来,我和孩子的相处还算不错。在他很小的时候,他总会想尽办法找我一起“捣乱”。有一天晚上,我正要给电台做连线采访,他蹦蹦跳跳地跑进了房间。孩子妈妈赶忙把他抱出去,说不能影响爸爸工作。我明显感受到他的郁闷。第二天,我接了一档录播节目,便把他留在了房间,但和他沟通好,不能发出声音。当然,我也做好了准备,真有意外,也能通过后期解决。那天他一声不响地看着我录完了节目,随后感慨:“原来工作是这样的。”第三天做节目的时候,他帮我关上了门,对其他人说:“你们轻一点,爸爸要做节目。”从这一天起,他知道了大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关系,开始为大人的工作感到骄傲。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了解了节目的赞助商、听众,知道了它存在的价值,明白了如果想要创造这样的价值,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这是商业知识的组成部分。它有一个必载的功用,就是让人们互相理解。孩子通过工作的本质,理解父母的忙碌;通过生意的本质,理解服务员;将来,他能理解同事,甚至对手,而不是陷入“到处都是敌人”的苦恼中。
有时候我们会表扬孩子“思考有逻辑”,其实逻辑性的起点,往往是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大量和钱有关的教育,并不等同于商业知识。有位妈妈向我倾诉,自己的孩子帮同学代写作业,每篇收费五元,结果被老师发现了,把她也喊去了,她不知道要怎么跟孩子用财经的理论讲道理。其实,这是违纪、作弊,并不是什么“劳有所得”的经济话题。这时候谈论的不是经济理论,而是是非。另一位爸爸说,为了鼓励孩子做家务,无论是洗碗、倒垃圾,都和零花钱挂钩,然后问我这个做法好不好。我说:“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劳动是义务,而不是获取酬劳的手段。”这时候谈论的也不是经济理论,而是责任。如果孩子有很多钱,但他都用在正道上,例如买书、储蓄,就没必要如临大敌;但如果他把钱用在歪道上,例如请同学代做作业,哪怕是五块钱,都不应该由他“自主支出”。
商业知识能给孩子的,并不是挣钱的技巧,或者是省钱的秘诀,而是社会运行的规律、富有同理心的深度思考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富观。它的一部分源自系统学习,一部分源自对身边事件的亲身感触,一部分来自大人的言传身教。只有三者结合,“财商”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至于“挣钱”和“省钱”的本领,应该是诸多结果之一,而不是目标。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