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天水市张家川县张川镇东街小学 甘肃 天水 741500)
由于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未来缺乏准确的认知,部分微小的问题可能被家长与教师所忽视,但是却能够给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迫切需要找到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途径。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也逐渐提高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重视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方面提升自身素养。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不能单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而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发挥家校协同的作用,使校园和家庭形成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系统和有机整体,从多个维度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优质的环境,真正实现从预防、发现到解决的全过程心理健康问题防范。
由于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接触的第一环境,家长应密切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由于同辈竞争愈发激烈,青少年对自身、家庭与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也越高,随之而来的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伴随的压力与竞争。家长应密切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将其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平常生活中,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青少年的内心想法,避免用权威式的压迫进行灌输式教育,加强引导与疏导,提高交流与沟通的有效性。同时,家长在某些程度上需要减轻青少年的负担,例如当青少年感受到课程压力过重时,家长需要进行疏导,对青少年的不同个性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引导青少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避免用统一标准衡量青少年的发展。
学校是青少年人的主要教育目的地,所以在关心学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中心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让教师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除了日常的教育任务外,教师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一些学习活动和课外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心理情况,对于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加强关注和引导,找到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剖析压力源头,与学生保持沟通和交流。
家校协同是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家校协同可以使教师和家长都更加充分的了解青少年。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双方了解到学生在家庭和校园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对学生有更全面地了解。家长和学校双方通过交流和信息反馈,以学生为中心,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和引导方式,在双方协同合作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可以通过这种合作的方式,更加充分的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一个优良环境。
家庭和学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在青少年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接触的第一层次的教育,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理念、榜样作用、教育模式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课程改革推动着家校协同的模式深入发展,家校合作的理念逐渐深入教师和家长的思想与言行之中。为了实现家校协同模式,家长和教师要通过进一步地沟通与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父母是青少年的监护人,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比较重要,体现了父母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则是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加强和教师的沟通与配合,为青少年提供和谐与健康地成长环境。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即宏观背景,也会影响家庭环境的作用。任课教师和家长可以形成一个团队,发挥合力,通过教师和家长不同的角色,共同关注和引导青少年的成长,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其度过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塑造健全人格。
在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防范中,经常会出现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家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足,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会过分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而对青少年的个人心理健康缺乏关注。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家校合作的理念,引导家长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奠定家校合作的良好基础。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庭教育案例资料库的方式,从实际发生的问题中积累经验和处理方法,对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不断优化家校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例如在“挫折教育”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从与家长的对话中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例如有些青少年存在考前焦虑问题、学习压力过重的问题、情绪暴躁的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这些问题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但也有可能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如果任其发展演变,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师可以让家长意识到这些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部分情绪可能会是心理疾病的前兆,例如抑郁症。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探讨,使家长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心理情况的波动是正常现象,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其需要面临的成长课题,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青少年找到合适的方式疏解情绪,培养青少年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对挫折的应对能力,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的消极期。学校可以对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问题进行搜集,根据家庭教育案例库,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建议,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
根据《青少年心理研究报告》的调查结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而关爱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家庭而言,要对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但是在实际的情境中,由于家长缺乏对正确引导方式和模式的了解,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家庭环境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导致家长和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关怀教育事半功倍。教师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与家长加强交流沟通,对青少年出现的情况进行分类与分享,帮助家长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作用,为青少年创造更有利于成长的家庭环境。
例如可以通过“有效沟通”的心理指导,教师可以询问家长在和青少年的沟通中可以发现什么问题,或者存在问题,部分家长反映很难和青少年进行深层次的沟通,青少年对家长有抵触的情绪,部分家长也发现和青少年的沟通似乎很难开展,家长能够感受到青少年有倾诉的欲望,但是家长经常无法了解青少年内心真正所想,孩子有时也不会直接表达内心的想法。出现这些情形的原因,在于家长缺乏与青少年沟通的技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培训活动,增进家长和青少年对彼此的了解,例如可以通过双方互相写信的形式,将想表达的想法通过信件传递,避免了直接面对面而形成的隔阂与不适,部分学生在信中表达希望父母不要只注重成绩,而是更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家长也在信中表示可以倾听青少年的各种想法。通过写信的环节,增进家长和青少年对彼此的了解,能够消除部分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的隔阂,使之后的沟通更加顺畅。
学校是家校合作机制的保障,是教师、家长和青少年之间的媒介与桥梁。学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协作方式,推动家校合作模式的优化,发挥载体的作用,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变化。在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心理特征也有了改变,学校和家庭需要充分合作,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行动上形成合力。
例如在“失败心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活动,让青少年学会面对失败,并且应对挫折,例如可以通过观看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引导学生在观影过程中释放情绪,并且学会主人公坚韧不拔的精神。看完电影后,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分享看电影的感受,学习如何面对失败并处理由此产生的情绪。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处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不仅要进行学业学习,更重要的是进行思维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家长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是坚强的后盾,家长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了解青少年的内心状况,预防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综上所述,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形成家庭和学校是合力是必经之路,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家长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参与度,与家长加强沟通和交流,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和教育理念,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后续的研究和教育实践中,作者继续关注如何在家校协同的理念下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全方位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