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2-02-18 23:26:50封常刚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博文初级中学266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困生分层

封常刚(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博文初级中学 266400)

由于学习基础、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类问题,有的学生只能解答基础题和中等题,有的学生甚至无法解答基础题。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继承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并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教育减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因材施教的理念,运用差异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性教学。

一、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合教学实践,明确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因材施教理念。《论语·雍也》曰:“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在育人与教学中,家长与教师都要因材施教,才能引领孩子健康成长。二是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应以“生活”为前提,与实际生活和学生状况联系起来,因此不能实施“一刀切”式的教学。三是新时期的教育需要,新课改理念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新的“双减”政策中提出减负增效,这都要求教师改变过去教学方式,实施差异化教学。在差异化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方案,组织多样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布置差异化的分层学习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能习得知识与掌握技能。

二、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没有分层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学生家长的期望,不少教师总是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缺乏层次性设计。但是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差异,这种期望总是无法达成,甚至适得其反,最终影响数学课程总体教学。

2.教学过程差异不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数学课程主题内容,借助教参书和网络资源,提前做好备课工作,设计与制作统一的教学课件和课后作业。在课堂上,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提出的问题差异化不够明显,没有体现分层性。受到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教师也很少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3.课后作业没有差异

在设计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时,教师通常也是“一刀切”,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差异化的课后作业。初中数学的知识多样,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能力等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不同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当课后作业不符合中等生、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时,学生作业完成效果并不理想。这与作业设计的初衷不符,无法发挥课后作业的实际价值。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1.认识学生学习差异,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结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明确新课改与“双减”政策的目标,在初中数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首先要认识初中生的学习差异,根据学生的当前学习状况,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分层教学目标。总体而言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学优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思维比较灵活,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灵活多样地解答问题;中等生的数学基础不错,学习比较扎实,但思维容易受到限制,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解答拔高题与拓展题有困难;学困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思维比较迟缓,解题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确定总体的和具体的分层教学目标。

教师先要这样确定总体的分层教学目标:对于学优生,重点引导他们查缺补漏,培养其创新思维,用更高标准要求他们;对于中等生,重点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多做综合题和拔高题,在做题时努力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对于学困生,重点引导其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多做数学基础题。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一元一次方程”单元主要包括这些知识点: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可以确定出以下分层教学目标:学困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基础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能解一元一次方程与简单应用题;中等生在以上基础上,掌握“水箱变高了”“打折销售”等各类应用题,正确解答大多数应用题;学优生还要能解答各类拔高题和拓展题。

2.尊重学生学习差异,优化课程教学过程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明确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整体,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不同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不同,掌握知识的速度有所差异,思维的敏捷度、灵活性、创新性各有不同。根据这些个性差异,教师都要秉持公平的理念与尊重的态度,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根据初中数学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还要优化课程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教学为例。教师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答问题;深入认识一元一次方程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答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重点是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形积变化的问题,难点是分析形积问题和找出等量关系。由于初中生的数学基础不同,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先要提供预习课件,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课堂探究中,教师主要让中等生和学优生参与探究,让学困生记住解题结论,解答基础问题,中等生要解决多种类似题型,学优生还要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最后总结:一审题,二找等量关系,三设未知数,四列方程,五解方程,六检查求解,七写出答案,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踮一踮脚摘桃子”。

3.基于学生学习差异,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解答各类数学问题。根据因材施教与陶行知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学习差异,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互助小组遵循“以优带弱”的原则,追求“1+1>2”的效果,在课堂上布置自主探究任务,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小组分派任务,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

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探索勾股定理》教学为例。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表示为:a2+b2=c2。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将学优生、学困生、中等生混合,组成多个学习互助小组,要求小组成员通力合作,阅读教材与合作探究,先用拼图方法验证勾股定理。各小组要分配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探讨。教师指出拼图方法的证明思路:图形割补拼接后,保证无重叠和无空隙,根据同一图形面积不同表示方法列等式和推导。到了规定时间后,教师先让各组的代表展示推导过程,然后进行点评与总结,并提出不同的问题抽查一些小组的成员,以此验证各个小组的学生参与探究情况。通过落实以上的教学流程,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结合学生学习差异,布置差异化的作业

由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教师不能设计和布置统一的课后作业,需要结合学生学习差异,设计与布置不同层次的差异化数学作业。学困生主要是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等,要求解答基础题;中等生要在此基础上,能够解答大部分习题,并试着解答拔高题;学优生要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所有数学问题。教师需要提前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

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为例。根据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况与相关反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本课的学习差异,设计与布置分层作业。基于达标作业包括选择题和简单的生活应用题。例如,一棵树的高度是3米,小王站在距离此树4米的地方,此时小王距离树的顶端有多远?中等题包括各类题型。例如,一个高9米的旗杆折断,离地距离是4米,但是折断处相连,这时身高1米的小李在距离旗杆4.1米的地方玩耍,此时小李是否有危险?提升能力的作业重点是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的知识。例如,某村建造一面靠墙(墙和地面是垂直的)的蔬菜大棚,大棚的宽度a是4米,墙体的高度b是3米,大棚的长度d是12米,在大棚顶端覆盖塑料薄膜,至少需要多少面积的塑料薄膜?以上不同难度的问题,分别让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解答,通过差异化作业设计,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结语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念,继承和发展了“因材施教”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改变过去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双减”政策的提出,明确教育教学中减量提质与减负增效。在此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实施差异化教学,根据数学课的主题内容,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在课前、课中与课后实施差异化教学,设计和布置分层数学作业,辅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解题技能,发展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学困生分层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6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8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