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路径

2022-07-21 08:03:48陈晓雏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实验小学364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校本双减目标

陈晓雏(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实验小学 364000)

作业设计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以及作业的实施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存在紧密的关系。有的学校为了增加作业的针对性,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拒绝统一购买教辅资料,而由本校教师共同合作设计一套校本作业。这类作业的针对性较强,同时内容也会比传统作业要丰富。为此,基于时代教育背景,如何发挥校本作业在“双减”背景下的应用效果,需要每个教师积极思考与探究。

一、针对目标,促进目标达成

素质教育阶段,各个科目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数学学科也是如此。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能够设计课堂活动,也能够设计校本作业。可见,教学目标在其中起着重要导向作用。为此,“双减”背景下,教师设计校本作业时,需研读教材,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与其相符的作业。由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教师需要掌握各个目标的特点,如有关技能的目标就需要学生去掌握和了解相关理论应用。而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三个过程性的目标就需要学生去探索思考及实践。教师结合各个课时以及单元目标的不同,为学生设计科学的校本作业。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表面积与体积。此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体积及容积的数学意义,了解体积的度量单位,能够熟练进行换算,体会立方米(分米、厘米)的现实意义。

此目标中的关键词语提及的是理解、了解与体会,包含了技能目标与过程目标。为此,教师可以设计校本作业:

问题1:现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其棱长为25厘米,厚度为10厘米,求此正方体纸盒的体积与容积之间相差了多少立方厘米?

问题2:现有一个铁质的长方体箱子,它所占据的空间是60立方分米,该铁箱子恰好可以将58立方分米的大米装下。那么,60立方分米是指该铁箱子的( ),58立方分米是指该铁箱子的( )。

上述两个校本作业中,问题2属于学生理解的范畴,而问题1属于应用范畴。只有教师能够准确掌握作业的度,保证其与教学目标是相贴合的,那么,这样设计出来的校本作业才是有效高质的。

二、注重过程,关注思想成长

陶行知先生曾表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为此,小学数学教学需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通常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逻辑推理、抽象以及数学模型三大类。数学思想方法是凌驾于理论知识纸上的高阶思维,对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信息提炼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在“双减”背景下,为了优化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设计数学命题时不能仅设计简单的基础知识问题,训练数学技能的练习,还需要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作业中,关注学生数学思想的成长,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师对作业进行了改编与植入:

1.改编

改编主要是将原本训练目标单一的题目做适当调整,增加训练价值。通常改编有对情境的改编、题目形式的改编等多种,经过改编能够让数学作业变得更丰富,学生思维变得更加开拓,符合“双减”政策要求。

例如,原题中要求不经过计算,就将下面算式的大小比对出来。

78+95○78+25

96-12○96-20

改编:不经过计算,你能准确判断算式大小吗?(▲表示同一个数)

▲+95○▲+25

▲-12○▲-20

改编后的问题将原题中的相同数字用▲来代替,这就有效阻断了学生通过运算对比大小的想法。在回答的时候,就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寻找规律,从而完成问题的解答。

2.植入

“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更看重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受和领悟,教师启发学生有意识寻找求解方法,植入与之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将一个圆形平分成若干等份,然后将其拼接为一个长方形,现在已知长方形长为12厘米,求这个圆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在有关圆的面积学习内容中,常见的是已知圆的半径或周长,通过公式就能够求得面积。但对于“此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如何?其有什么数学价值?”“在面积推导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等重要教学内容常被忽略。此校本作业设计中,通过植入相关数学信息,促使学生感受转化思想,理解其中变与不变的思想,了解长方形面积与圆面积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成长。

三、了解差异,设计作业分层

“双减”背景下的校本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也要了解授课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结合学生学情设计针对性的校本作业。只有在作业设计中重视差异问题,才能够确保作业实施的高效性,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的知识体系与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了解差异需落实在分层管理上。教师可以在设计校本作业的时候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层管理:一是实施作业内容的分层管理;二是实施作业评价的分层管理。作业内容的分层可体现在将作业划分为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三个层次。作业评价的分层可以体现在学优生重点关注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对待中等生可以重点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以及是否出现运算错误等马虎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对待学困生可以重点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新旧知识的转化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价。

四、重视策略,创新编制方法

优化校本作业设计,提高作业实施的实效性重点还是要依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为此,立足“双减”政策,教师在设计形式上可以将问题融入情境中,这能够有效避免直叙性的提问过于单调乏味,也能够避免学生作业兴致低等问题。

例如,在一个体积的研究中,教师要求学生做一个测量实验的作业任务。取一个正方体的玻璃杯,量出其棱长为8厘米,在杯子中倒入一些水,此时水面高度是5厘米;然后拿出一个木块放进杯中,测量水面高度发现此时高度为6厘米,在忽略玻璃杯杯壁的厚度前提下,求一求木块体积大概是多少立方厘米?

此外,教师可以从题型入手,将原始应用变换为信息构建的形式。这样,可锻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例如,2021年,某市全年的GDP是3985.11亿元,依照可比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加了6.5%。全市的财政预算收入总计为1285.31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8.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共计756.41亿元,增加了10.0%。在地方级财政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654.79亿元,增长15.78%。全年财政支出842.13亿元,增长5.0%。其中含有教育类支出114.88亿元,增长15.4%。(1)2021年全年,某市全年实现的生产总值是多少亿元?(2)2021年教育支出多少亿元,2020年教育支出多少亿元?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校本作业设计时将封闭问题设计为多维开放性问题。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意识锻炼学生的求异思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异分母分数学习中,常见的练习题是两个分数的运算求解问题,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对运算法则的应用,强化并巩固运算方法。但是,改变成上述例题的形式促使练习答案不唯一,学生也能够在求解中进行开放性思考。这样不仅提高了校本作业实施的有效性,也让教师在编制作业中应用了不同的策略方法。

五、突出理念,落实双减政策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后,教师对于作业以及评价的教学观念又有了一次更新。但是对于评价的内容,大部分学校仍旧采用以考试为主的检测模式。不过,也有学校充分领悟了“双减”政策理念和核心,并针对校本作业做了进一步改进。在考试内容与教学改革和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准备能够提高学业质量的校本作业。为此,基层教师需总结经验,找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做教学改进,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同时提高教学针对性。这也是优化校本作业的前提。针对学生校本作业的题型设计,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核心技能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学生对数学问题以及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这对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可突出此教学理念,结合“双减”政策为学生设计校本作业练习题。

此外,在当前的校本作业设计中,教师也要关注教育热点内容。如“双减”政策、数学核心素养等。小学数学教学不单单是要教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更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相吻合。为此,教师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呢?校本作业是实现此目的的最佳途径。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用数学的思维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思考;二是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和观察生活;三是用数学的语言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表述。而数学思维实际上是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学的运算能力;数学眼光则是数感、直观观念、空间概念;数学语言则是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以及构建数学模型。由此可知,在校本作业设计中,为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在作业中增加相关内容的训练。

例如,小明将拳头握紧,其体积大概是245( )。为了能够利用校本作业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将上述问题变换成:小明将自己的拳头放进了一个盛满水的水杯中,流出来的水的体积大概是( )。

A.>1mL,<1L

B.>1L,<1m3

C.>1m3,<1L

D.<1mL,>1L

此作业设计针对的是长方体与正方体课程知识的学习,教师设计此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各个体积单位、容积单位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数感,使其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单位的现实意义,此校本作业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素养发展具有重要帮助。

六、结语

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需依据“双减”政策相关要求,根据政策核心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突出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教学目标,提高作业内容的针对性,让学生在校本作业的练习中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巩固数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校本双减目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