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创新研究

2022-02-18 23:07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团支部团员团组织

邓 琦 唐 翔

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既是对优秀团员的肯定,也是为党组织选拔人才的重要举措,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研发现,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评价指标不明确,学生不清晰努力方向;团组织对学生推优前期的教育培养不够,学生们对推优入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推优入党在学生发展入党中的作用不鲜明,很容易被认为是某时点的“选优”;推优评议方式单一,召开团支部大会投票选举产生,容易造成“一票定优秀”的情况,缺乏对推优对象的全面评估等。

从发展党员的全域正确审视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重视明确推优条件、释放推优引导效用,加强培优措施、发挥推优辅导作用,创新选优方法、规范推优指导过程,延长育优过程、实现推优全程覆盖,如此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创新推优入党工作流程,厘清推优入党工作误区,明晰推优入党工作指引,有利于使推优入党工作真正发挥为党选才、为国育才的重要作用[1]。

一、明确推优条件,释放推优引导效用

高校学生对共青团推优入党的印象,常常游离于党组织发展与教育管理,认为是共青团组织指导下,通过团会课,公布推优符合条件对象后进行的投票表决,其中对推优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民主测评、群众座谈会,难免会让人造成“一票定优秀”“一言定合格”的印象,对考察对象缺乏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缺乏明确的考察评价指标,单纯主观评断,很容易使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流于形式,产生不确定性、不公平性、不合理性。

在“推优入党”工作中,团组织应该充分发挥“紧密联系学生,工作形式新颖、工作覆盖全面”的优势,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的推优入党评价体系。从党员发展过程中,团组织应当承担的职责使命任务出发,科学合理设计评价指标,运用量化的考核方式能使推优入党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2]。

相关标准内容的设定,可以综合思想政治水平、学科专业成绩、综合素质能力、实践创新精神、服务奉献情况等维度综合考量。每个维度设立达标要求和专项积分,运用积分制体现推优对象多方面综合表现,作为人员推选的重要参考和培育导向。

二、加强培优措施,发挥推优辅导作用

推优入党工作在形式上是时点性推荐,其实质上是阶段性育人,某种意义上看,阶段性“育优”,比某时点上的“选优”更考验推优入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些共青团组织将推优入党工作做成了仅在某时点“选优”、没有前期培养、团组织缺乏有效举措、难以发挥积极正向引导作用。为充分发挥共青团推优培育作用,有必要在前期推行培优措施,提前培育、专项培育、有效培育,最大限度发挥推优育人功能,做到高质量推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推优培育工作。

(一)把握入学教育关口,帮助扣好第一粒扣子

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即进行入党基础知识培训和思想引领,鼓励有志团员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为其建立入党档案;明确共青团推优、参加党校学习、申请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等工作链条的意义、条件和流程,将共青团推优入党作为入党申请人员向党组织靠拢的第一道关卡加以重视起来[3]。

(二)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党团工作有效衔接

大力加强“党建带团建”力度和深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请优秀党支部结对互助团支部,建立起党支部与团支部的经常性、紧密性的联系机制;聘请优秀党员结对互助青年团员,建立党、团员互助结对小组,从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学风引领、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加强对团员青年的示范和指导,为共青团工作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导和理论实践支持,不断深化和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形成党建带团建整体联动、全力推进的良性互动,构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良好格局[4]。

(三)依托第二课堂建设,促进思想能力素养全面提升

团组织最大的优势,是引领、组织、动员、凝聚青年学生,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平台中锤炼品质、塑造能力。共青团组织要始终以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对有志团员青年开展积极引导,运用“青马工程”培训、团日活动、“青年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团员青年补足“精神之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社团学习、投身“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夯实专业基础,培育研究成果;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增强服务社会、知行合一的能力本领[5]。

三、创新选优方法,规范推优指导过程

推优入党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除了要明确评价标准、重视前期培养之外,还需要规范选优评议程序。要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细化操作流程,重视过程引导。

(一)加强氛围营造,鼓励“应推尽推”

除准确、规范、及时传达上级推优入党相关精神之外,高校团组织还可以根据广大共青团员的兴趣点,利用好团组织公众号、网站等媒体平台,创新“推优入党”宣传形式,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推优入党”工作更贴近青年团员的实际生活,充分调动广大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创造良好推优氛围,确保“应推尽推”[6]。

(二)创新评议方法,确保程序规范

推优的评议方法十分关键,除了需要客观评价参评团员的实际表现,更承担着对全体团员开展教育引导的重要职责,为此在“公开、公平、公正”基础之上,还应注意评议方法的务实公允、新颖公正。传统的推优方式是召开大会、介绍情况、投票表决、结果公示几个环节,这是目前被普遍接受和采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创新采用一些其他形式,如:依据推优入党《综合素质成绩单》相关指标,对推优对象的第二课堂基础得分进行排序,确定初参评名单;请推优对象提交个人综合情况汇报书面材料,团支部开展评议打分;建议增加个人答辩环节,由团支部支委会成员和团员代表进行提问等[7]。

(三)强化指导监督,确保层层合规

为提高推优入党工作规范性、科学性、可靠性,全面确保推优人才素质合格,高校团组织需要完善对推优环节的监控指导。校团委可以派遣专人或成立考核小组负责二级学院推优入党工作的指导、监督;各二级学院团组织可从学院层面成立考核小组,深入各团支部,负责检查团支部推优入党工作是否规范有序开展。通过建立分类指导、层层监督、责任细化的推优监督机制,确保推优入党工作既“公平、公开、公正”,也能“合情、合理、合规”[8]。

四、延长育优过程,实现推优全程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团员会误认为“推优成功后就不是团员了”“推优后的教育管理培养就应该完全由党组织负责”的误解,存在推优过程党团组织衔接不畅,“重推荐、轻培养”的现象。其实在推优入党工作之后,团组织对推优对象的培养考察过程远远没有结束。从为党育人、为党选才的目标导向出发,团组织有必要在推优后继续延长育优过程,协助党组织实现推优全程覆盖[9]。

(一)提高培养标准,激励继续奋进

对于已推优的团员,团组织应树立其先进性,帮助其树立起更远大的目标,对其严格要求,指明向党组织一步步靠拢的方向和路径,并给予指导支持和持续培养。鼓励已推优团员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主动学习新思想,学思践悟、身体力行,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实践锻炼。在此期间,党团组织负责人应对其密切关注、科学指导、过程监督、详细记录,实现党团良好互动,培养全程无缝[10]。

(二)鼓励分享经验,反哺推优工作

常态化组织已推优团员在团支部层面分享成长经验、收获体会,向更多人宣传推优工作的重要意义、标准要求与相关流程,实时、适时、及时向团组织汇报反馈对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新建议和新想法,让每一期推优的工作成果反哺未来的推优工作,形成良好互动和优化改进,不断提高推优工作水平。

(三)实行结对互助,帮扶青年同学

安排已推优的团员,对有志于推优入党的团员青年开展常态化结对帮扶和跟踪培养,扩大已推优对象作用发挥的渠道和平台。可以将推优结对互助对象的成长进步情况纳入对已推优对象的组织考察中,及时向党组织汇报相关情况,从严从实做好推优后续的培养教育工作[11]。

为党育人、为党选才,是党赋予共青团的重要政治职责,是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只有党团组织协同合作构建工作闭环,使推优置身于整个党员培养、教育、发展的系统中有机联动,科学建构、系统谋划、稳步推进,才能源源不断把优秀团员青年吸收到党的周围,不断彰显共青团组织为党培养和输送青年骨干的政治功能。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员团组织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