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茹意 张兴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1]。一个人的道德品格就如木根水源,只有不断培根铸魂、立德修身,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实现海纳百川。“吾日三省吾身”中蕴含的自省思维强调自觉的道德养成,有助于新时代高校青年群体修身立德,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
自省即自我反省,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从春秋时期孔子“见贤思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到唐代樊铸“丈夫立身须自省”、清代金缨“静坐常思己过”,再到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无不体现着浓厚的自省思维。
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传统的奴隶制经济逐渐被农耕经济取代,继而引发思想领域的变化,礼崩乐坏的同时人们的传统观念开始发生变革。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中,曾参领会出反省内求的方法,通过对自身的审视使自己不断趋于理想人格,并总结出影响至今的儒家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时至今日,“吾日三省吾身”和其他众多经典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如灿烂星河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进道路上熠熠生辉。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吾日三省吾身”中所蕴含的自省思维和修身方法仍然在启迪着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吾日三省吾身”中蕴含着自省和慎独的思想理念,是儒家修身立德中极其关键的一环,对人的修身立德具有巨大推动作用。道德修养的高低一方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个体的反躬自省,而个体的自省无疑是更关键因素。对高尚道德品行的锻造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长期反复的锤炼中逐渐提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焕发蓬勃生命力的今天,以自省慎独为代表的经典智慧越来越成为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群体提升道德素养的重要助力。
自省思维即对某个问题进行严肃、反复、持续不断的分析、评估、审验、优化的思维活动。首先,自省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的思维形态。它对感性具象、理性具象、抽象等进行再现、再加工,以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理性具象和逻辑抽象,既是一种思维再现,更是一种思维创新。其次,自省思维需要经常性、有目的地自我反省、审视、剖析以达到自我完善。自省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要久久为功,形成自省思维范式。最后,自省不是为了让主体产生自我不足的认知,而是找出能够自我优化的地方和方法。可以说,自省是在反省检查思想、行为、措施、政策的缺陷和不足基础上寻求改进、完善、创新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自省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3]。自省的过程就是人在有意识地去认识自己活动本身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把人分成主体之我和客体之我,而自省就是主体之我对客体之我进行再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个体德行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不仅要利用他人对自我的道德评价,也要利用“我”的自我审视以修己身、立大德。主体之我对客体之我的认识,不是对“自我”的孤立的认识,而是涵盖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历史等诸多关系的认识。“吾日三省吾身”不仅是主体自觉的自我认识,而且是对主体与客体、人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定教育环境和对象关系,自省思维的融入能够帮助个体正确对待和有效处理自身所处的关系环境。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于为人类求解放,而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是寻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不仅是一切人的解放也是人一切的解放。人一切的解放关键在于解放人的思想,得到思想上的“自由”,在自省思维的作用下人通过思维的转向跳脱肉体的局限实现省物、省人、省思维,最终实现自身的真正解放。马克思主义自我革命理论认为人的自我革命关键在于思想的自我革命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自省思维通过对存在与思维的内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助力各教育主体革故鼎新,实现思想境界的提高和思维活动的深入。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自省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总体上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柱要始终为党和国家培养可靠后备人才服务。面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建设要求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实际之间的矛盾,自省思维的融入不仅能帮助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高理性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教育介体和教育活动的优化提升,在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运动基础上加快个体的思想道德发展。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最终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4]。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既要教授学生道德、科学、文化等知识内容,更要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修身立德。可以说,新时代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群体掌握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必要保障在于充分运用自省思维进行分析、预判、复盘和反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深入实践为自省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沧桑,虽然在近代经历了一些曲折,但马克思主义的注入再次激发了文明的活力。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迸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持续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供应文化动力。以“吾日三省吾身”为代表的传统智慧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自省思维融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有助于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新时代高校青年群体地位举足轻重,他们既是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中坚力量,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军,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如何保证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多元文化激荡的世界舞台中举好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大旗,关乎中华民族复兴大局。自省思维蕴含的理性、自我反省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为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驾护航。
自省思维和思政教师相结合助力教师职业成长。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担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4],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一招在于思政课教师要学会运用新思维,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首先,思政课教师运用自省思维修身立德。在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方面教师自身的榜样引领是关键,这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素养做到“学为人师”,更要有较为高尚的品德情操做到“行为世范”。思政课教师要学会运用自省思维检查自身道德品行,塑造自身的高尚德行,引领高校大学生成长。其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运用自省思维。自省思维不仅是一种课后思维,也是一种课前思维。既可以对已经完成的教学行为、课堂效果、学生影响进行检查、评价和复盘,也可以对即将进行的教育教学进行预判、调整和规划。最后,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省思维,教师的“教”更多是从外界向学生“灌输”知识,只有学生主动“学”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的入脑入心,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
自省思维和学生相结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新时代下高校要扭住“铸魂育人”关键,培育新时代的“四有新人”。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又要结合“人”即当代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具有思想心智稚嫩单纯、方法行动简单盲动、思维高度活跃和学习革新能力强的显著特点。受信息爆炸、知识焦虑和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难以理性深入思考,在此情形下,高校大学生极易被各种看似自洽的言论征服,陷入非社会主义的思想泥潭。自省思维的养成能够帮助高校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保持理性,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可以说,理性头脑和自省思维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行之有效、新时代大学生是否成长成才的关键。
自省思维和思政课堂相结合提高教学实效。根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内部激发各教育主体潜力、发挥其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迅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成绩,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学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突飞猛进。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建设改观不大,教育对象主体性发挥成效微弱,思想政治公选课学生抬头率不高等。把自省思维和思政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对思政课堂“教”与“学”活动的省思,一方面提高“教”的针对性和价值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持续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在反复对照中培育德行。见贤思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需要在对照先进、自觉学习中逐步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时代新人发光发热,高校青年群体是主力军,他们正处在德行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判断和选择时就容易行差踏错。而自省思维的养成对高校青年群体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自省思维的塑造要找出先进典型,面向广大高校青年树立能够对照学习的榜样,见贤思齐。高校青年要对标先进榜样,找出自身的不足。榜样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反复对照,能够清晰找出彼此之间的差距。自检不足不是目的,最终是要在榜样和自身德行的反复对照中,依循榜样道路对自身予以改进。
在不断自问中坚守初心。掌握自省思维关键在于不断地扪心自问,“问”是为了“省”,自问是自省的必然要求。扪心自问力求“问”准、“问”深,只有时刻警醒自己,做到初心不改信念不变,方能行稳致远。自省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对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自问自省,找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同时要经常根据个人实际进行自问,牢记育人使命;另一方面要求教育对象对照先进榜样、对照学习目标、对照道德目标,时刻反省自身不足。扪心自问,要问在关键时、问在关键处。问在关键时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关键时期,起始时、结束后、进行中的关键时期扪心自问。问在关键处即在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在目标与自身实际产生差距,在思想道德上存在矛盾之处扪心自问。经常性的反躬自省,可以省出差距,省出担当。
在自觉实践中锤炼品性。一个人的品德修为不单单是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日常实践中。近年来舆论媒体偶有爆出高校大学生甚至教师的不当言论、不当行为,更有甚者做出危害国家人民事业的事,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把道德准则外化为自身的行动,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没有站在人民立场。这种在品行修养上言行不一的两面派,对学校甚至对社会都遗患无穷。高校青年群体肩上担负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重任,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挑梁人,应该以自觉实践去担当。首先,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运用自省思维去检省自身,通过自查、回放、总结等实践手段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其次,教育对象在实际行动中要做到知行合一,注重把内心的道德律令外化为日常中的道德行动。最后,重视经常性且易于做到的道德实践,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良好道德实践影响带动他人。
自省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目标指引着方向,决定了道路,自省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在目标体系上下功夫。一方面要运用自省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进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由根本目的和具体目标组成,首先是对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5]的审视。这一根本目的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性质所决定,两个“全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关系,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样,社会没有全面进步,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无从谈起。其次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于不同阶段、层次的教育对象,目标设置时既要根据其现实情况有的放矢,又要考虑其未来发展动态调整。保持对既定目标的审视,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另一方面要把教育对象形成自省思维范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标之一。高校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不特定性,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品质树立起崇高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自省思维范式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社会思潮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中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不断健全自身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
自省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要始终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服务,把自省思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已经内涵了自省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这一必然要求。首先要运用自省思维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既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更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充分考虑未来党和国家发展对时代新人的期望与需要,并始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服务。其次是把自省思维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包含世界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等诸多部分,内容自省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对于青年群体的世界观具有调节和完善作用,它直接影响人的思维,进而指导人的具体行动。从思想层面塑造青年群体的正确认知可以更加高效有力地推动其全面发展,完善青年群体的健康人格。
自省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包含终局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在不同阶段融入侧重点不同。一方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终局性评价时,要运用自省思维在教育目标完成情况和教育实际效果两个层面进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思维思想领域对个体产生作用,看似只能进行定性评价,但并不妨碍我们设置具体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量化,综合运用两种手段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效果。同时要在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自省思维运用程度的基础上,激励他们更加深入,为自省思维教学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性评价自身就是在运用自省思维来反思教育得失。自省思维作为一种集理性、批判性、前瞻性于一体的思维,在过程性评价中能够及时纠偏和优化教育活动。因此,积极地运用自省思维反思和评估教育活动,针对性提出反馈和建议,推进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理性独立,有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