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讨

2022-02-18 23:07石明杰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思政院校

张 茜 石明杰

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依托网络平台,坚持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摸索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路径,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创新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这对于抢占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培养三观正确、政治立场坚定的合格青年一代,以及帮助青年一代抵制网络错误思潮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整体教育载体环境的升级

移动互联网飞速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智能手机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手机网民数量激增。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我国网民数量突破了9.38亿,手机网民为9.19亿,占比97.97%。20~29岁的青年网民是网民年龄分布中人数最多的群组,高达22.36%。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主要面向青年大学生,他们正是网络汪洋中的活跃群体。过去,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主要依托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内组织宣传、广播报纸传统媒体渠道。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整体教育自载体环境的全新升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可以依托快手、抖音、微信公众号、校园论坛等各种媒体渠道展开,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随时随地展开学习[1]。青年一代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间,网络上各种思潮并存,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误导。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应牢牢把握移动互联网中的主动权,大力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帮助青年大学生甄别网络各种思潮,不受不良信息的蛊惑,巩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成果。

(二)教育客体思维方式发生转向变化

高职院校传统形式下的思政教育,主要依托课堂展开,教师灌输式传播知识,信息源较为单一,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效果较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悄然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智能手机小巧便捷,4G技术加持下,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利用智能手机完成购物、社交、游戏、信息查询等活动。青年大学生对于移动网络和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也悄然变化。大学生基本养成了有问题上网查的思维习惯。不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学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于借助网络渠道展开。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

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新的阵地。互联网俨然成为各种思潮争夺的战略高地,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互联网传播西方思想、违法犯罪、文化侵略等现象层出不穷,极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2]。高职院校会聚着优秀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水平过硬的青年一代的重任。面对意识形态之争,高职院校应该直面挑战,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利用网络阵地全面推进青年一代的思政教育工作。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主要困境

(一)高职院校部分思政教师主观性观念不强

今天,依然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主流阵地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战略意义,直接影响到了教师教学精力的投入以及教学成效。部分思政教师主观性观念不强,主要体现在:有的教师对网络思政教育抱有抵触和怀疑的情绪,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设计网络思政教学活动,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教师秉持这样的思想和态度,自然难以在工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工作成效大打折扣。有的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发展网络思政教育的迫切之势,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技巧和方法,在面对网络思政教学时,会感觉无从着手,不知道怎样的新媒体形式更能吸引学生,也无法高效地利用网络平台,在意识形态阵地失去了主动权。

(二)高职学院网络思政教育相关机制不健全

首先,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能够较好地驾驭网络平台整合网络资源。但是许多高职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素质,因此,建立常态化的教师培训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师网络技能培训方面,都缺乏系统的计划和方案,无法为教师提供连贯系统的培训,难以保障培训效果。

其次,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不健全。新媒体时代,各种思潮并存,高职院校必须妥善疏导网络舆情,帮助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抵御网络不良思想的侵蚀,降低负面网络舆情的消极效应。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可以迅速组织力量应对,但是校内各个部门各自为战加以应对,舆论引导效果不佳,无法形成部门合力,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健全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再次,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教育活动开展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以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过程。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健全的评价机制,也会在教师中造成网络思政教育重要性不足的误解,挫伤教师参与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再者,无法对网络思政教育活动提供有效的意见反馈,难以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提炼,工作随机开展,难以形成长效的机制。

(三)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效果欠佳

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较为僵化,只是简单地将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关视频、文字内容、音像资料放到网络上,要求学生观看学习记录。这种方式虽然借助了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展开了教学,但是教学内容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无异,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靠自觉和兴趣展开学习,对许多知识点也是一知半解,学习效果不理想。网络上的许多学习内容点击率较低,或者学生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学习资料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网络平台的思政教育视频、音频以及文字,大都形式单一,欠缺生动性,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学习资料的讲述者大都比较拘谨,这样的学习资料势必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时代高职网络思政教育开展对策分析

(一)强化高职院校教师的网络思政教育意识

首先,自上而下,应该从高职院校的领导决策层开始,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的主动意识。第一,要将网络思政教育列入学校立德树人的总体规划框架之下,要求广大教师充分了解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之势、主要目标以及工作内容,打造常态化的制度体系,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设置多元化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例如,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系统化的网络思政教育培训,设置专项资金用于网络平台建设维护,对于网络课程、课件制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晋升机会,等等。

其次,应该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主动意识。第一,作为高职教师,应该积极学习网络技术,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工具与学生社交,了解当代大学生喜爱的网络APP、网络平台以及学习方式,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喜好,及时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用大学生喜爱的网络平台和网络工具帮助学生排除思想困惑,引领正确的价值观。第二,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的迫切性和复杂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自身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避免灌输和说教,积累网络思政教育的经验。

(二)健全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相关机制

首先,应该健全教师的培训机制。要将教师教育理论培养、网络知识培养、网络平台技能培训等内容列为学校的常态化培训工作,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框架之下,不断丰富和更新培训内容,稳步提升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培训过后,应设置相应的培训考核,对于考核通过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为了提升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将培训考评结果纳入教师职称考评和年终考评标准中。培训结束后,应该充分征集广大教师对于培训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内容。

其次,应建立和健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第一,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网络信息员机制。安排辅导员、一线教师以及学生代表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通过青年大学生经常活跃的学校论坛、贴吧等搜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形成文字报告上报学校。便于把握舆情发展,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强化在网络舆情中的主动性。第二,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网络突发事件联动处理机制。当发生突发性的网络舆情事件时,应该形成保卫处、校党委、网络中心、学生处等各个部门合力处置机制。面对突发事件,实现第一时间的部门合作,控制舆论发展,降低突发事件的消极影响。第三,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网络突发事件的反馈机制。建立反馈通道,鼓励广大师生及时反馈网络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同时总结网络突发事件中的处理方法和经验,形成文字性的总结资料留存,以便日后遇到相关问题可以更加高效地应对。

再次,应建立和健全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评价机制。第一,应该组建专家组,制定思政教育评价准则和评价体系,全面考核网络思政教育成果,同时将思政教育成果考核作为教师年终考核以及晋升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网络思政教育取得创新成果或者突出业绩的教师优先获得晋升,以吸引教师参与。第二,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网络思政教育的奖惩机制。对于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以及教育活动中表现出色的教师,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态度消极、得过且过的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惩戒。树立优秀教师典范,形成榜样力量,提升教师队伍参与网络思政教育的主动性。

(三)创新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方法

一方面,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课程教育应注意有机结合。可以将网络阵地作为传统思政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利用网络工具的便捷性,组织网上讨论,与学生积极互动、广泛地交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便捷的网络社交平台和工具,解答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完成舆论引导,引领正确的价值观。网络上自由讨论的氛围和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思政课堂单向度不足的问题,深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深化学习成果[3]。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开发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载体。传统思政课堂大都依靠文本和图片进行教学,宣传载体比较单一,网络思政教育可以探索一些全新的形式,如原创视频、Flash动画、游戏、音乐等。这些载体更受青年一代的欢迎,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加鲜活灵动,容易被学生接受,发挥良好的宣传效果。鼓励大学生开动大脑、集思广益,从学生视角出发制作思政学习视频,这样可以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资料注入青春活力,提升教育实效。

(四)营造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利用好公众号、微信群、校园论坛、校园网等网络平台,探索丰富多彩的课外网络思政教育活动。例如,就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展开演讲辩论、征文等活动,公众号宣传后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留言,还可以在留言区开放讨论,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营造出热烈的交流氛围,

校方要注意掌握网络平台的主动权,通过观察学生们的留言,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加以积极引导,同时积极传播舆论正能量,维护网络净土。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