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全球胜任力最早由理查德·兰伯特在1993年的国际交流会议上提出,他认为全球胜任力应包括知识、同理心、支持、外语能力和工作表现五大要素。[1]此后,奥尔逊等人在兰伯特的研究基础上,将全球胜任力定义为: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化及全球议题等实质性知识后,能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适应和理解其他文化,并摆脱文化刻板印象,从多角度感知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形成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并掌握文化间交流的技能,以便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进行有效的互动。[2]亨特等人将全球胜任力定义为:在对外国文化保持开放态度的同时还能积极了解其他人的文化规范和期望,并能够利用具备的知识在自身文化以外的环境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和工作。[3]虽然以上学者对全球胜任力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出,他们基本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等胜任力的核心要素出发探索全球胜任力的内涵。2018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中给出了全球胜任力的官方定义:“个体能够体察本土、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理解并欣赏他者的观点和世界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既相互尊重又有效的互动;并能够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负责任的行动。”[4]OECD在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既要熟悉本土的情况,又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在技能层面要求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交往时,应掌握一定的沟通和社交技巧;在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要求学生理解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行动层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参与、行动并反思如何解决本土或全球的问题。[5]可见,OECD在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三要素的基础上,还强调了行动要素的重要性,这就使全球胜任力更加具备全面性和实践性,其定义也基本奠定了全球胜任力的分析维度。
作为21世纪全球公民的必要素养之一,全球胜任力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关注的重要话题。而思政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同时,还应培养更多具备全球意识和勇于承担全球责任的国际化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6]这为我国在思政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和方向引导。
高中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全球胜任力的培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方面,高中思政课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全球胜任力的内涵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另一方面,高中思政课的课程内容体现了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要求。
高中思政课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7]从思政课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全球胜任力的内涵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首先,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就是使学生在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对党和国家形成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这与全球胜任力中“个体能够体察本土、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的观念有一定的重合之处,两者都强调个体要在体察本土情况的基础上,具备知晓本土问题的能力。
其次,科学精神指的是在思政课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使学生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全球胜任力中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要求相符。全球胜任力要求学生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能够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同时在面对文化分歧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最后,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和责任意识,使学生学会在尊法、守法、用法的同时推动本土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这也与全球胜任力中“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而行动”的观念相呼应,两者都是在培养个体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促使个体做出有利于本土和国际社会的行动。因此,对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
高中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兼具学科核心素养与全球胜任力的人。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以思政课教材为载体,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立足点,深入挖掘教材中与全球胜任力相关的知识点。[8]通过分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4的教材发现,其中蕴含较多与培养全球胜任力相关的内容。
首先,思政课教材中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与社会等内容为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意识提供了直接的素材。如必修1第十一课是有关跨国公司生产和贸易的内容,学习这一课内容,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影响,还能对各国已成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命运共同体有更深刻的体悟。此外,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通过对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成员国的介绍,使学生意识到由于经济发展、民族构成、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国在国际交往中既有合作又有冲突,因此,在国际交往中,各国应携手共进、共同发展。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对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有初步的了解,从而逐渐形成全球开放意识与跨文化交流意识。
其次,必修2主要是关于我国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培养具备政治认同素养和全球胜任力的人才的思想基础。必修2先对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进行了简单介绍,在学生掌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知识后,再进一步让学生学习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和政治制度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此外,必修4中关于哲学与文化的内容,则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接来源。通过训练哲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面对全球各国不同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时,也能运用综合思维,从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
最后,思政课教材中关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意识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如必修3“文化与生活”先从宏观的角度对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在具有多样性的同时,还具有交流性和传播性等特征。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理念,还能使他们认识到人类文明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之后,再从微观的角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介绍,使学生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明白文化的民族性,从而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高中思政课的特殊性使其与全球胜任力的培育具有较高的契合度。通过分析发现,高中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中除了有较多与培育全球胜任力相关的显性内容,还蕴含了一些隐性教育资源。以“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一课为例,其显性教育内容是使学生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若教师对所教内容进一步拓展,就会发现这一课还要求学生理解文化的世界性。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文化的世界性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而文化的多样性中就蕴含着文化的世界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不同国家文化的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之后,教师再以专题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文化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背后的意义及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以此深化学生对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认识。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可见,在政治课教学中,要使全球胜任力的培育更具针对性,教师就要以现行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根本遵循,深入挖掘教材中与全球胜任力培育相关的隐性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全球胜任力的教育内容。
此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社会热点事件也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我国当前社会热点中的相关案例与教材中的内容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和完善全球胜任力的教学资源。例如,我国每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对这些本土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探索学习的乐趣,还能在了解国情的同时更加生动地理解教材中有关全球胜任力的内容。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讲授法进行知识的传授,这使得对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缺乏对学生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根据思政课的特色,合理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思政课中蕴含的较为抽象的全球胜任力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教师在进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播放与战争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在了解战争残酷的同时更加切实地理解和平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法,将思政课中与培育学生全球胜任力相关的内容议题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例如,在进行“国际社会与组织”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全球疫情防控”这一议题,让学生结合当前“全球抗疫”的背景,分析探讨各国联合抗疫的原因。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的背景知识,再结合此次疫情,提供各国在世卫组织的指导和协调下联合抗击疫情的资料,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个国家抗疫的举措,并着重介绍我国在全球抗击疫情中采取的举措及发挥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关注全球议题的同时学习国际交往与合作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自己国家的政治认同感。之后,教师再分组让学生围绕所设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若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和分析所设议题,引导学生达成预期目标。议题式教学可以在向学生介绍国际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意识,最终在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过程中使学生达到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行为的统一。
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不能仅停留在对相关知识的表面理解上,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观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高中思政课是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一些真实、有效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将已掌握的全球胜任力知识升华为全球胜任力观念,进而转化为与全球胜任力相关的行动能力。要实现这个转化,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相似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国际社会与组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多国参与会议讨论的情境,让学生依照联合国的议程扮演不同国家外交官的角色,针对某一共同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促进学生对当前重大的国际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与理解。[9]这样既落实了思政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又提升了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开展活动前,教师要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议题的信息与资料,以使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有初步了解。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的国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理论观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日活动的方式培育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主题日活动是教师围绕某一主题选取一定的日期,策划并组织学生展开的校园活动。[10]教师在策划和组织主题日活动时,要选取有价值、有趣味的主题。选取的主题既要体现思政学科的特色,又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且贴近实际生活。例如,要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就可以引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以“保卫蓝天,从我做起”为主题,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收集身边改善空气环境的具体事例,并自主讨论相关内容。这种将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与全球胜任力培养融合起来的教学方式,在突出学生主动参与性的同时,能让学生直面国际社会和现实问题,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还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情绪情感的体验。
全球胜任力是21世纪全球公民所需的必备能力之一,而思政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同时,理应承担培育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重任。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举措培育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如以教材为载体拓展教学资源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优化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