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探讨

2022-02-18 17:41王有学
今天 2022年11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家庭

王有学

(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九年制学校 甘肃 武威 733000)

引言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们的温饱和生活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于是很多中青年劳动力就会外出务工以养活家庭,但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大批劳动力流出,农村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不便跟随其父母外出务工,就会被遗留在农村地区,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来抚养。目前,我国大概有两千多万名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烦恼和不开心也不能直接和父母宣泄,而是只能隐藏于心,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和父母的沟通方式就是打电话等,长期如此亲子关系质量就会大大降低,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故正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给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1.1 认知问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通常来说3-6岁的儿童就会有一次叛逆期,因为该阶段的儿童急需得到父母的关爱,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却因为多种原因或出现一方不在孩子身边,或者出现双方均外出的现象,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抚养,故孩子容易在行为认知上出现偏差。当孩子们达到小学阶段的时候,认知偏差就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加上此时是儿童身心、行为习惯和人格高度发展的时期,父母的教育缺失,以及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都会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加剧[1]。此外,农村留守儿童看待问题也往往更消极,这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如监护人时常会说:如果你不听话,就让你父母把你扔在老家,这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觉得自己好像是被遗弃的一样,从而表现为成绩下降、情绪不稳定等。

1.2 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短时间难以接受心理教育

很多留守儿童长期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学习,习惯了其成长和学习不被人关注,因此,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学生的孤僻性格让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难以发挥。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时,大部分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注意力集中不到一起,并对教师的个性化心理指导干预存在着抵触心理。另外,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指引不重视,或者只在表面上听从教师的指导。这正是农村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相脱节造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针对每个留守儿童的特点,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来有效地破解现状。

1.3 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弱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人际交往能力差的情况,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合理的交往行为。如留守男童习惯性地攻击和挑衅他人,女童则表现为自我封闭,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建立亲密友谊关系的能力更差,最终表现在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也差。

2.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家庭因素

家庭是一个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儿童的健康心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每个儿童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能够为儿童带来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家长一定要在这方面多付出精力陪伴儿童成长。而根据调查发现,那些家庭生活不幸福的儿童往往没有自信,胆小怕事还心理阴暗,很容易做出一些不正确的事情,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的,不负责任的父母会给儿童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很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家庭的教育与陪伴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2]。然而留守儿童最缺失的就是家庭教育与家人的陪伴,很多家长进城务工都会留下儿童一人在家或是让年迈的爷爷奶奶代为照看,一人在家的儿童心理上身体上都饱受摧残,有爷爷奶奶陪伴的大部分年龄已经太过年老,不能给予儿童更多地关心与关爱,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心理都出现问题。

2.2 学校因素

除了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之外,学校环境对于儿童的影响也很重要。在学校儿童主要是获取知识,离不开人际交往和学习成绩的影响。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成绩各不相同。学习好的学生会想要获取教师的更多关注,学习差的学生则水平较低,对学习的兴趣以至于对生活的热爱都不是很高。留守儿童本身就相对敏感,渴望被关注渴望陪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长时间被忽视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各种不良情绪的发生,甚至有些学生开始出现厌学辍学的情况。再一个是人际交往问题上,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交往交流能力普遍不是很高,在学校免不了要与教师同学沟通,这无疑对于有些留守儿童来说也是一大难关,多数留守儿童的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他们会觉得十分沮丧,这时没有人去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让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3.1 了解学生情况,引导正确行为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庭的情况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因此要想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教育,需要首先去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以及心理状况,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的性格不尽相同的同时也会受到家庭影响产生一些特别之处。比如有的家庭,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常年不在家,家里的老人身体也不好,而在农村又有着许多的农活要干,所以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不仅要学习,回家还要照顾老人干农活,早早地被逼迫长大,而在学校又有同龄人与之对比,因此内心很容易失去平衡造成自己十分的自卑脆弱和敏感的心理。对于这种孩子一定要提前了解,尽可能的引导其他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当朋友,让他融入集体,也可以在一些必要的时候提供给他们一些生活上的便利。还有一些学生,家庭富裕,而父母不在身边,家中的老人有对孩子极为溺爱,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性格偏差,变得暴躁易怒,不尊重他人,并且叛逆,甚至极端的厌学[3]。对于这种孩子,一定要找好切入口,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和孩子进行沟通,通过一些实际活动,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一些集体活动以及一些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在彼此的接触中能够取长补短,教师也能够在提供给孩子们健康愉悦的活动的同时,丰富孩子们的视野,开拓学生们的兴趣。除此之外,有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由于心理因素,有着许多的不良习惯,包括逃学、逃课、打架等等,对于这些儿童,要采用怀柔政策,不能够强硬的去和学生进行言语批评,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情况,以鼓励式的教育,帮助学生们改正不良习惯,解决学生的问题。

3.2 定期开展关爱式的教育活动

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家长在外打工,很少能时时刻刻地和家长在一起,所以与家长的感情交流较少,亲子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这种共性问题,农村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定期开展关爱式的心理教育教学活动。例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平台,帮助家长关心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教师的鼓励、社会的爱心。这样既能够助力构建互动互信式的心理教学课堂,又能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向更融洽的方向发展。

3.3 加强家校合作,密切关注儿童成长动态

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的活动区域比较局限,也主要由监护人看管,但考虑到监护人主要都是年迈的老人,他们平日里都要干农活,对于教育也是不太懂的,因此要想让他们监管孩子们的学习几乎是不可行的。所以,必须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渠道,这就需要家长和父母的高度配合。如报名时必须留下双亲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微信,借助当前发达的互联网通讯渠道,教师们可以通过组建家校微信群的方式完成实时高效的沟通模式,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任何问题,都能够快速反馈给父母,父母再传递给监护人,让监护人平日多关注孩子的情绪等[4]。必须要让父母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给予孩子关爱,因为再充足的物质条件也比不上父母真切的关心,父母即使远在异乡也不能放松对孩子学习的监管,更不能忽视孩子们敏感脆弱的情绪。有时候,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里完全是两种状态,因此家长可以结合监护人的反馈,将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等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快速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动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弥补孩子们得不到父母关注的情感缺失。

3.4 社会进行教育引导

现在网络已经遍布全球,网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不良信息也会损伤儿童心灵,因此社会也应该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帮助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缓解,然而想要更加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唤起社会的关注,这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统一配合,加强媒体的宣传,学校也要密切配合好相关工作,要针对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让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需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付出行动,加大积极信息的传播,多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尽自己所能的关爱帮助留守儿童,温暖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当前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并针对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情况与家人的陪伴密切相关。当前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与性格特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唯有帮助他们解决当前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使学生有效健康地展开下一阶段的生活、学习。由此可见,针对我国现阶段客观存在的大量留守儿童,帮助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保证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家庭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