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绽放

2022-02-18 18:37
关键词:思维过程数学

范 艳

数学课堂需要理性精神的融合,数学教育可以结合德育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引者,教师自身应当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实践探索的热情,持之以恒地将理性精神贯彻到课堂设计和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思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客观求证、勇于创新,让融合理性精神的德育之花开在数学的课堂上。

一、大胆提问,求知好学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求知精神是理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的魅力。大胆提问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也是敢于挑战权威的第一步。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知识或者论证过程提出疑问,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提出新的应用方法。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求知的状态,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活跃的思维。

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养成大胆提问的好习惯。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了解学习内容的大致框架,带着问题听课。预习不是浅显地翻阅课本,而是接触新知识的开始。带着疑问上课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带有更强的目的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在课堂导入中,教师通过设置情境或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比如,在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展示两张风筝图片向学生提问:“小鱼风筝和小鸟风筝的尾巴是由布条做成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图片中风筝分别有6根和5根尾巴,学生可以根据图片和条件自由提问。这个问题带有课堂导入的目的,如果学生提问:“做小鸟的尾巴需要多长的布条?”教师则可以借此引出分数乘法的概念,教学生如何计算分数乘整数。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做两个小鸟风筝需要多少布条?”如果学生没有直接提出教师引导的问题,教师也应当予以鼓励。比如学生提问:“做整个小鸟风筝需要多少面积的布?”教师应先认可学生提问的勇气,随后用恰当的方式予以引导:“感谢这位同学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好,但是请各位同学看一看,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能不能算出面积呢?”其他学生会回答“不能”,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再思考有没有其他可以解答的问题。

教师在培养学生求知精神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勇于提问的探索精神予以认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和想法。

二、小心求证,重在实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教学结论,忽视了教学过程。学生固然要了解数学的定律和结论,但囫囵吞枣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直接展示求证过程,学生似懂非懂,在实际中往往无法熟练使用。只有学生自己试错求证,才能真正理解每一步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解题方式,理解这些结论的由来以及应用场景。

在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摸球游戏——可能性”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完成第一组摸球练习,让学生了解规范的操作和记录方法。在自主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小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设置不同的颜色和个数,由学生记录每次摸球的颜色和概率。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会开动脑筋,寻找最简便快速的方法。比如有的小组可以用纸条代替球,在纸条上写上“红”“黄”“蓝”,这种方式体现了数学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体现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精神,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实验结果。小组合作的形式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起到辅导的作用;学生全程参与了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强化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参与求证过程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敢于思考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教师在引导学生求证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其次,禁止学生为了结果弄虚作假,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实事求是,坚持唯物主义精神。再次,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求证思考方面的独特风格,在肯定中引导学生。最后,教师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按照连贯渐深的顺序让学生一步步提升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逻辑严密,追求真理

数学学习注重逻辑性,追求客观真理。数学推理需要显性的逻辑线条、坚实的数学证据、严谨的论证过程,人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学习具有阶梯性,不同年龄阶段的数学学习所培养的核心逻辑能力各有侧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侧重分类和比较思维的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不仅是简单的公式和概念,而应该是严谨的推理、抽象的思维和思考的乐趣。

在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完美图形——圆”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存在的圆,帮助学生熟悉圆的形态,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把“圆”这个概念从具体的事物中提取出来,成为具有更多可能性的抽象概念。对于“圆的面积”,教师首先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梯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随后用切分和拼凑的方法一步一步向学生展现面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总结出来的。图形可以直观地展示思考的过程,化抽象为具象,提升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习内容更易于理解。学生可以在逻辑严密的推导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科的严谨性,锻炼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学生对于圆的理解是循序渐进的,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在自己原来认知范围附近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学生在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能够从注重直观感受转变到注重逻辑思维,从而掌握更多更复杂的数学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前提是夯实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巩固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思考。学生在了解各种数学基础名词和概念的基础上,才能通过逻辑思维关联推导这些内容,寻找最合适的推理方式。

四、自主学习,深度探究

数学领域存在诸多经过无数检验和论证的结论,但是人们对于数学的追求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度思考数学学习内容,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自主学习需要学生的自觉性,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平时要多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学生先学、教师后讲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延伸到生活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对数学的思考。

在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欢乐农家游——百分数”的折扣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自学折扣部分的内容,并尝试用之前已经学习过的百分数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这不仅是对新内容的预习,也是对学生之前学习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学生需要了解折扣的概念,将折扣转化为已经掌握的百分数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用到打折计算的场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打折场景,设置打折前的价格和打折的力度,由其他学生进行价格计算。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新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再次碰到类似的场景,会更愿意主动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自主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学生有学习的意愿,但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思路,就放弃了深入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在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学生可以在课后针对自己薄弱的部分进行学习,制订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化繁为简,就关键性问题提出引导,让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实践学习、问答互动等方式开拓思维空间。学生在探究新的问题前,首先要对自己以往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在分析思路、解题过程、运算方式等方面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五、勇于创新,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学习的目标不能仅停留在提高分数和做对题目,而应该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新的数学教学应当尊重理性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正教师的位置,以学生为主体。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不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而应该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学生在奇妙的数理世界尽情遨游。

在学习“立体的截面”时,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同的立体图形上进行切割,想象其截面是什么形状。为了化抽象为具象,学生可以用各种方法进行实践。有的学生切火腿肠,模拟圆柱形的切面;有的同学切西瓜,模拟球形的切面;有的同学切橡皮,模拟长方体的切面。学生还可以用橡皮泥捏出不同的形状,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割。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一个立方体上切一刀,可以切出哪些不同的截面呢?”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方向,亲自动手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截面的角度和位置对截面的影响。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电脑上模拟不同的立体形状,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件或者学生自己想象的各种立体图形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截面。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能够让更多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创新思维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创造性想法,是大脑特有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对新知识的探索,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学贵有疑,对于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教师应鼓励其勇敢探索实践,寻找最合适的解答。单一的评分机制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教师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和求知精神,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能够获得自我价值感,获得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猜你喜欢
思维过程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