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银萍
新课标高中地理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科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特点。地理学科的独特优势,使其在环境道德方面的教育优势明显,所以,需要教师响应课标要求,指导学生形成环境道德意识,整合学科资源,实施环境道德教育。下文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内容为例,对于环境道德教育策略应用加以探讨。
教师需要分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部分教材内容,结合核心素养和环境道德教学目标,确认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水资源概念,明确其分布特点,了解我国资源呈现分布不均现状的原因,体会水资源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正确的环境道德观看待他国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方式,明确资源利用现状,寻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学习以后对资源形成忧患意识,自觉树立节水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对环境资源秉承负责任的态度。
由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加上高中生经历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学习,已经掌握了和水资源有关的知识,对我国资源分布特点也有基本了解。因此,在学习水资源质量、分布特点、利用情况的内容时更加容易,对于环境道德的渗透也有促进作用,学生学习后能树立持续发展观念,有效落实节水行动。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其思维水平不断提升,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也不断增强,面对我国水资源的短缺现状和资源浪费、污染等环境问题,能积极寻找措施加以解决。教学环节,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案例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其中。
导入环节使用多媒体展示卫星图像,内容为NASA从2000—2014年拍摄的咸海卫星图像,要求学生观察图片信息,之后进行交流,学生观察以后,说出“咸海面积逐渐缩小”。之后教师总结“咸海面积的缩小仅为世界水资源总量减少的一部分”,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对于水资源在逐渐减少这一事实有深刻的认识,明确资源危机逐渐加剧。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加上问题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产生探索新知的热情,同时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水资源变化情况,激发其环保意识,为后续环境道德的渗透奠定良好基础。
在新知讲解阶段,为了让高中生明确“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展示漫画和图片,让学生根据漫画思考:“水资源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漫画中是两只小鸟在对话,一只小鸟说“明年不回来了”,另一个小鸟用翅膀捂着嘴巴说道“水好臭”;另一幅图片呈现的是一个“忘记关闭的水龙头”。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教师还应适当给出提示,让学生明确水资源危机可以从“质量”“数量”等方面考虑。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思考问题:你生活周围存在水污染情况吗?让学生深度理解水资源危机的人为因素,明确水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水的质量、水浪费等方面,需要从上述方面展开思考。通过上述设计,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形成环境道德方面的情感。
案例一:与学生共同分析“咸海危机”,思考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以及面积减小会对地理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在此阶段,笔者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图片,让学生观察1973年以后咸海面积的变化,并且提示其从人文角度、自然角度思考区域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整理相关信息,给出答案。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但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的变化,周围环境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案例分析以后,学生能够明确咸海面积减小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自然方面,由于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因此降水较少,加上蒸发量较大,导致其面积逐渐缩小;第二,人为方面,人口快速增长,为了满足粮食需求,耕地面积增加,灌溉过程水资源的利用没有节制。上述行为可能影响气候的调节功能,导致动物数量减少或者灭绝,寒地裸露导致烟尘飞扬,威胁人类健康,影响农田质量,制约经济发展。
案例二:利用多媒体将上海市地图展示出来。呈现案例信息: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市区内部有黄浦江流入,联合国已经将其认定为“全球六个缺水城市”之一,而且上海市水务局也曾发出预警,上海市每天可能存在150万吨供水缺口。根据上述原因,思考:“上海市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并且指引学生从自然方面和人为方面进行讨论。利用南方水资源较多的城市对资源紧缺这一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受水资源不仅是数量方面的缺乏,而且质量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这一案例激发学生从自我做起,形成珍惜、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养成爱护资源的良好习惯,产生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
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可以师生共同复习“以色列案例”,通过思考“开源”“节流”等角度,由学生总结以色列的农业奇迹,反思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基于原有学习经验,能从“开源”角度提出节水措施,即地下水的合理化开发及利用;还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问题,利用跨流域的方式调动水资源,缓解资源在空间分布方面的不均衡问题;也可以通过海水淡化的方法,不断增加淡水总量;利用人工降雨的方式,强化水污染问题治理。从节流角度分析,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的方式,强化公民的节水意识;还可以加大力度改良农业灌溉环节的应用技术,推广滴灌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在工业方面可以探索水资源复用技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讨论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结束以后,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其独立完成。
问题一:根据“吐鲁番水资源利用情况”,思考怎样解决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供需矛盾。
问题二:从身边生活出发,收集自身熟悉的河流资料信息,完成相关问题。河流丰水期、枯水期的具体时间;河流周围有哪些污染源;河流水有哪些用途;对河流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怎样的治理?
上述课后练习的设计,能够帮助高中生巩固课堂知识,也有助于其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养成观察生活和周边环境的意识,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家乡建设工作,践行环境道德行为。
在“水资源合理利用”这部分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立足于学情和教学目标,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凸显重点内容,关注环境道德内容的渗透,完成教学目的。以教材内部“咸海忧虑”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使其从全球视角审视水资源问题,进而思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后运用“上海市水资源需求现状”作为案例,明确我国水环境现状,最后给学生设计拓展作业,使其从身边环境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思考世界环境、国家环境和身边环境之间的联系,升华其环境道德观念,让高中生从自我做起,自觉爱护身边的环境。教学过程符合课标要求,让学生能够从资源、人口、区域、环境等多个角度形成持续发展观念,产生热爱地球和环境的情感。
高效渗透环境道德,需要教师占领课堂教学阵地。教师的观念对于教学过程方法的运用能起到主导作用,所以,地理教师需要将教育为本的观念践行出来,让学生逐渐形成环保意识;注重环境道德方面的教育,转变传统单纯讲解知识点的教育模式,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让学生感受生活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意识到人类行为可能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彰显环境道德应用的实效。
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社会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学理念日益更新,传统教育观念不断被取代。为了向学生树立典范,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特别是环境道德方面的素养,日常生活中始终向学生展现良好的环境行为,做其心中的榜样;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身的教学理论,适应环境道德教育需求,参与环境道德相关内容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将环境道德巧妙渗透其中。
地理教学中,环境道德的渗透还需要教师全面解读课标、教学内容等,寻找环境道德的教学方向。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和环境有关的教育资源,从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对其进行引导,让高中生深度思考区域发展、世界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形成地理素养,践行课程改革要求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地理学科本身和环境道德联系紧密,因此,教师需要用好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落实环境道德相关教育工作。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影响环境道德教育实施的重要元素之一,以往地理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考虑到学生喜爱现代化教学技术营造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和课中讲解时适当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在视觉层面受到冲击,产生心理共鸣。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并配合教师的直观讲解,让学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辩证地分析环境污染为人类带来的灾难,知道灾难发生的后果,激发其环保意识。立德树人背景下,环境道德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而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让高中生对全球环境存在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强化其环境道德方面的认知能力。因此,挖掘教材内容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意义,教师需要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地理课堂中环境道德的渗透更加高效。
课堂教学中,环境道德是素质教育范畴的内容,还需要完善评价机制。地理学科教学素材较为丰富,适合渗透环境道德相关教育内容。课堂上,如果学生持有的观点与环境道德要求相符,教师需要重点提出鼓励和表扬,肯定学生的思想,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利用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环境道德领域问题,注重学生的讨论态度、表达观点和讨论结果,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先由学生自主评价,之后由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丰富评价主体,最后教师进行最终总结,完善课堂评价机制。这样可以有效融合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点燃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为环境道德在地理课堂中的渗透提供良好条件,彰显课堂评价应用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中不断发散思维,提高环境道德渗透效果。
总之,地理学科存在的独特优势决定着课堂上渗透环境道德的可行性相对较高。为了让高中生形成环境道德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授课内容,课前深度分析教材和学情,把握环境道德渗透要点,创设学习情境,设计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环境保护做起,逐渐形成环境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