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2-02-18 18:37景晓丽樊楚韵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道德

景晓丽 樊楚韵

小学生由于年龄、认知等局限性,无法采取纯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灌输教育,应因事采用渗透的隐性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重的生活空间中体验多种生活角色,让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课堂中得到渗透,培养和丰盈学生对国家的热爱,激发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把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自发自为转变为自觉自由。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探索出一条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实践路径十分必要。

一、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的六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想让学生了解生活、融入校园,加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就不能忽视道德与法治这一重要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主要阵地,这门课承担着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正确价值观的任务,如果“爱国”这一概念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那么小学生的其他发展也就失去了根本价值导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众多学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同

当今小学生多为10后,在他们的成长阶段,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新媒体充斥着他们的童年,智能时代带给他们的是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对尚未树立正确三观的学生来说,如何辨析复杂的信息需要正确的方向引领。当今学生热衷网络文化,很多人无法准确分辨精华与糟粕,更有甚者侮辱民族英雄、蔑视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通过课堂使学生对祖国产生积极的、肯定性的感情,进而学习英雄人物、榜样人物的优秀精神,实现感情与心理上的爱国主义情感认同。

(二)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小学班级门口都贴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小学生对此倒背如流,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对其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并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居于首位。“爱国”情感是个人对祖国的情感联系,在情感之上,它会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三)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共情度

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像语数外一样受到家长、学生的重视,许多学生会感到枯燥,先入为主地认为此课程就是死记硬背和机械洗脑。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共情度,其实就是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渗透力,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爱国情感需求,用“共情”的方式为他们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实现小我与大我的同频共振,让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不再生硬,而是以蓬勃之姿渗透到每颗跳动的心灵。

二、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实现路径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爱国主义是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培养爱国之情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增强爱国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本文不同于传统的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视角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避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拟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爱国主义的渗透,采取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教育方法,通过三个方面的统一实现这种渗透教育:

(一)坚持教材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法多样性的统一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牢牢抓紧教材,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依托和抓手,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的落实,要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如部编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从1839年虎门销烟一直讲述到当今所处的新时代。跨越历史的尘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育情,挖掘教材素材,发扬民族精神。

让学生走出课堂的限制,走到生活实践中去,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红色革命圣地等资源,让课堂中2D的“国”与生活中3D的“国”相互补充与衔接,注重强化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感,并通过反思,使学生自发、自为地将爱国主义情感纳入个人理性层面,进一步从知、情、意外化为行,找到突破口,实现教材统一性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法多样性的统一,最终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二)兼顾道德与法治课显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隐性教育的统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更多的是通过系统性、条理化的教学逐渐影响并且触动学生的心灵,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实现思政课“又红又专”这一特点。“专”指的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显性教育特点,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即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理性地思辨,面对当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能够明确真善美,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红”则是指通过教育升华学生心中的信念感、自豪感。

教师要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寓于国家大事相关的事件中、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典型榜样人物的作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国家大事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比如通过接种疫苗看到祖国的勇气和强大;通过电影《长津湖》,让学生重新了解抗美援朝难忘的历史岁月和一代人的铁血脊梁;讲述六年级第二单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一课时,可以借用孟晚舟女士成功回国离不开祖国的庇护,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师应以大事件为契机,与学校德育部门实现联动,在课堂上讲清楚、说明白事件的前因后果,解答学生疑问,让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在每一次国家大事、历史节点和榜样人物上,都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植入学生内心深处,做到润物细无声的爱国情感滋养。

(三)统筹教师课堂主导性和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主动性的统一

以情育情,利用教师示范,引发学生共情。由于教育活动的本质特点,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受到教师的影响。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涉及学生的校园生活,中、高年级还涉及历史、地理、国家组成以及法律的相关概念,这便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讲解,还应该包括公民素养教育、人格培养、行为规范教育等多方面的规范养成。小学生是最有活力的群体之一,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掌握气氛,不能仅注重“到课率”“抬头率”,还要重视“转化率”,实现以意育情,激发课堂活力,革新爱国观念。要想把道德与法治课讲好,不能对学生进行纯粹的理论说教,让学生失去对知识的兴趣和对课堂的憧憬,教师课上所选用的案例既要贴合知识点又要结合生活,重在对学生价值、态度和情感三方面的塑造。教师要牢牢把握课程目的、课程方向,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采取讲故事、道历史或是说理论等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真正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兴趣。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是载体,而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情感则是课程讲授的目的,教师要将价值观教育寓于知识传授之中,最终实现教师课堂主导性与学生爱国情感主动性二者的统一,让学生从想学、乐学转变为爱国、报国,从“知”实现到“情”的飞跃。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道德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